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卖我去挖矿?问问我的猎枪 第108章 这小子不简单

();

第一百零八章 这小子不简单

“我叫马卓,家是毛树根公社的。”

马卓老老实实回答。

“毛树根公社?”

陆卫国想了想,“离这儿可不近啊。

你这是进城办事?”

“嗯,卖点山货,买点东西。”

“那你咋回去?坐班车吗?”

陆卫国瞅了瞅天色,“现在这个点,怕是没班车回你们公社了吧?”

他瞅着马卓手里还拎着东西,又刚帮了自个儿这么大的忙,心里过意不去,便主动说道:“正好我也有点事要往乡下走一趟,虽然不完全顺路,但也差不离。”

“你要是不嫌弃,上车吧,我送你一程,把你捎回公社去。”

马卓瞅着陆卫国那不容拒绝的样儿,心里明白,再推三阻四就忒不像话了。

再说,白坐一回小轿车,还是这位大恩人的车,他心里头其实也痒痒的。

“那……那就麻烦陆叔了。”

马卓也不再抻着,痛快地点了点头。

陆卫国见他答应,脸上那紧绷的线条才松快了些,爽快地拉开了副驾驶的车门:“上来!”

车门“砰”一声关上,外头县城的吵吵嚷嚷一下子就被隔远了。

车里头真宽敞,座儿是软的,还套着干净的布套子,有股子说不清是香皂还是啥的干净味儿。

跟外头那些跑土路的马车、拖拉机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陆卫国也上了车,坐在驾驶位上,手一拧钥匙,车子就“嗡”的一声发动了。

那动静低沉又有劲儿,跟村里拖拉机那“突突突”震得人耳朵疼的响声,完全两码事。

车子稳稳当当开动,汇进了县城不算挤的马路牙子上,朝着城外头去了。

刚开始,车里头有点闷。

马卓毕竟是乡下小子,坐这种官车,浑身多少有点不自在,腰杆挺得笔直。

陆卫国好像也还惦记着刚才在商场那档子不顺心的事儿,眉头微微拧着。

还是陆卫国先开腔,打破了这闷劲儿:“小马啊,刚才在百货大楼,真是谢谢你了。”

“今天要不是你小子,我这张老脸可就丢那儿了。”

他说这话,脸上带点自嘲的笑意。

“陆叔,瞧您说的。”

“那娘们儿也太不讲理了,谁碰上都得冒火。”

马卓赶紧应着,嗓门尽量放平稳,“再说,那表确实是您不小心碰掉的,多大点事儿,她那得理不饶人的熊样,太过分了!”

“唉,”陆卫国叹了口气,手把着方向盘,“说到底还是我自个儿毛手毛脚。”

“不过啊,现在有些地方这风气,是有点……啧,让人看不懂喽。”

他像是有感而发。

马卓心里一动,接话道:“现在这日子看着一天比一天好,人心也跟着活泛起来,啥样人都有了,好的孬的都往外蹦。”

他这话没指名道姓,却也实在。

陆卫国侧过头,似乎对这半大小子能说出这话有点讶异,不由得多看了他两眼:“哦?你小子也这么想?”

“嗯,”

马卓点点头,“就说我们村吧,地还是那点地,活儿还是那些活儿,可大伙儿的心思都不光搁在地里头了。”

“琢磨着倒腾点啥,或者出去闯码头的,人越来越多了。”

“这是好事嘛!”

车子已经出了县城,跑在了颠簸的土路上,车后头扬起一阵黄土,“国家放开了,就是要让大伙儿脑子活起来,想法子把日子往好了过。”

“光靠挣那点死工分,啥时候能发家致富?”

“叔说得在理。”

马卓应着,“可道儿多了,走邪道的人也就多了。”

“像刚才那售货员,瞅人老实就想坑一笔,瞅着像有钱的,那脸变得比翻书还快。”

“这种事儿,往后怕是少不了。”

陆卫国没立马接话,像是在琢磨马卓的话。

车轮子压过一个坑,颠了一下。

过了一会儿,他才慢慢说:“发展是好事,可水大了,泥沙也多,乱七八糟的事儿肯定少不了。”

“这就得靠人把眼睛擦亮点,也得有规矩管着。”

他话锋一转,又落回马卓身上:“听你说话这意思,不像是个光会傻干活的。挺有脑子。”

“往后有啥打算没有?”

马卓心里飞快地转着念头,这话得好好回。

不能吹得没边,也不能太怂。

“也没啥太大的念想,”

他憨厚地笑了笑,露出两排白牙,“先把家里那破屋拾掇拾掇,让娘和妹妹住得踏实点。再就是,琢磨着学点啥本事。”

“光种地,心里不踏实。看看能不能学个手艺,或者捣鼓点小买卖啥的,让家里日子松快些。”

这话实在,都是眼门前的事,但也透着股不甘心窝在穷山沟里的劲头。

陆卫国听了,赞许地点点头:“嗯,”

“想得很实在。修房顾家,这是根本。学本事找出路,这是正道。

年轻人嘛,就该有这股子闯劲儿!”

他又问:“那你瞅着,现在乡下搞点啥能有奔头?”

这问题,就有点考校的意思了。

马卓心里跟明 镜似的,陆卫国这种人,看事儿深着呢,绝不是随口瞎唠。

他假装琢磨了一下,才谨慎地开口:“乡下嘛,靠山吃山。咱这儿山多,那些山货,要是能拾掇利索了运到城里,估摸着能换俩钱。”

“再就是手艺活儿吧,像木匠、瓦匠、铁匠,往后盖新房、打家具的肯定多,少不了这些人。”

“还有,养点啥?鸡鸭猪羊的,伺候好了也能来钱。”

他说的都是眼下庄稼人能想到的路子,不算稀奇,但一条条说得还挺清楚。

陆卫国听着,不时点点头。

车子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颠得厉害,但他把方向盘把得稳稳的。

“你看事儿还挺周全。”

陆卫国评价道,“路子是对的。靠山吃山,要因地制宜。”

“学手艺,饿不着。搞养殖,也能挣钱。关键啊,得肯干,还得会动脑筋。”

俩人你一句我一句,从地里刨食聊到国家大事,从家长里短聊到往后的日子。

马卓虽然藏着不少事儿,尽量说些符合自个儿身份的话,但他那两辈子攒下的见识,对大方向的模糊感觉,还是不知不觉露了点出来。

他说话不怯场,有问有答,偶尔还能冒出点让陆卫国都有些惊讶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