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和盘莲花也松了一口气,为了儿子的婚礼他俩可没少操劳。
回到羊城他就给儿子买了一辆车,临走前,盘莲花又给了儿子一笔现金,叮嘱他俩要好好过日子。
方唯、盘莲花和阿姐没有直接回县里,而是开车去了特区。上次送女儿来公司报到的时候,盘莲花和阿姐都没有来,这次正好到特区看看。
现在的特区还是很有吸引力,不过进入特区的话还得要通行证。
证件早都办好的,三个人很顺利就来到了小洁上班的公司。
“三哥,你给孩子的房子也忒小了点吧?”
等小洁下班,一家人才一起参观了她的住处。
这套房子严格说起来并不小,实用面积60多平,就算是一家三口住都算宽敞。当然要看和谁比,要是和村里的住宅比,这房子的确不大。
“妈,我一个人住要那么大干嘛?难得搞卫生。”
小洁赶紧站出来替爸爸说话,盘莲花这才不吱声。
第二天。
方唯单独请秦思成吃了顿饭,之前斌斌在羊城摆酒他也去了,才回来没几天。
“方支书,你们瑶岭集团有没有进军特区的想法?这边的机会很多,你们起码要在这里建一个桥头堡,你说呢?”
“我们还是主要以农业为主,别的领域介入的不多。我考虑可以先在特区建设一座瑶岭大厦,到时候恐怕还需要你的帮忙。”
“我这边好说,你们的资金肯定没问题,但我还是想参一股。”
两人随意的聊着,一个合作项目的雏形就浮出水面。
港口集团的效益很不错,但秦思成也一直想走多元化投资的道路。这个项目是一块试金石,在双方合作的过程中会积累很多经验。
“秦总,我个人不反对合作,回头我让公司的负责人和你接洽。”
方唯没有说太多,像这种项目合作最终还需要双方的团队进行谈判。
秦思成也明白这个道理,随即转移了话题。
吃饱喝足之后,两人便就此分开。
一家人在特区玩了几天,便直接返回了村里,在羊城都没有停留。
到了家之后,方唯才给蔡桐和胡林伟打了电话,说了与深城港口集团合资兴建【深城瑶岭大厦】的想法。
“你们先和秦总接触一下,等有了眉目之后咱们再商量。”
“好的,我们会尽快和秦总联系的。”
接下来。
方唯和盘莲花都在家里好好休息了几天,从年前到现在他俩都一直在忙,难得清静了下来。
匆匆数日。
研究所传来了好消息,新一代油菜研发成功,预计到今年年底就可以大批量种植。
方唯来到了研究所,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汇报。仅从数据上看,新一代油菜的各项指标有了大幅的跃升,绝对是国内目前最好的品种。
产量、品质、出油率都是当今最先进的,要是能顺利推广,菜籽油的产量能提高三成左右。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据,方唯随即安排了小规模育种以及小批量试种的工作。他要求大家务必在今年秋收前培育出足够的油菜种子,为年底大规模试种打好基础。
回到办公室之后,他又把赵金生叫了过来。
“老赵,新一代油菜的研发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你这边要积极配合他们,尤其是到了大规模育种阶段,没有你这边支持可不行。”
“啊?新一代油菜的研发速度这么快?支书,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尽全力配合他们的。”
赵金生感到很惊讶,新一代油菜这就搞出来了?
他随即表了态,一定会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积极配合最后阶段的工作。
“就这事,你去忙吧。”
方唯打发走了赵金生,开始安静的看文件。
春播即将开启,接下来又到了农忙时节,哪还有这么清静的日子。
随着春播的临近,林炳坤等人陆续抵达了新林县,然后在瑶岭合作社召开了春播工作会议。
这是每一年的例行公事,方唯没有参会,这些事儿本来也不用他管。他抓紧时间把手头上的事情处理好,然后动身去了中原基地。
这一趟过来是顺路,因为他马上要到京城开会。
新一代小麦的研究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在一轮又一轮的培育过程中,突然出现了新情况。
“方支书,本来之前的培育过程都挺好,没有任何的意外发生。结果这一轮的培育,我们突然发现新一代小麦对于病虫害的抗性大幅降低,使用药剂的效果都很差。”
孙士礼不在基地,项目负责人向方唯介绍了情况,情绪显得很低沉。
新一代小麦的研究简直是一波三折,非常不顺利。去年好不容易取得了重大突破,结果在多轮的培育过程中,抗性差这个关键因素才开始显现。
方唯也觉得很不可思议,如果培育的品种抗性差早就应该显现了啊,结果到现在才出现这个问题。
简直要命!
“你们先尝试解决一下问题,我马上要去京城开会,等开完会我会再来一趟。”
方唯没有时间和他们详细探讨这个问题,因为时间来不及,第三天他就登上火车前往了京城。
一周后,他再次来到了中原基地。
孙士礼在这边等着他,一见面,孙士礼就大倒苦水,这个项目把他坑死了。
“我都怀疑自己可能和这项目犯冲,自从接受了这个任务之后,诸事不顺,我特么头发都掉了不知道多少。”
“没事,咱们剃光了头,重新再来。”
方唯笑着安慰了对方一句,开会的这几天他仔细想过,不知道是不是和自己在瑶寨培育的变异株有关。
南方和北方的气候差异大,土壤水质都不一样,难道是在培育过程中产生了二次变异?
变异的结果可不见得都是好的,也是不好的结果。
他觉得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修改属性值,在培育过程中大幅提高【抗性】的数值。但这样做有可能会有后遗症,单项属性值过高,大概率会引起一些不好的连锁反应。
他又不可能一直呆在基地,只能再把当前的植株拿回去研究。
“这一块地要和其他的试验田分开,每隔一段时间我会打电话问一下这块地里小麦的情况。”
不过方唯还是隔离出来了一小块地,继续培育抗性差的小麦品种,他把土地的抗性数值调高了一倍,先看看效果再说。
随后他就离开了基地,返回了村里。
现在正是春播最繁忙的时候,他不可能一直在外面飘着,总要回来亲眼看看情况才放心。
不过在去各单位巡视之前,他把带回来的小麦植株交给了王松林等人进行培育,他倒要看看问题是出在了什么地方。
老同志遇到了新问题,他百思不得其解。
方唯这么多年不知道培育了多少作物新品种,这还是第一次碰到了现在这种情况。以前说是不熟悉小麦,可过了这么久,他对于小麦的认识也算深刻,为什么还是束手无策呢?
要的金手指在培育新品种的过程中,无往而不利,只有新一代小麦是个例外。
时间匆匆。
各单位已经完成了插秧工作,生产情况良好。
方唯巡视回来之后,就天天往瑶寨跑,亲眼见证了带回来的小麦的培育过程。其间,王松林等人什么都没做,就是按照正常的培育方法进行培育,小麦的生长状况越来越好。
经过检测,这些植株的抗性已经恢复到了较高的水平,这就很离谱。
他随后给中原基地打了电话,询问了那一小块田里的小麦情况,对方告知,小麦的培育没有起色,个体植株还是病恹恹的。
“不管了,松林,咱们就在这边完成小规模育种,等回头拿着小麦种子再到北方种植看看。”
方唯没有别的办法,干脆在瑶寨另起炉灶,先把这个研究项目走通再说。
至于反常的原因,他暂时也找不到,只能等以后再说。
这天中午。
方唯接到了胡林伟的电话。
“方董,我带队去深城和秦总他们谈妥了,按照瑶岭集团出资70%、港口集团出资30%的比例,共同建设深城瑶岭大厦。
前期的事情由秦总负责搞定,他还答应从银行贷一笔项目资金,大约占总投资的40%。接下来我会把这份方案提交董事会,下午我给你传过去,你先看看。”
经过几轮谈判,瑶岭集团和深城港口集团达成了协议,决定共同出资建设深城瑶岭大厦。
这也是公司的一次尝试,如果项目进展顺利,以后在更多的项目中都可以采用这种模式。毕竟瑶岭集团的资金也是有限的,这种模式也有利于分摊风险。
“行!你先发过来我看看。”
方唯下午接到了传真,然后在办公室仔细研究了这份合作方案。
他觉得方案还是可行的,可见秦思成很有诚意,为以后双方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末。
方唯去了羊城,召开了董事会会议,很顺利的通过了这份方案。
胡林伟随即代表公司赶往深城,以房产公司的名义和对方签订了正式合同。房产公司的正式名称是【瑶岭置业有限责任公司】,业务分为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两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