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634章 煤矿成了香饽饽,苛刻的条件

“嗯,你这边的安排挺好,就这么办吧。”

方唯点点头,随即离开煤矿返回了家里。

作为这件事的最终决策者,他需要随时关注此事的进展,毕竟是超过10亿元的交易。

匆匆数日。

和瑶岭煤矿接触的单位越来越多,县里一些人尽管不满却也毫无办法。

他们可不敢在手续上设置障碍,但会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任谁也说不出话来。

这就在无形中刷掉了一批资质不够的企业,关于这一点方唯是能够理解的。毕竟煤矿卖出去之后,县里是负有监管责任的,万一出了啥问题对谁都不好。

这天晚上。

方唯刚准备吃夜饭,就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

“是方支书吗?你好!我是青州煤矿的总经理,夏风。黄领导和你提到过我们单位吧?”

青州煤矿方唯是知道的,那是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在煤炭行业里可不是无名小卒。

不过对方突然提起了黄志刚,倒是让他一时之间难以判断对方的目的。

“夏总,你好。请问有什么事吗?”

方唯没有接对方的话茬,无论对方说的是真是假,他都无法回应。

对方光是打着黄志刚的旗号是没用的,如果黄志刚真的有意帮忙,必定会给他打电话。没有打这个电话,他就当这事儿不存在。

“嗯有些事想和你聊聊,不知你这会儿有空吗?我想你到县里吃顿饭。”

对方明显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方唯不接自己的话茬。

不过他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目的,想和方唯单独见一面。

“实在不好意思,夏总,你突然打来电话,可我今晚已经有了安排。要不你明天上午到我办公室来,咱们聊聊?”

方唯压根不清楚对方的底细,自然不会出去和对方一起吃饭。

但不管怎么说对方也是一家大型国企的负责人,见面还是要见的,于是就约对方明天上午到办公室来。

“那可真不凑巧!行吧,以后还有机会,那我就明天去你办公室拜访。”

对方也不纠缠,很快就结束了通话。

方唯随后去了吃了晚饭,刚放下碗筷,家里的电话又响了起来。

他走过去抓起话筒,里面传来了黄志刚的声音。

“方支书,不好意思,我这几天实在是太忙了,结果就忘了给你打电话。是我让夏总去找你的,青州煤矿是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在同等条件下,我希望你能考虑他们。”

黄志刚直截了当说了打电话的目的,倒是让方惟有点吃惊。

看来他的判断是错误的,之前并不是夏总打着黄志刚旗号来找他,这件事根本就是黄志刚想一力促成的事情。

早打电话晚打电话都不是问题,问题是黄志刚终究还是打了这个电话。

“明白了,我会在不损害本公司利益的前提下,尽量关照一下夏总他们单位。”

方唯小心谨慎的做了回答,黄志刚的面子要给,但对方的面子还至于让他做出有损瑶岭集团的事情。

“哈哈,你这个方支书,还挺严谨的嘛。你放心,我是不会让你做违反原则的事情的,公平对待夏总就好。行了,不打扰你了,等下次你来省城我请你吃饭。”

黄志刚哈哈一笑,亮明了自己的原则。

方唯不禁松了一口气,两人随后又闲聊了几句,便结束了通话。

翌日。

方唯一早就来到了办公室,开始处理公务。

上午九点半,夏风在杨峰的带领下,走进了屋里。

“董事长,这位是青州煤矿的夏总。夏总,这就是我们瑶岭集团的方董事长。”

杨峰给双方做了介绍,夏风便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杜秘书随后送来了茶水和水果,两人便离开了办公室,并关上了房门。

“夏总,实在对不住啊,昨晚家里有客人,我是真的走不开。中午我做东,请你尝一尝咱们当地的特色菜,还请你务必赏光。”

方唯走过来坐在了夏风的旁边,他注意到对方很年轻,也就四十多不到五十岁的年纪,居然已经当上了一家大型国企的老总。

黄志刚已经打电话证实了他和夏风的关系,方唯起码表面上要热情一些。

“好啊,我也想品尝一下你们这边的美味佳肴。我这次来的目的就是有意购买你们的煤矿,我知道有不少单位都看上了这座煤矿,但我保证,我们开出的条件绝不会比人家差。”

夏风个头不高,但说话的声音很洪亮。

方唯就喜欢这种直来直去的性格,买卖买卖,只要条件合适都好说。牵扯到10亿元以上的交易,光凭黄志刚的面子是远远不够的。

他能做到的就是给对方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在的同等条件优先考虑对方。

“爽快!夏总,要不现在我带你去煤矿看一看?”

方唯不禁竖起了大拇指,他觉得夏总真的是一个聪明人,一番表态比说多少好话都有用。

于是他打算带着对方去煤矿转转,顺便在方平那边挂个号。

说实话,当初决定卖出煤矿的时候他并没有想到,瑶岭煤矿会这么抢手。不过他也清楚,瑶岭集团是很难保住煤矿的,只有像青州煤矿这样的大型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好啊,我也正想去你们煤矿参观学习。”

夏风说的很客气,方唯是不会当真的。

于是两人一起离开了办公室,驾车去了煤矿。

方平陪同夏风在矿上到处查看了一下,虽然是走马观花,但凭借夏风的经验已经可以看出很多名堂了。

瑶岭煤矿的管理水平,设备的先进程度以及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都超出了他的预料。

看来,并不是经营不善而导致煤矿要出手,仅仅是因为国家政策的变化,促使对方不得不出售这么好的企业。

他更想拿下瑶岭煤矿了,看向矿山的眼神都充满了火热。

随后方平记录了青州煤矿的基本信息,对于这家企业的背调,集团公司那边马上就会展开。

接下来就可以进入谈判环节,就看对方会开出什么样的条件吧。

中午。

方唯请夏风在临河饭店吃饭,两人闭口不谈公事,颇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夏风走出来上了车,脸上的笑容便消失的干干净净。

本以为有了黄志刚的面子,自己要拿下瑶岭煤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反正他也没有打算在价格上占便宜。

现在看来人家完全是滴水不漏,他不得不考虑溢价收购的问题。

几天后。

杨峰手捧着集团公司发来的背调结果,走进办公室向方唯作了汇报。

“董事长,经过集团公司的核实,有五家公司符合我们当初设定的标准。这五家公司分别是,情青州煤矿、天河矿业.”

第一次的筛选是非常严格的,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的年营收、年利润、资产规模、负债情况、近十年安全生产记录、设备情况等等。

不是瑶岭集团有什么特殊的癖好,而是为了给煤矿找一个好买家,稳定就业的同时不给县里添麻烦。

试想一下,一个不注重安全生产的企业,隔三差五发生安全事故,对谁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另外,有实力才有连续经营的保证,这也能堵上县里某些人的嘴。

至于之前徐博推荐的三家企业,只有一家企业通过了瑶岭集团的审查,进入了第二轮竞争。

青州煤矿作为全国煤炭行业的先进企业,自然也进入了第二轮,在这个环节,方唯自信公司已经做到了公平公正。

但县里还是有一些人在背后说怪话,大概是因为他们的目的没有达到吧。

“嗯,下一步就让集团公司和煤矿去和他们分别谈吧,争取早日能达成交易。”

接下来的事情由卢志文和方平共同牵头,派人和几个企业展开实质性的谈判。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几家企业被淘汰,最终会和其中的某一家企业达成协议。

“好的,不过,咱们为什么采取竞标模式呢?几家公开竞价,一方面可以加快达成交易的速度,另一方面也能卖个好价钱。”

杨峰应了一句,但没有马上离去,而是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竞标不适合这件事,因为此项交易并非价高者得,而是综合条件最优者得。打个比方说,一家企业的出价虽然最高,但后续经营计划不可取,我是不会同意卖给这家企业的。”

方唯觉得在这件事情上面不能只看经济效益,还得看社会效益。

否则的话集团公司干嘛还要辛辛苦苦做背调?不就是担心所托非人吗?

煤矿的平稳交接会影响到大量的人员就业,所以他很看重这一块,在谈判过程中要看看对方企业的经营规划,一是能否长期稳定的经营,二是能否善待原有的职工。

此次是对方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这个也很重要,他不能给县里留下一个烂摊子。

总之,出售煤矿并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其中牵扯到方方面面,容不得任何人掉以轻心或是一心向钱看。

当然,他和林炳坤等人也商量过,基本估值就是底线。可以没有高溢价,但也不能突破底线。(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