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卖黄菊,你讲秋天的怀念? 第165章:万众瞩目,十五和十六的决胜局!

片刻之后,第三场文艺比拼正式开始。

所有人看向中央大屏幕,等待着第一轮题目的出现。

这一轮的题目,是家。

看到家这个字,不少观众的心情都有些复杂。

就连场上的两名选手,表情都不免有些凝重。

关于家的文学作品,到底有哪些,两人需要好好回忆回忆。

规定时间一秒接一秒的过去,两名选手心里都有了保守的答案。

但是都没有着急说出来,就等着对方抢先回答。

这不仅是自己在比拼总结出的经验,也是观看其他选手比拼总结出的经验。

率先回答问题的选手,往往会有些被动。

除非他的答案非常精彩,能够稳定的获得三绿一红。

不然等对手说出更惊艳的答案,难免会被裁判组的老教授们放在一起比较。

通常稍差一点的答案,会得到两绿两红。

十五号和十六号静静的站在台上,目光时不时看向中央大屏幕,看着时间逐渐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就看谁先沉不住气回答。

看直播的观众朋友们,也理解了场上选手的想法。

已经不再担心,他们是想不出答案才不回答。

而是心里非常清楚,是在等对手的回答。

时间还剩最后两秒钟,十六号选手按耐不住了。

眼看时间即将归零了,十五号选手也没点动静。

为了保险起见,他选择了第一个回答。

十六号选手说道:“每次离家时,总被门槛绊了一下,心也仿佛被什么牵住,不由得踉跄回望。

家中的日子,如檐上滴落的雨点,滴滴答答,轻快又寻常。

母亲在厨房里煮粥,米粒翻滚出柔和的气息。

白雾氤氲着从锅盖边缘渗出,恰似一层层糯米纸似的薄纱,包裹住了整间屋子。

父亲总在黄昏后修理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门轴旧了,他便耐心地蹲在那里。

用肩膀抵住门框,一下下细细地削着,木屑悄然飘落,像时间无声的碎屑。

桌子上早已脱漆,桌面纵横着细密的纹路,恰似一道交织的网,网住了时光里的印记。

那旧搪瓷盆边沿磕碰出小小缺口,裂缝里竟还塞着妹妹的蜡笔头。

仿佛藏起了她稚嫩画作里某段未竟的梦,灶台边油渍点点。

经年累月竟也晕染成一片片深深浅浅的褐色斑痕,像是岁月随手落下的印章。

人总在奔波中追逐着远方,把家安放于身后。

然而,无论走多远,心却总是被家牵引着,如倦鸟归林。

家并不似宏大的庙堂,也不若华美的宫殿,它只是我们生命之初与最终都需折返的驿站。

如一间简朴的茅屋,却密密缝满了我们最初的啼哭与最终的呢喃。

那里面缝着的,是岁月经纬纵横中,你我最细碎的暖。

原来所有离去的跋涉,最终只为回到那个门槛,拾起散落一地的时光。”

听完十六号选手的讲述,十五号选手赞叹的点了点头。

看向大屏幕上,仅剩一秒的时间。

也来不及考虑其他的,直接说出了自己早已想好的答案。

十五号:“离家时总忍不住回头,门缝里透出一线暖黄的光,仿佛家伸出的一根手指,轻轻勾了勾我的衣角。

家里琐碎的光阴,都落在厨房碗碟碰撞的清响里。

黄昏的灯晕下,母亲在灶台前忙碌,锅铲在油锅里翻动,滋滋地炸开一片烟火气的喧腾。

水龙头哗哗倾泻,淹没了青菜落入水盆的扑通声。

碗碟在橱柜里轻轻磕碰,叮叮当当,清脆如小调。

这些声音撞在四壁上,又落回地面,揉进空气里,漾成一片安稳的暖流。

旧饭桌早已褪色,桌面横斜着几道深深的刻痕,像时光粗砺的手掌抚过的印记。

橱柜门上的漆皮卷了边,微微翘起,如同翻开岁月书卷的一角。

而墙角那盏旧灯,昏黄的光晕是那么温驯,它无声地摊开在每一件旧物上。

斑驳的桌沿,磨亮的门把,甚至墙上那几道不知年月的浅淡划痕。

都被它温柔地裹住,如同裹住一段无声的旧梦。

我们在喧闹的尘世里奔突,家却始终守在身后,是归途上那盏不灭的引航灯。

它并非什么雕梁画栋,不过是几堵旧墙撑起的一隅天地。

却妥帖地安放着我们生命中,最柔软的初啼与叹息。

如同一把小小的钥匙,静静躺在岁月深处,只等我们伸出手去,便能再次拧开那扇温热的门。”

两名选手对于第一轮的题目家,全部进行了作答。

直播间上百万的观众,仔细品味着两名选手的文章。

实在是说不出哪个好哪个差,水平相差的不多。

这两篇文章都很优秀,听起来也很有感触。

第一轮比拼,怕是很难拉开差距。

“虽然我心里更加支持十五号选手,但不得不承认十六号的实力很强,每次都给足了压力,他们两人之间的比拼,让我想起了第一组。”

“从客观的角度来评价,这一轮应该是平局了,不过这是从我的角度上来说,并不代表老教授们的观点,或许他们能看出来两篇文章的好坏。”

“每次的回答时间都这么极限,十六号选手还好,十五号选手真的太惊险了,还剩零点几秒才回答,不过幸好在结束之前作答了。”

“两人回答的文章,不管是从内容的相似度还是结构上,都是非常相似的,我如果没猜错的话,两名选手的分数绝对会持平。”

“看了这么多期节目,我感觉我也能算半个裁判了,每次预估的结果都大差不差,我说个分数裁判组直接按吧,三个绿灯一个红灯亮!”

“……”

观众们一致认为,这一轮两名选手的分数大概率会持平。

轮到老教授们的打分环节,的确给两人依次按下了三绿一红。

第一轮的分数再次持平,这意味着接下来的两轮一场比一场重要。

如果下一轮的分数还是持平,那么第三轮将会成为决胜局。

随着比拼的进行,两人的心情愈发的紧张。

第二轮比拼的题目,出现在大屏幕上。

这轮的题目,是关心。

因为上一轮的题目是家,所以人们看到这个题目的瞬间。

联想到的,就是来自家人的关心。

包括站在场上的两名选手,心里也是这样的想法。

在回忆相关的文学作品时,也是下意识朝着亲人的方向去考虑。

跟家人有关的作品,大多都符合关心这个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