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主任反复确认了两遍,冯朝旭生的是儿子,脸上的笑容逐渐灿烂。
喜不胜收的汪主任,左顾右盼,恨不得立刻把这好消息,告知全世界。是儿子,汪家后继有人了。
崔娴与汪主任对视上,也说了几句吉利话。产房里的人还没出来,梅姐先行回去,准备小孩子的用品。
大人生产完了,也需要补充一点东西。小米粥、鸡蛋,对于普通人家也是挺奢侈的东西了。汪家条件好一些,还准备了不少营养品。
等冯朝旭从产房出来,汪主任赶紧拿着准备好的红鸡蛋和糖,发给了医生和护士们。嘴里很虔诚的,跟他们道谢。
转头就对着还很虚弱的冯朝旭说:“你是汪家的大功臣,好好修养。”
俩人四目相对,其中夹杂着什么意思,就只有当事人知道。
平安生产,鬼门关走一遭,冯朝旭的心境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那半个多小时里,她的脑袋里想了很多事情。
甚至在最疼痛的时候,还以为要挺不过来呢。
崔娴肯定是她的福星,进产房的时候她说的那一番话,给了冯朝旭特别大的能量。
越过汪主任的肩头,看到站在那的崔娴,冯朝旭的眼神中带着感激。
今日,若是生产有困难,崔娴一定会保住她这个大人的。设想其他任何人,都给不了冯朝旭这样踏实和安全的感觉。
崔娴给她一个安抚的眼神,随后跟着一起进入到病房中。
汪主任早就已经从护士手中,把孩子接了过来。看着被子里正在酣睡的小孩子,满脸都是宠爱。
梅姐忙前忙后,虽然不喜欢冯朝旭这个人,但她的确是给汪家生了一个儿子。这动作,也多了几分殷勤。
崔娴看着汪家给小孩子准备的东西,心里也在计划,给自己孩子准备东西的标准。
躺在床上的人,还有些虚弱。崔娴给冯朝旭塞了5元钱的红包,算是娘家爱人的祝福。
本来眼皮子都耷拉下来,想要睡觉的冯朝旭,在听到崔娴给了5元钱的时候,顿时就来了精神。直接把钱塞到枕头下面,不让任何人有机会能拿到。
冯朝旭的难关已经过去了,接下来喂养孩子等事宜,梅姐都会安排好的。崔娴在这里,也没有什么能帮助的。
临行的时候,汪主任让崔娴有时间就来看看冯朝旭。
携手几十年的婆姨死了,都没见汪主任这么上心,到冯朝旭这里她的一点情绪波动,竟然都关注到。
从医院出来,崔娴骑着车直奔作坊。正赶上郭大雄来给自己送信,是孙英寄的。
郭大雄进来,讨了一杯水喝,拉了几句话就离开了。其实他有一肚子的话,想跟崔娴说。但却不知道要从何说起,索性也就作罢了。
自从章淑英当上小组长之后,安置点的确是旧貌换新颜了。
知青之间,也少了剑拔弩张的氛围。除了饶茵曼,动辄就想搞点小事情之外,其余人都算是安分。心思多是放在生产上,可郭大雄还是觉得,没有多少干劲儿。
最近见崔娴这里,一直在烧窑。每次眺望的时候,都很羡慕崔娴这种对生活有计划,对未来有盼头的态度。
崔娴看出来郭大雄的欲言又止,但安置点的事情,她不想插手。
知青们自己不想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现在的生活,别人再怎么帮助也无济于事。
送走人之后,崔娴拿出来孙英的信。知道自己很惦记老太太的情况,开篇就交代老太太的身体很好,情绪也很饱满。
那四个徒弟和孙英,有时间就会去找老太太。有了轮椅,推着老太太出门也方便多了。
春天来了,柳树的嫩芽都抽出来了。带着老太太在公园闲逛,景色宜人,心情好,老太太也能多吃几口饭。
有关老太太的内容,崔娴反复看了两遍。知道奶奶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就行。
上次回档还是很奏效的,等自己下次回去,再给老太太回个档。这样她的身体状态,就一直能保持最佳。
接着继续往下看,孙英说林哥和顾秀英的婚期定在五一了。那俩人当然特别希望,崔娴这个牵线搭桥出了大力气的朋友回去,但知道她情况特殊也不勉强。
五一,崔娴的确是回不去。不过这心意,还是要表示一下。崔娴回信,让孙英帮自己垫上5元的礼钱,自己汇款给她。
刚把信黏贴好,就听到作坊外面有人叫门。听着动静,不像是生产队的熟人。
出来一看,是大队部的人。老支书请她,到大队部开小会。途中崔娴询问,得知就她自己被邀请,不知道是有什么事儿。
到了大队部,果不其然办公室只有三个人。老支书和大队长一脸严肃,抽了不少闷烟。
见崔娴来看,俩人把烟给灭了,长叹了一口气。
大队长直肠子,见到崔娴来了,开门见山,说这次比赛宣传队丢脸了,而且还是丢大脸了。
全公社最差,被其他大队嘲笑惨了。大队长得知评比结果的时候,脸上臊得慌都不想在公社逗留。
回来一路,老支书也是郁闷的很,后来俩人商议,决定推倒重来,要重建宣传队。
想法多,行动、号召能力强的,也就只有崔娴。所以,想把重建的任务交到崔娴的手中。
这话,是老支书说的,崔娴即便是心里头不想接这烫手山芋,可也不能直接拒绝。
只言明,自己现在烧砖任务繁重,分身乏术。但既然领导们开口了,这是对她的信任,也是对她能力的认可,当然要出一份力气。
崔娴坦言,组建完成之后,她就会放手。老支书和大队长相视一眼,随后表示同意。
领导答应她的要求,崔娴也就接受了这个任务,试一试。
听到崔娴答应下来之后,俩人都明显松了一口气。重建之后,哪怕不能夺得第一,肯定也不会再是最后一名。
他们大队,可从未这么丢脸过。
敲定负责人之后,大队部最快速度召开了青年人大会。与会的几百号青年,乌泱泱的占据了整个大队的礼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