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天天死谏,李二人麻了 第十七章 黄口小儿,胡言乱语

();

听到这话,房玄龄,杜如晦互视一眼,皆是沉默。

这件事情他俩很早之前就商讨过。

只不过,他们觉得还是别提比较好。

且不提那些豪绅富贾了。

就说朝廷中的那些公侯将相吧。

哪个不行商?

哪个不逐利?

特别是长孙家族,如今凭皇后之贵,那权势属实没得说啊!

要是重商税,他家第一个就得遭殃。

“混账!”

长孙无忌,此刻勃然大怒。

“昔日,法圣韩非子曾言,圣人不二仁也!”

“商贾豪绅也好,贩夫走卒也罢,应该要好好同施仁政,以显陛下仁德。”

此话一出,赵明噗嗤一声笑了。

这话说的,骗三岁小孩还差不多!

“混账小儿,你笑什么!”

“我笑你枉为文臣之首,我笑你又竟傻如同痴儿!”

“长孙无忌,你摸着自己的胸口说,你自己说这话你信吗?”

“圣人不二仁?那是这么理解的吗?你分明是在这断章取义啊!”

“还有你说陛下要同施仁政,方可显现仁德?那好啊,我有个问题要问你!”

“你问!”

长孙无忌,眯着眼睛大声道。

“陛下对待军中士卒如何?”

“还用多说,陛下对待尊重士卒,如手足兄弟一般,事无巨细,皆为亲躬!”

“请问天下士卒有谁不敢啊?陛下之仁德!”

“哦?那你的意思就是说陛下对士卒很好了?”

“那是自然!”

“既然你说陛下对士卒很好,那干脆让陛下把你这公爵的俸禄,降到和军中士卒一样,如何?”

“你…”

长孙无忌顿时被气得说不出话了,手臂微颤指着赵明,心中别提是有多气怒了。

“你这是在强词夺理?本大人岂和那群士卒一样?”

“怎么不一样?你是人他也是人!而且你自己也说了,陛下对待士卒很好,那么如今陛下对待你也这般好,难道有错吗?”

“我…”

任由长孙无忌,再如何巧舌如簧。

此刻却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敢说李世民对士族不好嘛?

他敢说自己和那群**民是不一样吗?

肯定不行啊!

“别我我我了,双标虚伪的家伙,看着你就讨厌一边去吧!”

“我让陛下加重那群富商豪绅的税,你不替陛下想法子怎么收税?反而第一个跳出来阻止砸,是不是那个税第一个就收到你头上去了?”

“啧啧啧,人家都说自古爱权必揽财,长孙大人是文臣之首,更是陛下的姐夫!”

“您借着这两个身份,应该没少行商揽财吧?要不然你急着跳出来干嘛呀!”

此时长孙无忌,被气得又急又怒,脸色都变成了酱红色。

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终有一日会被一个黄口小儿怼得说不出话来!

旁边的李世民听到赵明这么说,忍不住蹙起了眉头。

长孙家族是除去李氏家族之外,如今权势最高的家族,要说没有一点龌龊之事,打死他都不相信。

如今,赵明谏言,长孙无忌,反应如此巨大。

看来,长孙家,真比自己原先想象的要脏很多啊!

“长孙无忌,退一边去!”

“没有朕的许诺,不准开口!”

“是!”

见状,长孙无忌不敢反驳,只是恭敬地点了点头。

“赵明!”

“臣在!”

“你刚才所言,确实是有几分道理…”

“不过,这个税应该怎么收呢!”

“陛下…这事简单啊!”

听到这,赵渊瞬时笑了。

“陛下,可即刻成立一个部门,名为工商部!”

“这工商部,可查税查账!”

“根据商人所售卖的货物不同,我们制定不同的收税!”

“比如说卖米商人,收米卖米多为薄利!即便量大,赚得也不如售卖金银珠宝这多!”

“对于这些人嘛!我们可以优待,不过这里的优待倒不是说对税收上有所减免!”

“而且有所补贴!”

“不过为了能够使税收好统计,我们需要先收后退!”

“而收税的标准嘛,就以商户的平均收入为限!”

“这平均收入,怕是不好统计啊!”

听到这里,房玄龄适时开口道。

“那取个整数也无妨!”

“如今长安城一个馒头不过两枚钱,最普通的商户一家数口人,也花超不过四十钱。”

“若是一天消耗就是四十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那便是一万四千六百钱!取整也就是一万五千钱,相当于十五贯!”

“所以,以臣估计,超过15贯收入者五十税一!”

“十五贯以下,无税!”

“十五贯至五十贯,四十税一!”

“五十贯至百贯,三十税一!”

“百贯至五百贯……”

“如此以此类推!”

“这些是以收入来算,商人售卖的货物不同,其所获得的利润也是不同的!”

“正如臣之前所说,我们先收后退!”

“每年年中之前收得税,每年年后之后,三月之前算得税!”

“如,卖米为商者补贴得税之三成!”

“卖针头线脑者,补贴得税至一成五!”

“卖布匹棉衣者,视其销售距离远近,成本高低,补贴税之三厘到三成不等。”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而且,朝廷成立工商部之后,亦能间接性地缓解一些,未能读书有成的读书人工作问题。”

“有的人寒窗苦读十余载,可就是未能中举,未能进士,如今能有此工作,倒也能显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也能够让天下读书者尽百姓之好,岂不一举多得!”

听完这话,李世民顿时眼前一亮。

像今年录取的进士,即便是放宽了,条件能取得近视者也不过百多位。

可是从考童生秀才举人来算,这天下的读书者,怕是不止十万了。

那些人…总归是有些文化的,他们花费了不少代价读书识字,若是再回寒门务农,这书岂不是白读了?

念此,李世民便是越看赵明就越满意。

然而,还没等李世民开口。

长孙无忌,当即就怒了,仰着头大吼道。

“黄口小儿,满嘴胡言,我大唐涉及江山,岂能容你指手画脚?”

“陛下,臣请治赵明重罪啊!”

“若用赵明之言,必会扰得江山社稷颤动,百姓受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