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从拯救失踪少女开始 第134章 小路小张

路青怜的学习经验很简单。

她静静地站在讲台上,原本台下掌声不断,可随着少女伸出三根纤细的手指,便立即安静下来。众人在无声中好奇地打量着她,摆出洗耳恭听的态度。

“第一,专心听讲。”

路青怜清冽的嗓音不算很大,却传遍教室每一个角落。

“第二,完成作业。”

手指被收回去了两根,依旧是从中指到小指的顺序。

“第三,记好笔记。”

然后就没了。

按说该多讲两句,在新老师面前树立一个好的印象,可路青怜要是这样就不是路青怜了,台下的同学尚未明白发生了什么,她便轻轻一甩长发,回到座位上,动作很潇洒。

这时掌声才慢半拍地响起。

张述桐看了看徐老师的脸,发现她也不恼,反而挤出一个微笑。

路青怜对中老年妇女有特攻。

张述桐得出如是结论。

话说回来,新老师对他们的称呼也变了,老宋从前都是喊青怜、述桐的,也许是徐老师年纪大,她习惯喊小路、小张。

所以小路下来就该轮到小张头疼了。

其实他挺能理解路青怜的,所谓分享经验,大多数时候就是走形式,哪有什么秘籍,老师教了四年都没做到,指望一句话让人开窍?

而且路青怜把场面话都讲了,完全没考虑到接下来的人要说什么。

张述桐扫视台下的同学,身为曾经的年级第二威严尚存,他也习惯性伸出三根手指,发现有模仿路青怜的嫌疑,又收了回去。

“我就想分享一点,注重劳逸结合。”

他一本正经地说完,随后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下淡定下台。

果然徐老师眉头一皱。

但这就是张述桐的目的,印象最好差点,省得被人天天叫到台上分享这分享那,好麻烦。

经验分享环节到此结束。

徐老师不愧是资深老教师,又成立了新的学习小组,以四人为单位,他们这组路青怜是组长。

张述桐才发现他们班虽然是按成绩为顺序,但座次很有学问,一排成绩好的,一排成绩差的,参差交错,很像插秧。

怪不得他在第三排,前桌后桌都是需要他们这一排“补习”的对象。

徐老师又交代了几句,让他们继续晨读。

她刚出教室门,周围先是一静,又瞬间热闹起来。

“我就说吧,灭绝师太,以后有得受了。”

“我晕,什么时代了,现在谁取外号叫灭绝师太,哥们你落后了。”

张述桐听着这些讨论,一时说不清“我晕”和“灭绝师太”到底谁更落后。

他本想问问路青怜四年前那件事问的怎么样了,可眼下实在不适合讨论。

新成立的学习小组效果不能说不好,张述桐前面正好也是一男一女,等班主任一走,前座的男生便拿出试卷转过身,女生同样如此,当然,一个是奔着路青怜去的,一个是奔着张述桐来的。

“路同学,想请教你一下这次月考后面这道大题……”

“张述桐,我以前二班的,我和冯若萍还是朋友呢,平时多麻烦你喽……”

“你可以去问张述桐同学。”

“你还是麻烦路青怜同学吧。”

两人同时开口。

一时间有些冷场。

再看别的小组,无不讨论得热火朝天,说是交流学习,其实大家都是借着学习的名义认识一番,换班带来的新鲜感还要好一段时间才会消磨。

“额……”一男一女都碰了壁,对视一眼,悻悻转过身子。

“你是组长。”张述桐小声提醒。

“你是年级第二。”路青怜面不改色。

“我这个年级第二有点水分。”

“我不否认。”

等等,你不应该反驳一下吗?

“你已经一个星期没有写过作业了。”路青怜随口说。

“好像还真是……”这确实有点恐怖了,张述桐说,“那你还让他问我干什么,我真不一定能看懂。”

“请教问题和搭话的区别,我还是能分清的。”

原来是防搭讪。

“你为什么不直接歪歪头问他,某某某同学,你是不是喜欢我?”张述桐不由调侃,从前他就被这种问法噎了好几次。

“就比如现在,就是在搭话。”路青怜平静地说完,接着不解道,“张述桐同学,所以你是喜欢我吗?”

张述桐又被噎了一下。

“你脚怎么样了?”

“还好。”

“你的袜子和鞋都在我家。”

“你想说什么?”

“我妈洗了,我明天给你捎过来?”

“你最好不要这么热心。”这样说着,她脸色一冷,“我会自己去拿。”

两人的对话告一段落。

很快迎来了第一节课。

数学。

数学老师上来就讲大题,张述桐听得不算吃力,但也不算轻松。

听课的同时,他偶尔会观察一下路青怜。

用一句话总结这位新同桌,就是很安静,像不存在似的。

他和顾秋绵坐同桌的时间,满打满算不超过四天。

张述桐刚习惯了她身上的那股淡淡的香味,就消失了。

现在坐在窗边的是自己,他这几天有些懒散,零食吃多了,会觉得嘴巴很空。可旁边这位的书包里没有零食。

他有点理解顾秋绵为什么喜欢画鬼脸,这么大一面玻璃摆在这里,不对它动手动脚会有点难受。

他有时也看看窗外,校门口有片水泥地,水泥地上画着几个车位,从前在这里能看到一辆红色的福克斯。

张述桐甩甩头,把心思拉回学习上。

好在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他听懂了老师讲的题,又继续听了一会,感觉更多在强调容易犯错的点,于是拿出课本复习之前的内容。

虽然他脑子还算好用,但想一口气消化初中四年的知识还是需要费点功夫。

何况课本上的东西比较基础,很容易出现看懂了但就是不会的情况,他每复习一段就找出五三看看对应的题目,过关斩将般拿下了几道,终究是卡了壳。

于是,趁数学老师让大家自由讨论的功夫,张述桐向小组长求助:

“这个怎么做?”

路青怜抬起眸子,似乎很不满有人打扰她,但还是拿起笔,在习题册上画了条线:

“这是辅助线。”

“懂了,谢谢。”

张述桐继续和数学战斗。

数学和泥人的棘手程度不相上下,他发现代数题还好,可几何经常会出现脑子慢一拍的情况:

“这道呢?”

“这样。”

“那这个呢?”

“自己去看答案。”

“这一道是不是还有其他解法?”

“不要转笔。”

“抱歉。”

他抓紧时间,但也只是问了三四道题,没办法,很多题运算量很大,他又没有“有了解题思路不做也罢”的自信,现在就连各种运算也等同于“复健”。

脑海中的记忆渐渐复苏,张述桐思路越来越清晰,像他这种学生,只要不捣乱老师不会主动去管,所以一节课的时间,除了前三分之一在听讲,剩下的时间都在自己琢磨,听路青怜讲题的时间比老师还多。

新班主任不愧是资深老教师。

这个学习小组还真有点用。

很快下课铃打响,喧哗声灌进耳朵,张述桐却没有动,他在座位上处理完最后一道题,吐出口气。

他对怎么复习还是有思路的,现在没必要做错题本,因为所有东西都太生,等熟点再说。

放下笔一看,路青怜也在做题。

她做的居然还是历年的真题。

不是数学,而是英语。

一节课就是一张。

怪不得她整节课都没有抬头,晨读时说的学习经验都是假的,张述桐既没发现她专心听讲,也没发现她记笔记,就连作业也要打个问号。

路青怜很快写完最后一行字母,她找出答案,从笔袋里勾出一根红笔,自己批改起来。

笔袋和中性笔都有些旧了,估计是只换笔芯不换笔的类型,她手指的皮肤也不算细嫩,有几道被冻裂的口子,张述桐下意识回想了一下路青怜的中考成绩,发现没什么印象。

路青怜边批改边问:

“什么事?”

“英语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

她笔尖一顿,瞥了张述桐一眼,婉拒道:

“谢谢。”

潜台词是,你太水了。

张述桐也没法解释自己水的是其他科目,其实英语的专业水平可能比老宋还高点。

但不需要就不需要吧,迎来了第一个课间,张述桐准备去外面逛逛,谁知新班主任又进了班,说是选班干部。

班主任不搞民主,直接开始点人。

班长是从前二班的班长,学习委员是路青怜。

只有轮到不怎么重要的职位,像什么体育委员生活委员劳动委员,她对班里的人不熟,才让大家毛遂自荐,谁想当谁上台演讲,做一个简单的投票。

张述桐趁着班里乱哄哄的功夫,问路青怜:

“有没有空?”

“又有什么事?”她叹了口气,“麻烦直说。”

“那件事你问的怎么样了,四年前的?”

“四年前也下了一场雪。”路青怜垂下视线看向课本,一副好学生的样子,口中却是说着毫不相符的话。

雪……

张述桐想起自己还真听老宋说过这件事。

冷血线回溯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去派出所的路上,他看着窗外的雪景自言自语,老宋却随口说这才哪到哪,四年前的雪比现在还要大。

但张述桐当时还没有转来岛上,对这场雪没什么记忆。

他差不多听懂了路青怜的意思,是说四年前的那场雪,将庙祝用来获取消息的“蛇”冻僵了,所以不像这一次的星期三、及时发现了泥人的出现。

这么说,四年前的那个泥人,从出没到消失,这一切才是真的处于无声无息之中,连庙祝都没有察觉到。

不过四年前路青怜才上小学五年级,就算真的发现了,张述桐也想不到该怎么解决。

“你奶奶的态度呢?”

“她的注意力的确被分散了一点。”

张述桐静待后文,却发现路青怜已经把课本掀过一页,她居然真的在背单词。

“我也有一个问题。”她过了半晌才问,“你怎么确定那个东西真的消失了?”

“记不记得我跟你说的那本笔记,宋老师这些年一直在岛上开着车找,中间的那几年没有任何收获,应该是消失了,昨天我跟他通过电话,想再问一些细节,但他自己都不记得了,说我还不如去翻笔记。”

路青怜终于放下课本:

“所以你其实不确定?”

“当时时间太紧,没仔细看笔记里的内容。”

“那本笔记还在宿舍?”

“嗯。”

“钥匙呢?”

“你想过去?”

路青怜没有否认:

“它怎么出现的不重要,但怎么消失的很重要。”

“你奶奶也没有头绪?”

“有些东西只存在于口耳相传。”

张述桐明白了。

现在的问题有两个。

泥人是怎么出现的,

以及四年前的那次,它又是怎么被“解决”的。

这个问题似乎没人能解答。

老宋作为当事人,本就云里雾里,而他本人现在还在岛外住院。

庙祝有这个能力,可那场大雪,导致她们根本没能发现那个泥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两人都刻意不去提及的问题。

那个假路青怜到底是谁,又是怎么出现的?

这件事也许对路青怜很重要,所以她想弄明白泥人出没的规律。

而对张述桐而言,起码能做出一个简单的判断——

顾秋绵被救下来了,却不代表事情真的解决,假设杀死她的目的是阻止小岛的开发,而青蛇庙又和泥人没有关联,那么想阻止这件事的人是谁?

目标也有两个。

长一点的目标,是找到这一个星期自己错过了什么,首先可以确认的,野狗线自己在岛外待了一周,这期间没能和路青怜见面,虽然现在见了面、还成了同桌,但尽管如此,并没有实质性推动哪件事情。

短一点的目标,就是老宋宿舍里的笔记了,逐字逐句地检查一下,也许能发现别的线索。

当然现在也没有办法,只能等到放学。

“中午还是下午?”路青怜问。

“看情况好了,中午估计没那个时间,这个班主任现在就急着安排班干部,说明午休还有其他安排,至于晚上,”他叹口气,“我现在是戴罪之身,我妈不让我乱跑。”

“好。”路青怜点点头。

“中午一起翘课?”张述桐提议。

路青怜正要开口,班主任却突然咳嗽一下:

“有些同学交头接耳不要以为我没看到。”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