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我挖矿六年,我叛出侯府你哭什么? 第九十九章 推卸责任,知情者皆杀!

();

皇帝李乾此言一出,整个金銮殿内,落针可闻。

群臣你看我我看你,皆是一脸茫然。

就连地上跪着的太子李显,也下意识地摇了摇头,不知父皇此问何意。

却见龙椅上的陛下猛地站起身来,双目圆瞪,怒火仿佛要从眼眶中喷薄而出,直视着地上哀嚎的二人。

“朕最讨厌的,就是犯了弥天大错,还巧言令色,百般抵赖,妄图推卸责任的无耻之徒!”

雷霆般的咆哮,震得殿内众人耳膜嗡嗡作响。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品出味儿来了。

陛下这是龙颜大怒,要下狠手了!

太子和项文轩听闻此言,更是面如死灰,瘫软在地,连求饶的力气都仿佛被抽干了。

项远山一颗心直往下沉,他知道,再不开口,他儿子就真的完了!

他强忍着心中的惊惧与一夜未眠的疲惫,硬着头皮,再度从队列中走出。

“陛下息怒!”

项远山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沙哑却带着一丝急切:“老臣以为,当务之急,并非是继续在此为难太子殿下与犬子!”

“而是应该立刻派人,将昨夜登仙阁内所有知晓此事之人,尽数控制起来!”

“若是可以,便将他们直接除掉,以防这等皇家丑闻泄露出去,玷污圣听,动摇国本啊陛下!”

此言一出,李季心中猛地一跳!

好个老狐狸,为了保住儿子,竟然想出这等灭绝人性的毒计!

这要是真让他得逞,登仙阁上下,还有昨夜在场的宾客,不知有多少无辜之人要因此惨死!

李季再也按捺不住,当即出列,朗声道:“相爷此言差矣!”

清朗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突兀。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这个胆敢公然反驳当朝宰相的年轻人。

项远山猛地回头,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李季,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一般。

“李季,你一个小小的羽林卫郎将,懂什么国家大体!”

“此事关乎皇家颜面,关乎大乾声誉,为保万全,牺牲一些蝼蚁之辈,又有何妨!”项远山的声音带着一丝歇斯底里。

李季寸步不让,迎着项远山的目光,冷笑道:“牺牲蝼蚁?相爷说得轻巧!”

“在相爷眼中,寻常百姓的性命,便如草芥一般,可以随意践踏吗?”

“皇家颜面,国家声誉,难道要靠滥杀无辜,堵塞言路来维护?”

“此事错在太子殿下与项公子行为不端,酒后失德,而非那些无辜的目击之人,相爷不思如何让犯错之人承担后果,却想着杀人灭口,这与掩耳盗铃何异!”

“你放肆!”项远山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李季的手指都在颤抖:“你这是妖言惑众,若丑闻传遍天下,蛮夷耻笑,邻国侧目,动摇我大乾国本,这个责任,你担待得起吗?”

李季嗤笑一声:“国本动摇,从来不是因为丑闻本身,而是因为处置不公,律法不明,导致人心离散!”

“相爷这般作为,是想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还是要陷陛下于滥杀无辜、暴虐不仁的境地?”

项远山被李季一番话抢白得脸色发青,你了半天,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谁也没想到,这个曾经的纨绔世子竟有如此胆魄和口才,敢当着文武百官和陛下的面,与权倾朝野的项宰相针锋相对唇枪舌剑!

李福永站在人群中,看着侃侃而谈的李季,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与嫉恨。

李季看着气急败坏的项远山,话锋更厉,语出惊人:“相爷口口声声要杀尽知情人以绝后患!”

“那晚辈倒要请教相爷!”

“太子殿下与项公子,他们自己便是此事最大的知情人,要不要杀?”

“还有那位远道而来的蛮夷温雅公主,她更是亲身经历者,受害者,难道为了所谓的皇家颜面,也要将她一并灭口,才能让相爷您彻底安心吗?”

这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巨浪!

整个金銮殿,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李季这番石破天惊的话给震住了!

杀太子?

杀项公子?

甚至杀蛮夷公主?

这李季,是疯了不成!

项远山更是如遭雷击,蹬蹬蹬连退数步,险些站立不稳,他指着李季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就连龙椅上的皇帝李乾,也被李季这番大胆的言论惊得瞳孔微微一缩。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面不改色,傲然而立的李季。

眼看殿上气氛已然剑拔弩张,冲突愈演愈烈,皇帝李乾终于重重地咳嗽了一声。

“咳咳!”

众人的目光立刻汇聚到了龙椅之上。

李乾目光从惊魂未定的项远山身上移开,最终落在了李季身上,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

“李季,依你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置才算妥当?”

李季闻言,心中一定,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

他躬身行礼,不卑不亢地开口:“陛下,微臣以为,解铃还须系铃人。”

“此事之中,太子殿下与项公子固然有错,但最大的苦主,无疑是远道而来的温雅公主。”

“她的感受至关重要,微臣斗胆提议,不如立刻将温雅公主请上殿来,当面询问公主殿下的意思。”

“如何处置才能让她消气,如何弥补才能让她满意,也才能最大程度地维护我大乾与蛮夷诸部的邦交稳定。”

“这或许才是眼下最稳妥的上策。”

皇帝李乾听着李季条理清晰的分析,原本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嗯,言之有理。”

他点了点头,看向李季的目光中,多了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

“准奏!”

“来人,立刻去请温雅公主上殿!”

“遵旨!”殿外侍卫应声而去。

不多时,在一阵轻微的骚动后,温雅公主的身影出现在了大殿门口。

今日的她,换下了一身艳丽的蛮夷服饰,穿着一袭素雅的大乾宫装,未施粉黛的脸庞上带着几分憔悴,更添了几分楚楚可怜之意。

但她那双明亮的眼眸中,却闪烁着毫不掩饰的怒火。

温雅公主一步步走入金銮殿,在距离龙椅十数步的地方停下,微微屈膝行了一礼。

“蛮夷温雅,见过大乾皇帝陛下。

她仗着自己是苦主,又是外邦公主,倒也不惧这朝堂威严,抬起头,目光直视龙椅上的李乾,语气中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威胁。

“陛下,小女子代表我父王与蛮夷诸部前来大乾,本是怀着敬仰与和睦之心,却不想在贵国都城,在天子脚下,险些遭受奇耻大辱!”

“此事若陛下不能给小女子一个满意的交代,不能给我蛮夷诸部一个说法,恐怕我蛮夷与大乾的邦交,就要因此事而蒙上阴影了!”

皇帝李乾闻言,老脸微微一红,心中自知理亏。

他连忙从龙椅上欠了欠身,语气温和地安抚道:“公主受惊了,快快请起!”

“此事皆因朕教子无方,识人不明,才让公主在大乾受到如此惊吓与委屈,朕心甚愧!”

“公主放心,朕今日便在此金銮殿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定会给你一个公道,给蛮夷一个交代!”

“不知公主有何要求,才能消了这心头之气?只要朕能办到,绝不推辞!”

温雅公主眼底闪过一丝意外,似乎没想到大乾皇帝会如此爽快。

她正要开口,却不想,一旁的项远山突然抢先一步,站了出来!

“公主殿下,且慢!”

项远山脸色苍白,但眼神却异常锐利,他盯着温雅公主,沉声问道:“老臣项远山,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公主殿下。”

“昨夜在登仙阁雅间之内,究竟发生了何事?太子殿下与犬子项文轩,当真如外面传言那般,对公主您图谋不轨,行径不堪吗?”

“还望公主能将当时的情形,再仔仔细细地与我等分说一遍,切莫遗漏任何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