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卖黄菊,你讲秋天的怀念? 第159章:回答兰亭集序,轻松取得满分!

《滕王阁序》的确是他的第一选择,可惜被三号选手抢先一步。

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不能回答其他作品。

九号选手静下心来,回想起陈越早期的一场直播。

陈越在直播间,用毛笔写下一篇文章。

虽然这篇文章的知名度,远没有《滕王阁序》出名。

那场直播的热度也不高,被粉丝们剪辑发到网上,迎来了一小段时间的爆火。

不过好景不长,很快被接下来出现的《滕王阁序》压了下去。

但不可否认的是,陈越在那场直播写下的《兰亭集序》,同样是一篇能惊艳全场的文章。

九号已经记不清楚,到底看了多少次直播录屏。

《兰亭集序》的所有内容,被他烂熟于心。

在几百万人的注视下,九号不慌不忙的说道: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很多对陈越了解不深的观众,完全没听说过《兰亭集序》

听到九号的回答,不少人脸上都是一副震惊的表情。

他们本来还以为,九号选手大概率会回答《秋天的怀念》或者《背影》这种文章。

没成想九号选手的回答,完全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不明情况的观众们,忍不住在弹幕上赞叹九号选手。

“不愧是我看中的九号啊,果然是有点东西的,这个回答听起来就非常非常非常的不错,虽然我不懂这其中的意思,但我一听就很有文采。”

“这篇文章是谁的,为什么我一点印象都没有,有没有知道的网友解答一下,总不能是九号选手的原创吧,那也太可怕了吧。”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别的就不多说了,光这两句拿个满分绝对一点问题都没有,你们看老教授们的表情,除了赞赏就是赞赏。”

“三号选手回答《滕王阁序》,一点都没影响到九号选手,这一轮的比拼简直是强强对决,两人的回答都是个顶个的精彩。”

“……”

现场的众多参赛选手,在听到第一句的时候。

视线就控制不住的落在陈越身上,每个人心里都十分清楚。

九号在这一轮的回答,是陈越的《兰亭集序》

站在台上的三号选手,同样明白这一点。

不过也没有特别惊讶,他能靠着《滕王阁序》获得这轮的满分。

九号选手同样能靠着《兰亭集序》,获得这一轮的满分。

在题目出现的那一刻,两人在这一轮就注定还会打打平。

直播间里也有许多了解陈越的观众,不少人看过他带货书法用品的直播录屏。

甚至还有一部分观众,看过当时那场直播购买了一套书法用品。

看到很多不明情况的网友,在弹幕上询问《兰亭集序》的来历。

陈越的粉丝们,立刻在弹幕上解释着。

“兄弟姐妹们看过来,九号选手回答的文章名叫《兰亭集序》,是陈神之前在一场直播里的创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一搜。”

“没看过那场直播的,千万不要去错过,《兰亭集序》并不是那场直播的重中之重,陈神在那场直播写的毛笔字,才是最牛的。”

“三号回答了陈神的《滕王阁序》,得到了裁判组的满分,九号选手再用一篇《兰亭集序》,得到裁判组的满分,真是有来有回呀。”

“陈神的作品在这档节目上,简直就是必得满分的答案,不论是古诗还是文章,都是能惊艳所有人的文学作品,这才叫真实力。”

“……”

看到粉丝们的解释,那些不明情况的网友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九号选手,能回答出这么精彩的文章。

原来这篇《兰亭集序》,也是陈神的原创。

九号选手继续说道:“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听完九号选手的回答,裁判组的四名老教授。

毫不犹豫的按下身前的按钮,再次打出了满分。

第二轮文艺比拼,两人再次打成平局。

接下来的第三局,才是至关重要。

前两轮文艺比拼,两名选手的得分都是七分。

下一轮的比拼结果,意味着谁能率先获得第一大分。

不过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也有很大的概率进入第四轮加时赛。

第三轮比拼的题目,出现在中央大屏幕上。

这轮的题目是蝉鸣,正好对应了现在的季节。

不出两秒钟,九号和三号选手就想到了相关的文学作品。

三号选手直接说道:“时值盛夏,午后的阳光灼热。

我坐在树荫下,躲避着那无处不在的滚烫。

四周静谧,空气凝固,只余下一种声音排山倒海而来——那是蝉鸣。

蝉鸣的声浪时起时伏,时高时低,一阵急似一阵,一阵又密过一阵。

初闻时,似钝锯来回拉扯枯木,发出粗粝刺耳的声响。

再细听,又仿佛千万条金线自空中抛落,纷纷扬扬,织就一片迷离的声幕,铺天盖地。

这声音像是夏天自身的心跳,执拗地、不顾一切地搏动着,将所有的时光都灌满了这炽热喧腾的生命。

我默然谛听这无休止的鸣唱,听它如奔流不息的溪水,裹挟着无数个相似的白昼,朝向远方奔涌而去。

此声浪并非只缠绕于耳际,竟也像刻刀般划过了我的皮肤,在心上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记。

我恍然惊觉,原来蝉鸣即是夏日的秒针,是生命燃烧自己时发出的光与热。

它们用尽气力,只为在这短暂的一季里,为世界留下自己不屈的声音。

这声音,是它们以生命为墨,在时光的宣纸上奋力写下的、最浓重的一笔。

每一声蝉鸣,原来都是它们以生命刻写下的时光刻度。

那声音的灼热,正是它们用尽此生,为世界印下的滚烫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