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她媚骨天成,偏偏要权倾朝野! 第258章 朝阳初升,保家卫国!

();

昭阳十五岁那年,北境传来急报,戎族集结十万铁骑,欲破雁门关。

朝堂上,群臣争执不休。

“陛下,当务之急是派使臣议和!”

户部尚书急得满头大汗,“连年征战,国库实在吃紧啊!”

姜知凉冷眼看着奏折,尚未开口,殿外忽传来一声清朗的少年音:“臣,请战。”

满朝文武回头,只见昭阳一身银甲,单膝跪在殿门外。

阳光透过云层,照在他腰间那枚玉佩上,正是当年宋临瑾随身佩戴的那块。

乾清宫里,姜知凉将虎符重重拍在案上:“你可知北境凶险?”

昭阳抬头,眉眼间已褪去稚气,取而代之的是与棠瑾溪如出一辙的锐利:“舅舅,我要护好宣朝。”

他与棠瑾溪长得很像,姜知凉恍惚看见了当年的姐姐,那时她也是这样,站在金銮殿上说朕意已决,然后亲手将北境兵权交到他手中。

“好。”

姜知凉突然笑了,将虎符推过去,“朕封你为镇北将军,三日后启程。”

宋慕莲急得扯住丈夫袖子:“他才十五岁!”

“姐姐,我是母皇的孩子。”

窗外梨花飘落,宋慕莲突然意识到,那个会抱着她腿喊皇姐的小团子,已经长大了。

雁门关外,风雪肆虐。

昭阳勒马立在悬崖边,望着远处连绵的戎族营帐。

副将忧心忡忡:“将军,敌军是我们的三倍。”

少年将军忽然勾起嘴角:“知道为什么母皇给我取名昭阳吗?”

不等副将回答,他猛地抽出佩剑:“因为,日月昭昭,山河永耀!”

剑锋所指,三千铁骑如离弦之箭冲向敌营。

那一战,昭阳亲手斩下戎族可汗首级,用敌军血染红了雁门关的雪。

捷报传回京城那日,姜知凉在早朝上大笑三声,当即下旨:“晋昭阳为镇国王,赐九锡!”

礼部尚书又要谏言,却见年轻的镇国王大步进殿,铠甲上还带着未干的血迹。

“张大人。”

昭阳随手抛来个东西,“这是戎族大祭司的账本,上面记着这些年收受的贿赂,您猜,我在里面看见了谁的名字?”

老臣扑通跪地,面如死灰。

庆功宴上,昭阳被灌得半醉,溜到御花园醒酒。

“王爷好威风啊。”假山后转出个绯衣少女,正是钦天监的千金苏婉。

她歪着头笑,“就是不知道,战场上所向披靡的镇国王,敢不敢接我的招?”

昭阳挑眉:“苏小姐要比什么?”

“比箭。”苏婉变戏法似的掏出两张弓,“输了的人,要答应赢家一个条件。”

月光下,少年王爷看着少女明亮的眼睛,忽然想起很多年前,母皇曾对凤君说:“我们昭阳啊,将来定会栽在个厉害姑娘手里。”

“好。”他接过长弓,笑得肆意,“本王应战。”

三年后的春猎,已成镇国王的昭阳带着新婚王妃回京。

宋慕莲看着英姿飒爽的苏婉,突然红了眼眶:“母皇若在,定会喜欢这个儿媳。”

姜知凉揽住妻子肩膀,望向远处,昭阳正手把手教苏婉射箭,“总觉得,这皇位,该给这小子了。”

梨花纷扬中,年轻的镇国王忽然回头:“舅舅,北境新建的马场。”

“知道了。”姜知凉摆摆手,“准奏。”

苏婉挽着昭阳的手臂,轻声道:“王爷,该去给母皇上炷香了。”

昭阳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柔软,三年来,每逢重要日子,他都会去皇陵祭拜。

那个曾经将他抱在膝头教他读书写字的母皇,如今长眠在青山翠柏之间。

皇陵前,昭阳亲手点燃三炷香,青烟袅袅升起,他仿佛又看见母皇含笑的眼睛。

“母皇,儿臣带婉婉来看您了。”

苏婉恭敬的跪下行礼,然后从怀中取出一卷图纸:“母皇,这是王爷设计的北境防线图。”

“他说,要完成您当年未竟的事业,让边境百姓永享太平。”

春风拂过,纸页沙沙作响,像是无声的回应。

回京第三日,宫中设宴,酒过三巡,姜知凉突然放下酒杯:“昭阳,朕有件事要与你商量。”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昭阳抬眼,看见舅舅眼中闪烁的光芒。

“朕想效仿母皇当年,将皇位禅让于你。”

满座哗然,昭阳却只是轻轻摇头:“舅舅,儿臣志不在此。”

姜知凉皱眉:“为何?你文韬武略,是最合适的人选。”

昭阳起身,走到大殿中央。

“母皇曾说过,帝王之位,当择贤而立,舅舅仁厚爱民,理当继承大统,而臣更适合守护这片山河。”

宋慕莲急得站起来:“昭阳!”

“舅舅不必推辞,您监国这些年,政绩有目共睹,至于我答应过母皇,要守住她打下的江山。”

姜知凉长叹一声,终于点头:“也罢。那朕便封你为摄政王,总领天下兵马。”

昭阳单膝跪地:“臣,领旨。”

宫宴结束后,昭阳站在城楼上远眺,苏婉为他披上斗篷:“王爷在看什么?”

“看这万里河山,这是母皇用一生守护的江山。”

苏婉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夕阳西下,京城炊烟袅袅,远处田野如画,一派祥和景象。

“母皇会欣慰的。”

昭阳点头,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笑了:“婉婉,还记得我们的赌约吗?”

苏婉俏脸一红:“自然记得,你说要带我去看北境的星空。”

“不,我说过,若有一日天下太平,便与你归隐山林。”

苏婉怔住:“那朝政呢?”

“有舅舅在,而我,该兑现对母皇的另一个承诺了,好好活着。”

三日后,一队车马悄然离开京城,马车上,苏婉靠在昭阳肩头:“我们去哪儿?”

“先去江南,母皇说那里的荷花最美。”

昭阳掀开车帘,春风扑面而来,“然后……四海为家。”

官道上梨花纷飞,在为他们送行,远处青山如黛,一轮红日正缓缓西沉,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