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支书,胡总,瑶岭大酒店可是咱们县的脸面,你们一定要搞好。”
竣工仪式之后,大家就在三楼的林河饭店一起吃了顿饭。
王林对瑶岭大酒店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做大做强。
“放心吧,王书记,我们不会辜负你的期望的。”
胡林伟笑着回应道,他也有这信心。
物业公司下属成立了专门的酒店管理团队,这些人有的是以前在省城瑶岭大厦工作过的,有的是新招聘的,都很有经验。
酒店装修的不错,以后依靠的还是服务。
当然,在小县城也不可能将档次定的太高,瑶岭大酒店提出来的口号是“三星级的价格,五星级的服务。”
王林喝了几杯酒就匆匆离去,今天要不是因为方唯在,他甚至连午宴都不会参加。
今天来看热闹的人很多,只不过其中的大部份人都不会在这里消费,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这里的消费还是太贵了。
实际上瑶岭大酒店也不愁客源,瑶寨已经成为了县里旅游的一张名片,各种商务活动也不少,尤其是有大量的生意人都经常来采购各种种子,或者与工业园区的各个单位打交道。
以前总有人抱怨整个新林县连一家像样的宾馆都没有,瑶岭大酒店的落成实际上正好填补了这些方面的空白。
下午。
方唯回到了办公室,开始处理公务。
他平时的工作量很小,虽然没有专职的秘书,但也有工作人员帮助他分担了大部分的事务性工作。
现在整个集团公司都已经走上了正轨,他的时间安排就更加自由。
匆匆数日,转眼来到了中秋节前。
方唯和盘莲花以及阿姐带了不少东西,然后赶往了羊城。
刘雪梅的父母是隔天达到的,双方见面安排在了白天鹅酒店,方唯特意要了一个安静的包间。
“方支书,盘厂长,真的很谢谢你们帮忙给雪梅安排了工作。”
刘雪梅的父母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教师,看起来都很有涵养,而且都很客气。
虽然马上要成为亲家了,但毕竟是第一次见面,双方都给对方带了礼物。
刘雪梅的父母都很满意这桩婚事,所以包间里的气氛从头到尾都不错,最后大家商定明年春节后举办婚礼,过完国庆节先让两个孩子领证。
到了这一步,双方都松了一口气。
刘雪梅的父母都是普通人,不像方唯的身上有这么多的光环和荣誉。不过他们提前参观了斌斌和雪梅的婚房,也不禁为方家的大手笔感到惊喜。
当父母的都希望儿女能过得幸福,虽然经济条件不能决定一切,但却是一种保障。
再加上帮女儿安排工作这件事,让刘雪梅的父母看到了方唯的能量,因此根本没有提任何的要求。这顿饭吃的皆大欢喜,该的定的事情也尘埃落定,大家都很满意。
第二天。
方唯和盘莲花陪着刘雪梅的父母在城里转了转,他们有车到哪里都方便。
斌斌和刘雪梅都没时间出来,这让刘雪梅的父母感到很不好意思。同时,他们也觉得方唯两口子很好相处,估计女儿今后的日子不会差。
等到了中秋节,阿姐和盘莲花在家里做了一桌子菜,请刘雪梅一家过来吃饭。
斌斌今天请了一天假,在家里忙前忙后的,头一次这么,勤快。
“雪梅就交给斌斌了,希望你们多多关照,咱们喝一个。”
刘雪梅的父母了却了一桩心事,觉得女儿的运气不错,遇到了好人家。
方唯和盘莲花连忙客气了几句,然后大家便一起干了一杯酒。
过完节,方唯两口子便返回了村里,刘雪梅的父母也返回了杭城。没过多久,斌斌就和刘雪梅去领了证,新房里各种家具和家电一应俱全,需要添置的东西并不多。
盘莲花还是给了儿子20万块钱,让他再把新房收拾一下。
儿子的婚事已经定了下来,她这些天的精神头十足,整天都笑眯眯的。
方唯就不用操心这些事,家里的事情有婆娘和阿姐操持,他乐得清闲。趁着秋收前的闲暇时光,他去了一趟中原基地,在那边呆了几天。
新一代小麦的培育进展顺利,现在已经开始准备小规模育种,等到了明年就可以开始各项验证工作。
随后,他从中原直接乘飞机去了羊城,参与审议了【新林县运输公司整体开发方案】的讨论。这是最终的版本,包括三期的设计方案和建设单位的选择。
“项目的前期工作已经完成,我同意从即日起开始动工。另外,县运输公司原职工的安置也得加快,瑶岭大酒店已经竣工,可以吸纳一部分人员。”
作为公司董事长,在公司的重大项目上必须要表态。
方唯同意开始拆迁,这也标志着一期项目正式动工,尽早解决运输公司拆迁户的回迁问题。
“好的,方董。”
蔡桐和胡林伟纷纷表态,会保质保量的完成这些工作。
等方唯回到村里,秋收工作便随即启动,各个生产单位又忙碌了起来。
田野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型机械的身影,他先后来到了衡州水稻生产基地、陈州水稻生产基地、阳山水稻生产基地,最后回到了社里,查看收获的各类稻种。
瑶岭农业现在形成了一育种为核心,以种植水稻和各类经济作物为辅的发展模式。年产值超过了百亿元,净利润超过了20亿元。
所以,瑶岭农业才是集团公司的根基。
“支书,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
赵金生陪同方唯在社里转了一圈,满脸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对于一个几十年在农田里打滚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大丰收更让人喜悦的事情了。
“大家辛苦了一年,等种植完油菜就可以好好的歇息歇息。另外,在年底前要把大家的年终奖数额上报给林总。”
方唯一边走路一边和赵金生聊着,没什么固定的话题,就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结果提起年终奖,赵金生更加兴奋了。
“支书,今年的年终奖基数会上调不?”
“我哪知道,回头你去问林总吧。对了,老赵,斌斌明年年初就要成亲了,到时候我请你喝喜酒。”
赵金生是最早跟随方唯创业的人,郑先发、郑虎等人可能还早一些,但他们随后吃上了公家饭,早早离开了集体,所以就不能算他们。
一路走到今天,赵金生在适合自己能力的岗位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方唯和对方的私交也很不错。
儿子结婚这种事,他肯定会提前告诉对方。
“恭喜支书!斌斌这孩子很有出息,你们方家一个赛一个,都是读书种子。斌斌的婚礼我一定参加,路途远我请假也回去的。”
赵金生很开心,毕竟方支书把自己当成朋友才会提前告诉自己这些事。
两人转了一大圈便返回了社里,各自去了自己的办公室。
进屋刚坐下,方唯就接到了县里的电话,说王林要到社里来视察秋收工作。
他放下电话继续看文件,大约过了四十分钟,王林一行人就到了。
“王书记,先去会议室坐坐?”
“不坐了,咱们去田间地头转转。”
方唯才去转了一圈,结果这会儿又得陪王林等人去看看。
不过这没什么好说的,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一大队,这边的收割工作已经接近了尾声,源源不断的稻谷经过脱粒、烘干和晾晒随后收入了谷仓。
王林详细了解了收成情况,还亲自查看了稻种,随后便离开了一大队。
接着又去查看了蔬菜种子的生产情况,还去了林业大队查看了林下种植的情况,便回到了社里。
“走,去你办公室坐会。”
王林让大家去休息,他自己则跟着方唯来到了办公室。
“王书记,有什么指示?”
方唯让工作人员端来了茶水,等屋里只剩下两人的时候,就直接问了一句。
“屁的指示,就是过来和你聊两句。方支书,我前两天和林业局的陈局长聊过,咱们的森林资源很丰富,但开发利用率极低。
我看你们的林业大队就很搞得不错,既保证了生态环境,还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承包大瑶山的林地?”
王林也不容易,来到新林县想要做出成绩,就不能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
所以他才想尽一切办法盘活了煤矿,拉着方唯在新林县大举投资,现在又想盘活大瑶山的森林资源。
这两年的政策已经明确,国有林地也是可以承包的,但必须明确权责并履行生态保护的义务。
“王书记,县里这次下这么大的决心?以前是政策不明确,现在政策明确了,那我们会内部讨论一下,尽快给你回话。”
方唯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从生产队时代开始,他就带着人在山上植树造林,现在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
当然,即便是人工种植的树木,也需要**砍伐指标和砍伐证,同样不能随心所欲的处理。
他在意的并非只有林木,还是大量的其他资源。(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