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5:田园致富攻略 第二百五十四章 林麝生了

();

雨越下越大,钱旭加快脚步往家赶。路过村口的杂货店,老板娘陈婶正在收拾货架。

“钱旭啊,你娘让我给你带句话,让你记得去趟镇上,把上次订的明矾取回来。”陈婶隔着柜台喊道。

“好嘞,陈婶。”钱旭应了一声,“等会儿就去。”

快到中午时分,钱旭抱着一大捆晾干的牧草回了家。喂完牲口后,他又去看了看小羊的情况。那只小公羊长势不错,再有半个月就能独立了。小家伙看到他来,亲昵地蹭了蹭他的手。

进到屋里,就看见巧云正在忙活鹿皮。她的手法娴熟,动作轻快,显然已经驾轻就熟。

“在鞣制鹿皮?”钱旭走过去问道,顺手拿起一块已经处理好的鹿皮摸了摸。

巧云抬头笑了笑,眼角的笑纹让她看起来格外温柔:“百无聊赖地打发时光,弄好了当毯子用。冬天铺在炕上暖和。”

“等我进城给你买明矾,这样处理起来会更容易些。”钱旭说着,目光落在她略显疲惫的脸上。

堂屋里传来孩子们的笑闹声。晓霞正和村里的周玉、二侄儿钱山玩得开心。三个孩子围着一堆积木,不知在搭什么。

“二爹好!”

“钱叔叔好!”

两个孩子很有礼貌地打招呼,脸上洋溢着天真的笑容。

钱旭笑着点头:“玩你们的,不用管我。”看着孩子们无忧无虑的样子,他心里涌起一股暖意。

他转头对巧云说:“咱们去看看蜜蜂吧,听说这是要分峰的前兆。正好可以收新的蜂群,春蜜也该割了。”

“等我把晓霞的护衣缝完。”巧云低头忙活着针线活。

钱旭走进书房,发现妹妹艳凤正趴在他的书桌上写作业。

“哥,你这书房布置得真好。”艳凤笑嘻嘻地说,“比我们学校的图书室还舒服。”

“我都没爽够呢。”钱旭笑道,心里却为妹妹的夸奖感到高兴。

“二哥要用吗?我这就让开。”艳凤合上作业本就要起身。

“你写你的,我转转就走。”钱旭摆摆手,示意她继续。

院子里的草莓已经结果,青涩的果实藏在翠绿的叶子下面。再有半个月就能吃上新鲜的了。西瓜、哈密瓜开着黄灿灿的花,黄瓜上已经结了小果。辣椒、茄子、豇豆都长势喜人,绿油油的一片让人心情舒畅。

钱旭拿着没看完的资本论,坐在后院的凉亭里继续阅读。书页被风轻轻掀动,他时而皱眉思索,时而若有所悟。

一点钟,巧云做好了护衣,拿着工具来到后院。

“走吧,该割蜂蜜了。”她轻轻戳了戳正在看书的钱旭。

钱旭放下书本,拿来梯子搭在墙边。巧云给他戴上自制的防蜂帽,动作轻柔细致。两人配合默契地开始忙活起来。

“真要分蜂了,王台都做好了。”钱旭仔细检查着蜂箱,蜜蜂嗡嗡的声音在耳边回响。

“那咱们再准备一个蜂箱。”巧云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取出蜜脾。

“爸已经在做了。”钱旭笑道,“他的手艺可比我强多了。”

五个饱满的蜜脾,收获颇丰。巧云看着盆里金黄透亮的蜂蜜,眼睛都笑弯了。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蜂蜜香气。

艳凤闻讯赶来,看到这么多蜂蜜也惊叹不已:“哇,这么多!”

晓霞立刻缠着要吃,钱山和周玉也是眼巴巴地看着,小脸上写满了期待。

“都有份。”钱旭笑着分给大家,看着孩子们欢快的样子,心里满是温暖。

“先洗手。”巧云端来水给孩子们洗手,动作温柔。

蜂蜜的香甜让孩子们欢呼雀跃。对这个年代的孩子来说,能吃到蜂蜜是多么幸福的事。他们小心翼翼地**手指,生怕浪费一滴蜜。

“爸爸,我还想吃。”晓霞意犹未尽地说,眼巴巴地看着钱旭。

“不行,小孩子不能吃太多。”巧云立刻否决,语气却是温柔的。

“明天再给你弄。”钱旭摸了摸女儿的小脑袋,看着她撅起的小嘴,忍不住笑出声来。

厨房里,巧云和艳凤开始过滤蜂蜜。前阵子的蜜糖还堆成山,但这东西放得住,多些存货也无妨。

钱旭站在门口,看着忙碌的两人。

“对了,”巧云突然想起什么,“明天你不是要去青山市渔业科技研究院吗?路上小心些。”

钱旭点点头。

第二天一早,钱旭带着钱峰早早地来到了市里。

他站在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的门口,推开了那扇略显陈旧的玻璃门。

办公室里,王所长正在翻阅文件,听到脚步声抬起头,露出一个官方的笑容:“这位同志,有什么事吗?”

“王所长您好,我想了解一下我们这边养殖业的情况。”钱旭拉过一张椅子坐下。

王所长推了推眼镜,目光闪烁:“养殖业现在刚刚兴起,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办公桌上投下条状的光影,钱旭注意到王所长说话时不自觉地用手指敲击桌面,显然是在搪塞。

“王所长,我想租用你们的颗粒机,不知道可不可以?”钱旭直入主题。

王所长的手指停顿了一下:“这个…我们所里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那要怎样才能使用呢?”钱旭不动声色地追问。

王所长摇摇头:“抱歉,这个真的不太方便。”

钱旭也不强求,又寒暄了几句便起身告辞。推开门的瞬间,一阵微风吹来,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

门外,钱峰倚在车边等候,见弟弟出来连忙迎上前:“怎么样?”

“不太顺利。”钱旭笑了笑,“不过认识了人就好办,以后有的是机会。”

兄弟俩驱车前往青溪镇。路上,钱旭看到镇上到处都是水渠和堰塘,还有不少人工挖的土坑,这些都是最原始的养殖方式。

在一处堰塘边,钱旭看到一个老人正在晒太阳。他停下车,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走了过去。

“大叔,抽烟。”钱旭递过一根烟,“想买点青虾,您知道哪家有卖的吗?”

老人接过烟,熟练地点上:“我家就有,你要多少?”

“五公分以上的大虾,小的就不要了。”钱旭蹲下身,和老人平视。

老人吐出一个烟圈:“你是要种虾吧?两块五一斤。”

“二十斤,不用分公母。”

“行,我今天下笼子,明天你来拿。”老人眯着眼睛笑道。

为了确保虾苗的质量,钱旭又找了三家养虾户。每到一处,他都仔细询问养殖条件,观察水质情况。阳光下,水面泛着粼粼波光,偶尔能看到虾子在水中游动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