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只。”钱旭和巧云对视一眼,都有些遗憾没能生出第三只。
“能生两只就不错了,三只的情况确实少见。”钱旭笑着摇摇头,仔细观察着两只小林麝,“而且都是母的,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巧云点头赞同:“是啊,明年十月份它们就能生育了。到时候三头母林麝一年能生五六头,种群很快就能扩大。”
“我先回去给它煮点麦麸,你在这看着,等会把胎盘收了。”巧云说着,带着晓霞往回走。
路上晓霞问个不停:“妈妈,为什么小林麝一出来就会走路啊?为什么它们的毛是湿的啊?它们会不会冷啊?”
巧云被问得头大,后悔没把女儿交给钱旭带。
钱旭在原地等了将近一个小时,巧云端着煮好的麦麸玉米糊过来了,但胎盘还没有排出。
“这样正常吗?”巧云有些担心。
“再等等看,四个小时内没排出来再想办法。”钱旭安慰道,“野生动物的生命力很强,不用太担心。”
果然,等母林麝吃完食物,胎盘也随之排出。钱旭将胎盘收好,准备回去剁碎了煮熟喂给母林麝。
虽然麝胎和鹿胎都是珍贵的中药材,但直接喂给母林麝吃可能会消化不良。林麝的消化系统只接受草料,突然吃这么大块的肉类容易出问题。煮熟剁碎分几次喂就没事了。
“我去给爸妈说一声。”钱旭笑道,“顺便看看基地那边的情况。”
“去吧,带着晓霞一起去。”巧云点头,“让她也散散心。”
钱旭牵出许久未骑的乌云,将晓霞抱上马背。小丫头兴奋地抓着马鬃,这是她最喜欢的交通工具。
刚抵达养殖场,晓霞就迫不及待地喊道:“爷爷奶奶,林麝当妈了!”
“真的?”钱父放下手中的工具,惊喜地问。
钱母连忙抱起孙女:“乖孙女,下了几只啊?公的母的?”
“两只!”晓霞伸出两个小手指,“爸爸说都是母的呢!”
“太好了!”钱母笑得合不拢嘴,“这下可以好好发展了。”
钱父也点头:“这块林麝围栏即将竣工,择日把它们转移过来。现在就差盖屋顶了。”
“我跟你想到一块去了。”钱旭说着,踏进屋子查看抱卵的青虾状况。
池水里的杂质堆积很多,他用虹吸管清理了一下,又加了些清水进去。怀卵的青虾消耗氧气特别猛,这些天增氧机一直开着。
看完青虾,钱旭又去查看牧草。茂盛的牧草长势喜人,但用来喂养牛羊的才割了一两分地。这批青草已经到了收获季节,将草料机械切碎后晾干收藏。
“爸爸,那边有甜露果。”晓霞突然指着牧草地上方的灌木丛说道。
“眼睛真尖。”钱旭摸了摸女儿的小脑袋,带她去摘甜露果。
现在的甜露果都已经红透了,再不摘就要过季了。
虽然这些天晓霞经常吃到爷爷奶奶带回来的甜露果,但她似乎永远都吃不够。
父女俩一边吃着甜露果,一边看着远处灌木丛里飞来飞去的青背鸟。不过今年的钱旭对打鸟已经提不起什么兴趣了,他更关心的是养殖场的发展。
“妈,我想再买两只羊崽子。”钱旭对母亲说,“你觉得怎么样?”
“可以啊,总归要投放的,多两只少两只都一样。”钱母笑道,“我觉得你该再添置一头小母牛,好繁殖。”
“回头我去瞧瞧情况,整两头纯种的。”钱旭点头。草料储备充足,完全可以扩大养殖规模。再加上他懂兽医,一些小病小灾都能处理。
“对了妈,明天不用去赶牛了,我叫人过来帮忙割牧草,晒干存着。”钱旭又说。眼下麦草和苜蓿都在抽穗开花,营养最丰富,正是收割的好时候。
“好,那我明早就不去榨牛奶了,剩下的帮我捎来。”钱母答应道。
玩了一会儿,钱旭牵着晓霞的手往回走,一路欣赏着河两岸的美景。
他又给母林麝喂了些加了胎盘的麦麸糊糊,看着它温柔地**两只小林麝,钱旭对他的养殖事业又增加了一些信心。
忙完这些后,钱旭准备在后院的菜浇水。刚放下水桶,就听见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抬头望去,只见钱峰背着猎枪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老弟,快看!”钱峰一进院子就迫不及待地举起手中的两只野鸡,眼睛里闪烁着得意的光芒,“这可是我一枪就打到的!”
看着大哥脸上那孩子般纯粹的喜悦,钱旭不由得笑了起来。这是大哥独自打猎第一次有所收获,难怪会这般激动。
“在哪儿打到的?”钱旭一边擦拭着手上的水渍,一边走近查看那两只体型硕大的野鸡。
“五岭谷那边。”钱峰咧着嘴笑道,手舞足蹈地比划着,“那片灌木丛里蹲着三四只,我瞄准就开了一枪,没想到一下子就打到两只!”
“看来大哥以后真能独当一面了。”钱旭由衷地竖起大拇指。这段时间大哥跟着自己学习打猎,终于有了成果。
钱峰将其中一只公野鸡递了过来,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这只给你。听说巧云怀孕了,正好补补身子。”
钱旭还没来得及开口,钱峰就摆了摆手:“别说客气话,你送我啥我都是来者不拒。咱们兄弟之间还用得着这么见外?”
“那就谢谢大哥了。”钱旭接过野鸡,心里一暖。
等钱峰离开后,钱旭将野鸡放在石桌上,转身去后山挑了些羊粪回来给菜地施肥。羊粪是上好的有机肥,能让蔬菜长得更好。
他仔细地将羊粪均匀地撒在菜地里,又撒了些草木灰。这些草木灰富含磷钾,对促进开花结果很有帮助。草莓都结果子了,青中泛红,再有一周就能陆续成熟了。黄瓜也长势喜人,最大的已经能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