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钱旭换上提前准备好的中山装,带两人吃了小笼包就去了省农科所。
这里的树苗品质是最好的,虽然长白市的农科所也有,但质量差很多。种树是个长期活,苗子质量不行就全打水漂了。
“请问您要买什么树苗?”一个戴着眼镜的业务员迎了上来。
“打算采购猕猴桃、沙糖桔、苹果还有葡萄,要三年苗。”钱旭直入主题,“都有什么品种?”
业务员拿来一本厚厚的册子介绍:葡萄有巨峰、红提等传统品种,还有他们自研的户太八号、白晶一号等新品种;猕猴桃有绿星三号、红阳二号等;苹果主要是红香蕉、红富士、国光等;砂糖橘则只有本土品种。
钱旭家里还有四十亩空地,除去水稻田能有三十亩地,把荒地都开发出来总面积能到四十亩左右。一亩地能种一百棵果树,大树少点,像葡萄猕猴桃这类经济作物可以多栽培。
经过仔细考虑,他决定主要种这三种:巨峰葡萄三年嫁接苗两千棵,一毛一棵,二百元;红富士苹果三年嫁接苗一千棵,两毛一棵,二百元;红阳猕猴桃两年嫁接苗两千棵,三毛一棵,六百元。
又买了些砂糖橘、梨树、草莓苗、西瓜苗,还有一些种子和书籍,这些加起来一百一十元。
“你家育苗场地离这儿远不远?我要去看看苗子。”钱旭说道,眼中闪过一丝精明。
“当然可以,请跟我来。”业务员热情地带路。
基地里整齐地排列着各种果树苗,绿意盎然。三年生的苗木都长到三厘米粗细了,葡萄秧子长得比大拇指还壮实。看了苗子都还满意,签了合同付了定金,约定明早来拉货。
“钱哥,我家要不要也种点果树?”钱波犹豫着问道。
“我建议你种十来亩,一年苗便宜些。”钱旭想了想,“你要是缺钱我可以先垫着,虽说是亲兄弟也得算清楚账目。”
“那种什么好打理?”
“石榴、枣树都行,猕猴桃也不错。现在正是好时候。”
“既然这样我也整点猕猴桃,红阳的一年嫁接苗一千棵。”
年生嫁接苗每株一毛钱,千株苗木合计一百元。对钱波来说也是笔不小的数目。
钱旭直接借给他一百块,约定三年内还清就行,也不要利息。
钱波写了欠条按了手印:“哥你已经帮我很多了,这欠条我得写,也好和嫂子交代。”
“那我收下了。”钱旭拍拍他肩膀,眼中带着几分欣慰。
“老弟,我回家也给你写欠条。”钱峰不好意思地说道。
“无所谓,我相信你。”
“那也得写,巧云看了也放心。”
“走吧,咱们还得采购点别的。”钱旭发动了车子。
“还要买什么?”
“看看有没有氧气泵,再买两头奶牛。”
精养需要氧气泵提高密度,奶牛是给晓霞喝奶用的,自家挤的比外面买的好。
“这得不少钱吧。”钱波倒吸一口冷气。
“做什么都要本钱。”钱旭笑了笑,“我还准备去看看饲料生产设备。现在正是养殖业发展的好时候,自己开饲料厂比养殖还赚钱。”
钱旭打听了机械厂的位置,开车朝那边去了。他心里已经有了完整的计划,但具体怎么做,还得实地看看情况再说。
虽然对这座城市的每条街巷都了如指掌,但他还是装作四处打听的样子,时不时停下脚步询问路人。
“钱旭哥,咱们是不是走错路了?”钱波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疑惑地问道。
“放心,快到了。”钱旭嘴角微扬,继续带着两人在街道上穿行。
不多时,一座占地颇广的厂房出现在视野中,“蓝天机械厂”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就是这了。”钱旭脚步一顿,目光在厂区扫视。
正当三人驻足观望时,一个身着工作服的中年男人快步迎了上来。他上下打量着三个年轻人,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堆起笑容:“几位小兄弟是来买机械的?”
“大型增氧机,养鱼用的。”钱旭直截了当地说。
中年男人眼睛一亮,连忙做了个“请”的手势:“几位里面请,我们厂里增氧机型号齐全,保证有适合的。”
穿过宽敞的院落,机器的轰鸣声越来越清晰。走进厂房,各式各样的机械设备整齐排列,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
“这边请。”中年男人领着他们来到一排崭新的增氧机前,“我们这有悬浮式增氧机,功率从七百五十瓦到三千瓦不等,用电分低压220V和高压380V。”
钱波和钱峰好奇地围着机器转圈,不时伸手触摸,显然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设备。
“二百二十伏的各型号多少钱?”钱旭问道。他心里清楚,青松岭那边的电力条件有限,三相电根本拉不过去。
中年男人立刻报出价格:“七百五十瓦一百五,一千五百瓦一百八,两千二百瓦两百,三千瓦两百五。最小的型号也能供一亩水塘使用了。”
钱旭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问:“剁草机和粉碎机的价格呢?”
“家用剁草机八十,粉碎机一百。”
“饲料机有现货吗?”
“那个价格稍贵些,最基础的一套配置也要两万八。”中年男人笑着补充道,“不过现在养殖业正处于上升期,开饲料厂前景很不错。”
钱旭暗自盘算。凭借上辈子的经验,他对饲料配比了如指掌。这个年代饲料厂屈指可数,绝对是一个难得的商机。只是眼下资金有限,只能循序渐进。
“那就这样,给我来三台两千二百瓦的增氧机,一台七百五十瓦的,再加一台粉碎机、一台剁草机,还有一台一千五百瓦的水泵。”
“好嘞!”中年男人笑容满面,“一共一千零八十元,咱们去办公室签合同。”
等签完合同付了定金,已经日上三竿。
“钱旭哥,你今天花的钱都够普通人干好几年了。”走出厂房,钱波忍不住感叹。
“想赚钱就得投资。”钱旭笑了笑,“走,带你们在福州转转,顺便找个地方吃饭。”
他先带两人来到一家老字号面馆,点了店里招牌的凉皮和肉夹馍。
吃饭时,钱旭注意到对面的茶馆里人声鼎沸,不少人正在热议最近的政策变化。
“听说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了。”
“可不是嘛,我表弟就准备开个小作坊。”
这些议论落入钱旭耳中,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