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1960灾荒年,每天一分钱秒杀 第508章:各村有各村的问题

();

一群村民这才反应过来,三三两两地合力将沉甸甸的饲料往车上搬。

饲料袋子有点重,两个人抬一包都有些吃力。

李复兴也没袖手旁观,他从驾驶位下来,在车边指点着如何码放,以免路上颠簸散落。

费了半个多小时的,拖拉机的后斗终于堆成了一座小山。

李复兴重新坐上驾驶座,发动了车子。

伴随着一阵轰鸣,拖拉机卷起一路黄土,向着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进发。

因为卸货的事由买方负责,所以李家庄这边也无需再派人跟着。

乡间的土路坑洼不平,车身摇摇晃晃,李复兴迎着风,感受着这独有的节奏。

很快,宁家村就遥遥在望了。

村长早就在村头的路口翘首以盼,一看到李复兴的拖拉机,脸上立刻绽放出热情的笑容,连忙小跑着迎了上去,边挥手边喊:“复兴,可把你给盼来了!真是太麻烦你了!”

李复兴稳稳地停下车,利落地跳了下来,笑着应道:“宁村长,您太客气了,这算什么事儿!饲料给您拉来了,您看放哪儿?”

宁村长一拍脑门,这才想起正事,忙不迭地说:“瞧我这记性,光顾着高兴了。来,复兴,跟我进村。”

说完,他便急匆匆地在前面引路。

看着村长一路小跑的背影,李复兴有些不忍,喊道:“宁村长,您上来坐着吧,给我指个方向就行,也省得您走路。”

宁村长没想到李复兴会这么说,心里顿时乐开了花。

要知道,能坐上这稀罕的拖拉机在村里走一趟,可是件能吹好几天的事。

他没再客气,手脚并用地爬上了车。

在宁村长的指引下,拖拉机没一会儿就开到了村里存放饲料的地方。

李复兴抬头一看,发现那只是个临时搭起来的棚子,四周用木板随意地挡着,更关键的是,地面就是普通的泥土地,甚至没有做任何抬高处理。

他见状,眉头不禁微微皱起。

“宁村长,你们这个存料点,有些问题啊。”

宁村长一听,脸上神情凝重起来,急忙问:“复兴,你快给说说,这地方有什么不妥当的?”

他清楚,这批饲料可是金贵东西,是村里牲畜的口粮,要是出了岔子,那可就捅了大篓子。

能提前发现隐患,自然是求之不得。

李复兴也没藏私,毫不犹豫的说:“宁村长,别的地方都还好,就是这地面不行。您看,它没有垫高,万一赶上阴雨天,地气返潮,或者雨水渗进来,底下的饲料就得受潮。饲料一沾水,很快就会结块,要是没能及时翻晒处理,捂上几天,非得发霉不可。这发了霉的东西要是喂给牲口吃了,轻则闹病,重则要命啊。”

一番话听得宁村长心里咯噔一下,明明是三伏天,他后背却惊出了一层白毛汗。

他暗自庆幸,多亏了李复兴这一句提醒,要不然真因为自己的疏忽,让全村的牲畜遭了殃,他这张老脸可没地方搁了。

宁村长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他紧紧握着李复兴的手臂:“复兴,真是多亏你了!我哪知道装个饲料还有这么大学问。”

他心里愈发庆幸,让李复兴负责送货,真是找对人了。

为了表示谢意,宁村长诚挚地发出邀请:“复兴,别急着走,留下来吃顿便饭吧,你可帮了我们大忙。”

李复兴看了一眼车上堆的高高的饲料,脸上露出一丝歉意的微笑:“宁村长,心意我领了,可您看,后面还有好几个村子等着呢。等我送完,太阳都下山了。”

“晚点送不要紧嘛。”宁村长还想再劝。

李复兴却摇了摇头,语气十分坚定:“那不行,我跟老支书打了包票,今天必须全部送到。”

宁村长见他态度坚决,只好作罢,随即喊了几个村民来帮忙卸车。

李复兴和宁村长站在一边,看着村民们忙碌的身影,随口聊着天。

货卸完,李复兴从兜里摸出一包崭新的大前门,递了过去:“同志们辛苦了,抽根烟,歇口气。”

那几个村民下意识地望向宁村长,没有他的首肯,谁也不敢伸手去接。

宁村长开了口:“复兴的一片心意,你们就收下吧。”

得了村长的准许,村民们才喜滋滋地接过烟,小心翼翼地抽出一根点上。

告别了宁村长,李复兴再次发动拖拉机,朝着下一个目的地驶去。

李复兴走后,宁村长看着那几个村民吞云吐雾的样子,闻着空气中弥漫的烟草香,忍不住咂了咂嘴:“这大前门抽起来就是带劲!”

“是啊,是啊!”村民们连声附和。

宁村长心里也痒痒的,他平时抽的都是自己卷的旱烟,这牌子的香烟可是稀罕物。

他踱步上前,一把从村民手里拿过那包还剩大半的香烟,板着脸说:“抽多了伤身,这个我先替你们保管。”

说完,他径直离去,留下几个村民在原地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

“你怎么不抓紧点?就这么让他拿走了!”一个村民埋怨道。

“村长来拿,你敢不给?”另一个没好气地顶了回去。

一句话把所有人都问住了,大家顿时鸦雀无声。

确实,谁敢跟村长叫板呢?

拖拉机的轰鸣声打破了乡间的宁静,李复兴正赶往第二个村子。

没过多久,村口一个焦急等待的身影进入了视线。

那村长一看到拖拉机,脸上的愁云立刻散去,换上了灿烂的笑容,快步迎上前来:“复兴啊,总算把你给盼来了!路上还好吧?”

李复兴稳稳地停下车,笑着答道:“挺顺的,村长,饲料放哪儿?我直接给您开过去。”

村长热情地在前面引路,嘴里还不停地跟李复兴说着村里的近况。

到了存放饲料的仓库,李复兴照例进去转了一圈。

这里的条件比宁家村要好,但空气不流通。

他指着墙上的小窗户,对村长说道:

“村长,您看,这窗户太小,位置也不对,风进不来也出不去。饲料在这种闷罐似的环境里放久了,就算不受潮,也容易捂出怪味,影响品质。”

“我建议您在仓库两头各开一个大点的窗户,让空气对流起来,这样就保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