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474章 落井下石,焦躁

匆匆数日。

瑶岭农业集团公司购买的一批农业机械,诸如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大型机械,很快就抵达了农机大队。

农机大队负责这些大型机械的维护保养以及使用,小型机械则直接分配给了各单位。

现如今,农机大队的人员已经成为了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收入也是各大队最高的那一批,只是在农忙季节需要到处奔波。

各个生产单位也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包括运输、脱粒、烘干、仓储等,都大大减少了人力的使用。

也就是瑶岭农业的底子厚,要是换一个公司还不见得能有这般大手笔的投入。

早上。

方唯和盘莲花一起开车去了省城。

盘莲花回公司述职,方唯则是去公司参加夏收夏种工作动员会。本来这次会议也不一定非得亲自到场,他的主要目的还是要和王林、老庞他们聚一聚。

人际关系是需要维护的,大家总不见面,关系自然会慢慢的变淡。

夏收夏种工作会议是一个例行会议,但很重要。公司如今拥有多个生产单位,如果在夏收之前没有协调好,肯定会耽误时间以及造**力物力的浪费。

蔡桐等人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具体工作安排上方唯没有插话。

他只是在随后的销售环节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要求公司不要急于出清所有的稻种,而是要采取分批销售的策略,逐渐填上市场的空缺。

开完会,方唯便给王林打了电话,约定了一起吃饭的时间。

翌日。

方唯赶在6点之前来到了酒楼包间,几乎是和王林前后脚进门。

“方支书,最近有时间了?”

两人在包间坐下,服务员送来了茶水,方唯便和王林聊了起来。

“我还好吧,时间可以自己掌握。刚好公司召开夏收夏种工作会议,我就顺便来开个会然后和大家聚一聚。”

方唯实话实说,顺手从兜里掏出来一盒烟拆开,给对方递过去一支烟。

王林以前经常熬夜写材料,烟瘾比较大。但知道方唯不抽烟,所以刚才也好意思点烟,现在总算可以过过瘾了。

“黄克礼仗着自己的背景深厚,干了不少出格的事儿。不过这次他可是惹了大麻烦,我看他是顶不住了,要是大家再努努力,估计他就得下课了。”

包间里只有他俩在,所以王林说话也很直接。

方唯心领神会,等大家到齐了之后他会择机提上一句,最好能把那家伙掀翻在地。

稍后,庞万新等人就陆续到来,酒菜也很快端上了桌。

对于方唯的酒量,现在大家的心里都有了数,没人会和他拼酒。方唯也不勉强,自己能喝就多喝点,谁不能喝就少喝点,百无禁忌。

所以大家在酒桌上都很放松。

“方支书,我敬你一杯,感谢你的帮忙。”

酒过三巡,庞万新和方唯单独碰了一杯酒。

方唯帮他侄子拿下了一个地区的蔬菜种子代理权,这段时间可赚了不少,于情于理他都得有所表示。

“咱们之间不必这么客气,我干了,你随意!”

方惟一饮而尽,庞万新也跟着干了这一杯。

大家的话匣子打开,谈天说地,时间不知不觉就溜走了。

方唯看时间差不多了,最后才说起了正事。这段时间正是落井下石的好时机,要是错过了这个机会,下次还不知道要等多久。

或许许是酒精的作用,十来个人说起这事儿都很兴奋。

他们之前帮过方唯,就等于是得罪了某人,现在不趁着这个机会做点什么都对不起自己。

关键是某人的小辫子一抓一大把,所以大家提出来的方案都很切实可行。

“诸位,要不今天就到这儿?咱们等下次再聚,我请客。”

王林见该说的都说清楚了,便主动提议散场。庞万新等人也觉得差不多了,便纷纷告辞离去。

方唯去买了单,然后和王林一起走到了楼下。

“方支书,这事儿我会盯紧点的,你不要着急,有消息了我会给你打电话的。”

“我不急,就算这次没有成功,不是还有下一次吗?”

“就是这个道理!对了,老钱的儿子明年毕业,他就读的学校是京城的农大。听说你和农科院作物所的孙所长关系不错,能不能帮忙说一下,孩子想留在京城。”

王林是这帮人的纽带,谁有事不好意思直接和方唯说,一般都是请他出面。

事情成与不成都不要紧,中间有个缓冲最起码不会影响大家之间的关系。

“我可以帮忙问一问,成不成我可不敢打包票。”

“就是想请你帮忙问一下,成不成都不怪你,老钱随后都得感谢你。”

两人三言两语说完这事儿,王林就上车离去。

翌日。

盘莲花一早就去了家具公司,公司准备在实木家具之外增添板材家具这一块,今天开会就是讨论这件事。

方唯起来后吃了早餐,早餐是盘莲花出去买回来的,这会儿还是温热的。

吃过饭,他便给孙所长打了一个电话,拐弯抹角提到了老钱儿子的事情。

“这事儿不是不能办,但我要调一下档,看看这孩子在学校表现如何,成绩怎么样。你给我一点时间,成与不成我都会尽快给你回话。”

孙所长还挺惊讶,方唯还是第一次帮别人办事,他一口就答应帮忙。

只要老钱的孩子不是那种混日子的学生,这件事基本上就大差不差应该能办成。

“多谢孙所长,等回头我去了京城请你喝酒。”

方唯很高兴,人家不拒绝就是大有希望,这就是好的开始。

“恐怕不会等那么久,夏收前我大概会去你们那边一趟。所里的那几个同志和你们的研究所合作,出了很了不起的成绩,怎么着我也得去看看他们。”

孙所长哈哈大笑了起来,告诉方唯,过段时间他会去一趟瑶岭乡。

“欢迎,欢迎!你什么时候动身给我说一声,到时候我去接你。”

两人聊了一会,便挂了机。

昨天听王林说,老钱的儿子品学兼优,但愿对方没有吹牛吧。

方唯和盘莲花在省城呆了一周的时间,随后便返回了村里。

“三哥,公司通过了决议,打算把新型板材纳入生产材料。这段时间厂里又该忙了,毕竟是新产品,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

“嗯,试一下也好,几条腿走路总会好一些。”

这次家具公司准备改革,盘莲花回来后就忙得脚不沾地。

引进新型材料可不光是一句话的事情,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线的改良等等,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方唯也很支持婆**工作,同时公司派了专人到厂里帮忙。

他觉得这种改变是一件好事,行不行总得尝试一下,老是抱着旧观念可不行。

这一看下午。

方唯驾车去了竹器厂,一方面是来接盘莲花下班,另一方面也是想看看生产线改良的进度。

进度比他想象的要快,公司不惜血本改造了两条生产线,很快就可以投入使用。

夫妻两人回到家,都快八点了,阿姐和孙道人还没吃饭,一直在等两人。

方唯也懒得再说了,之前说过好几次,结果两人根本不听。

吃完饭,他和婆娘刚准备出去散步,屋里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方支书,你托我的事情应该可以办成。孩子在学校里的确是品学兼优,像我们所就需要这样的年轻人。”

在电话里,孙所长说的很含蓄,但方唯马上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多谢,多谢!你准备什么来提前打个电话,到时候我去省城或者陈州去接你。”

方唯没有多说什么,有些事在电话里也说不清,反正很快就要见面了,不如等见面的时候再聊。

孙所长回应了一句,便挂了机。

方唯看看表,现在的时间不算晚,他便给王林拨了一个电话过去。

结果对方不在家,他放下电话便和盘莲花出去散步去了。

回来后,他去洗了澡,本想着早点睡觉的,结果刚躺下就接到了王林的电话。

“方支书,我晚上出去了,刚回来就得知你打来了电话。你是有什么事情吧?”

“也没啥重要的事情,就是老钱孩子那事儿,基本上有了眉目,应该问题不大。”

“太好了!方支书果然神通广大,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搞定了。”

“什么神通广大,还不是机缘巧合?对了,孙所长准备最近到我这边来一趟,老钱有没有时间?有时间就过来转转,到时候大家坐在一起喝两杯。”

“好的,我会告诉老钱的。时间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回头再联系。”

“再见。”

两人结束了通话,方唯一觉睡到了大天亮。

三天后。

孙士礼和钱同悦前后脚来到了村里,方唯给二人引荐了一下。因为这件事还牵扯到学校,需要他俩面对面沟通一下,不要出什么纰漏。

钱同悦待了一天就走了,孙所长这才在方唯的陪同下去了研究所。

“新一代大豆的培育这么困难吗?我听他们说直到现在还没有进展,是不是方向错了,或者应该抓紧时间换一个项目?”(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