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复兴应道:“这都是我分内的工作。我已经跟那边说好了,明天一早现杀,我开车去拉,保证不耽误中午开饭。”
“好,辛苦你了。”赵主任的喜悦溢于言表,随即又关心起价格,“加钱怎么说?要是钱紧张,厂里可以想办法。”
李复兴答道:“都谈妥了,比市面上的价格还便宜些,是长期合作的友情价,肯定不会超出预算。”
赵主任彻底放下心来,又与李复兴聊了些其他食材的供应情况,李复兴都对答如流。
与赵主任的谈话并未持续太久,李复兴便站起身来,说科里晚上要办个开工宴。
赵主任笑着摆了摆手,婉拒了他的邀请,说自己在场,怕年轻人放不开手脚,临走前还不忘提醒李复兴,明日运猪肉的事,要是缺人手或者车辆,尽管知会一声。
李复兴连声道谢,转身离开办公室。
与此同时,采购三科的办公室里人心浮动。因为晚上的聚餐,大家的心思早已飞到了饭桌上,眼神时不时就往墙上的挂钟瞟。
时间仿佛被刻意拉长,平日里转瞬即逝的下午,今天却显得格外磨人。
终于,下班的铃声响起,每个人的脸上都挂上了期待的笑意。
众人一改往日火急火燎的常态,慢条斯理地整理着桌面,三三两两结伴而行,欢声笑语洒了一路,朝着食堂的方向走去。
此刻的食堂后厨,已是蒸汽与油烟交织,一片繁忙火热。
新鲜食材一到位,王师傅便扯着他那标志性的大嗓门,调度起来。
当厨房学徒将热气腾腾的五花肉和香菇滑鸡端进食堂时,那浓郁的肉香瞬间弥漫开来,勾得采购三科一众人的馋虫蠢蠢欲动,纷纷伸长了脖子。
就在这时,李复兴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他一进门,就看到五个股的下属们已围桌坐定,满桌菜肴齐备,却无一人动箸,显然都在等他这位科长发话。
“抱歉,来晚了。”李复兴含笑走近,将手里网兜拎着的七八瓶莲花白酒搁在桌中央。
识货的同事眼睛一亮,立刻夸赞李科长想得周到。
李复兴招呼一声“开吃”,早已被香味撩拨得食指大动的众人便不再客气,筷子齐刷刷地伸向了菜盘。
李大伟抢先夹了块晶莹剔透的五花肉,入口即化,他含糊不清地赞道:“王师傅这手艺,绝了!”
旁边的小李正对付着香菇炖鸡,也连连点头,说鸡肉炖得骨酥肉烂。
李复兴坐下给大家一一斟满酒,举杯提议先共饮一杯驱驱寒气。
众人轰然应诺,一饮而尽,暖意瞬间传遍全身。
食堂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推杯换盏,边吃边聊,工作的辛劳仿佛都融化在了酒菜里。
几轮酒下肚,气氛被酒精催化得越发高涨。
桌上的菜盘见了底,有性急的干脆站起来,伸长筷子去够邻桌的盘子,惹得众人一阵大笑。
李大伟吃得满嘴流油,直呼这炖肉比他过年吃的还香。
此时,小林已是满面红光,他端着酒杯,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径直走向李复兴,带着几分酒劲和不服输的神色说:“李科长,都说您海量,今天我非要领教领教!”
他话音一落,周围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过来。
李大伟在一旁唯恐天下不乱地拍着桌子叫好。
李复兴脸上不见丝毫愠色,只是从容地抿了口酒,温和地劝他量力而行。
有了小林带头,其他人也按捺不住了。
老张端杯过来是真心实意地表达谢意,而另外几个年轻人则明显是抱着“灌倒领导”的心思,想探探李复兴的底。
面对一波接一波的敬酒,李复兴一概笑脸相迎,虽每次只抿一小口,却始终面色如常,言谈自若。
被同事拉住的小林再次挣脱出来,又给自己满上一杯,冲着李复兴嚷道:“科长,这杯您要是不干,就是瞧不起我!”
李复兴无奈一笑,只得陪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哪知小林刚喝完,眼一翻,直挺挺地向后倒去,幸好被身后的同事及时架住。
那几个原本打算用车轮战术耗倒李复兴的年轻人,此刻也傻了眼。
一个刚敬完第二轮就一头栽倒在桌上;另一个号称“酒场不倒翁”的,拼到第四杯时也已口齿不清。
转眼间,挑战者们东倒西歪,尽数“阵亡”,引来清醒的人阵阵哄笑。
李复兴只是笑着摇了摇头,招呼还清醒的几个人帮忙收拾残局。
桌上杯盘狼藉,空酒瓶横七竖八,空气里酒香与菜香交织。
喧闹声渐渐平息,只剩下酒足饭饱后的满足与惬意。
酒宴散场,夜色已深,李复兴起身提议大家早些休息。
几个已经喝得不省人事的,自有顺路的同事主动认领,负责将他们安全送回。
李大伟酒量好,头脑还很清醒,也揽下了一个。
李复兴看着醉汉们被架出去时还在嚷着要继续喝,闹出不少笑话,只是笑着叮嘱负责护送的同事们路上注意安全,随后众人便各自散去。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李复兴便已收拾妥当,换上一身工装,跨上摩托车驶向城郊。
他在一处僻静的商店外停下,确认周围并无他人后,迅速将三百斤猪肉搬上摩托车后座。
为了不引人注目,他用一大块帆布将东西盖得严严实实。
一切就绪,李复兴发动引擎,调转车头,朝着方便面厂的方向疾驰而去。
约莫半小时后,他在工厂大门口被门卫拦了下来。“同志,你找谁?这里不能随便进。”
李复兴熄了火,客气地回答:“同志,麻烦您给赵主任通报一声,就说一个姓李的找他。”
门卫的目光在李复兴和他车后那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之间逡巡片刻,点了点头说:“你在这儿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