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第258章 谢耘来信,晚松就绪(4k)

在没深入了解淑宝之前,何书墨便以为,传说中的女反派,贵妃娘娘厉元淑,是一个算无遗策,拨弄天机,冷眼观世事的弄权者。

但深入了解淑宝之后,何书墨发现,淑宝其实并不冷酷,相反,她冰雪聪明的同时,十分感性。

一个绝对理智的人,不可能断然放弃厉家安逸的大本营,空降一般来到京城的角斗场。更不可能在这个人人都拜项氏天子的时代,想要摆脱束缚,做出自己的宏图伟业。

一个只会布阵下棋的人,不在乎别人感受的人,怎么可能获得酥宝、蝉宝、霜姐这样的好姐妹?

何书墨知道淑宝靠得住,所以才会义无反顾地相信她。

贵妃娘娘倾城绝色的容颜未有丝毫改变,她似乎早就知道何书墨会这么说,因此没有任何意外。

“一个项文殊,还有一个王若英,魏淳布下的两位眼线都已经找到。不过就这么收网,还是太便宜魏淳了。何爱卿,你有什么想法?”

何书墨道:“娘娘,这两人非同寻常。项文殊背后是皇室宗族,王若英背后是五姓的王家,咱们如果不妥善处理,恐怕会正中魏淳下怀。”

贵妃娘娘轻轻颔首。她的小忠臣现在已经不再拘泥于一兵一卒,而是开始着眼大局,孺子可教,潜力不俗。假以时日,或可成为魏淳那般能力卓跃,架海擎天的国家柱石。

当然,最重要的是,何书墨这根“柱石”只听她的,不会像魏淳那般大逆不道。

何书墨思索道:

“娘娘,臣以为,您下一步的重点,应该放在朝廷中那些小山头上。您五年前才到京城,而魏淳在京城的时间远长于您。魏淳手里的那些势力,诸如刑部、礼部、户部,无一不是硬骨头。这些部门好似京查阁,单单扳倒一个袁承,效果不佳。但小山头就不一样了,陶止鹤倒向魏淳,其余人等,又怎会不考虑一下自己的未来?”

贵妃娘娘凤眸微凝:“你是让本宫动御史台的欧阳粟,或者枢密院的公孙宴?”

“正是!依臣之见,娘娘动他们的第一步,便是要断绝这二人投魏的可能性。否则,让他们效仿陶止鹤,寻找魏淳庇护,我们无法下手。”

“继续说。”

“是。”何书墨道:“咱们可以把陶止鹤是娘娘布下的棋子的消息,通过项文殊和王若英告诉魏淳,让陶止鹤和魏淳演一出恩断义绝的戏法,有陶止鹤的前车之鉴,此后想投靠魏淳的人都得掂量掂量。”

何书墨和娘娘这边正商讨利用内鬼的事情。

寒酥在玉霄宫内一路疾走,快步进入养心殿。

“娘娘,啊?何书墨?”

何书墨笑而看着酥宝,道:“姐姐这么急匆匆的,是出什么事了?”

“没有出事,是好消息!”寒酥笑着,道:“禀告娘娘,童太医在玉蝉汤药中动的手脚,白太医果然查出来了。童太医将原药方中的雪花葵,替换成了药性接近的南花葵,但后者不会中和玉蝉所中的销魂散,反而会激发销魂散的毒性。这便是童太医暗杀玉蝉的招数!”

贵妃娘娘毫不意外,美丽凤眸一眨不眨,淡然道:“赏酒,赐死。”

“是。奴婢马上筹备。”

寒酥得令,下去准备赐死所用的毒酒。

娘娘随口宣布童太医的结局,又看向何书墨,道:“过来,替本宫研墨。”

“哦。”

何书墨走到娘娘身边,拿起墨条,在砚台中倒上清水,细细研磨。

贵妃娘娘玉手持笔,抽出一张信纸,伏案落笔。

何书墨是站着的,淑宝是坐着的,淑宝写的什么内容,何书墨凭借身高的优势一览无余。

“娘娘写信给晋阳王氏?”

“嗯。项文殊虽然涉及皇族宗室,但他在朝廷担任官职,归根结底还是朝廷的人。王若英则不同,她只是官员家眷,不是本宫属下。本宫不便插手别人家私事,何况随便动王家的人,容易风言风语,被魏党利用。此事便让王家自行处理。”

……

九江地区,浔阳城。

一名身穿邮差衣着,跨骑大**男子,匆匆骑马入城。

浔阳城邮驿站内,许多穿着工服的朝廷吏员,负责拆分全国各地送到浔阳的信件,这些信件会先分门别类地归纳好,最后再由专人按批次送到收信人手里。

要说他们邮驿站最喜欢送谁家的信件,那毫无疑问是九江大族,谢家的信件。

谢家人多,与外界的信件来往十分频繁。

最重要的是,谢家有自己的配信人员,无需差役一个一个送信上门。对于这种一次送一大堆的大客户,没有人不喜欢。

“京城来信!”

跨骑大**男子在邮驿站院中翻身下马,取下马背上满满两袋装信的布兜,道:“有谢家的加急件,速速送到谢家人手中!”

很快,邮驿站中冲出另一匹马,直奔浔阳城中的谢家据点而去。

谢家族地距离浔阳城有段距离,加上九江地区河道纵横,如果走陆路送信,需要不断切换陆道和水道,等信件送到收信人手里,起码得等一天以上。

为了尽快送达加急信件,谢家在浔阳的据点中,驯养了大批白鸽。寻常信件多等一天,加急的信件就用鸽子当天配送。

“谢家急信!”

“好!”

很快,一只脚上绑了信纸的白鸽匆匆起飞,往浔阳城外,郁郁葱葱的河谷山林中飞去。

谢家族地。

一名清瘦的老头蹲坐在竹林之中,竹叶沙沙作响,他手上编制不停。

老头所编制的东西,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竹筐,寻常篾匠做的东西,卖不了几个钱。

但老头却编得专心致志,兴致盎然。

“少用了一根竹条,哈哈,这不一样能做成筐吗?”

老头笑眯眯地看着竹筐,似乎对自己的作品相当满意。

他每次编筐,都会尝试少用一根竹条,来达到相同的效果。

起初这个法子进步很快,但是随着竹条越减越少,编制竹筐的难度便越来越大。不过他就是喜欢这种追求极致的感觉。

每次进步一点,终能抵达极境。

一只白鸽扑腾扑腾落在老头脚边。

清瘦老头捧起鸽子,取下它脚上系的信件。

“原来是谢耘这小子,从前不都是普通信件吗?怎么这次想起来用急信了?莫非京城有变?”

清瘦老头取下信件后,徐徐展开。

一行行字体映入眼帘。

清瘦老头的脸色,开始变得愈发凝重。

谢耘其实并没有在信中写谢晚棠的事情,毕竟涉及贵女,他也不好置喙。如果说贵女安好,等会谢家主脉的人来到京城,发现谢晚棠其实不是很“安好”,那他谢耘便遭殃了。

如果说贵女不安好,那问题就更严重了,毕竟贵女是在他手底下出事的,他逃脱不了干系。

所以,谢耘干脆没在这封信中,提及谢晚棠和何书墨的事情。

他主要是给谢家主脉的人,分析了一下京城这段时间的动向,以及未来可能会变化的朝局形势。

总而言之一句话,贵妃娘娘和魏党的斗争愈发激烈,京城谢府缺人手,缺能镇场子,拿主意的主家人,请主家派可靠的三品剑修支援。

谢家三房,谢文慎府上。

谢晚松盘坐在树下,面前简易书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本翻阅得皱巴巴的典籍。

“呼。”

谢晚松缓缓呼出一口浊气。

他定气凝神,取出毛笔,打开典籍,沾上墨水,最后缓缓在薄薄的宣纸上,极为克制地落笔。

谢晚松迈入三品,已经六年有余。

爷爷送他的典籍,也已经被他抄写了一大半,仅剩最后的十来页纸。

六年时间,他仍然止步三品,而他同期的厉家贵女,却早已步入一品,问鼎天下。

“原来三品那年,是我与她差距最小的时候。”

谢晚松不由得面露感慨。

不过他也并不气馁,厉家贵女虽然厉害,但毕竟是千年难见的天才,她这等天之骄女不可以常人度之。

抛开厉家贵女不算,他若能在三十岁前步入二品境界,已然在这一代五姓嫡子中,算得上首屈一指了。

三十岁的二品剑修,板上钉钉的谢家家主继任者。

只要不跟厉家贵女比,谢家的年轻一代还是挺不错的。

“晚松。”

谢文慎迈着大步子走来。

“爹?”

谢晚松看见谢文慎,当即放下手中的毛笔。

“你现在去收拾一下东西,换一身得体的衣服,过会随我一起去你爷爷那里。”

“换衣服?这回是正事?”

谢文慎点头:“正事,京城局势紧张,你爷爷准备增派几个人手前去京城,你若是能去,正好顺便照顾一下你妹妹。她在京城待了半年多了,不知功课、剑术是否懈怠。不过这些都是小事,你护她安全,别让她出岔子就行了。京城动荡,她那性子,必定不会安分。你不去,爹不放心。”

谢晚松听到要去京城,表情犹如春暖花开一样明亮。

谢耘和谢晚棠寄回谢家的书信,谢晚松一件不落。他可以很负责地说,如果没有厉家贵女和谢耘在京城的关照,晚棠一定会四处碰壁,哭着喊着想要回家。

不过没关系。

等他去了京城,定然不会让晚棠受半分委屈!

……

“大人,这是御廷司最新一次策论的答卷。”

卫尉寺中,高玥伸出双手,把一迭答卷递到何书墨手上。

何书墨接过答卷,随即翻看:“还不错,过会我仔细看完,把这次御廷司升迁到卫尉寺的名单交给你。”

“明白!属下告辞!”

高玥领命告退。

何书墨坐在椅子上,仔细翻看第二次策论考试的答卷。

不多时,从中挑出了七八个可用之人,其中包括上次落选的“吕直”“曹白刀”等。

“哥,这次再来好几个,御廷司中,便有一半人随我们来卫尉寺了。”谢晚棠有些担心地说:“再这么抽调下去,哥的御廷司又要垮了。”

“你说的不无道理,御廷司满打满算近六十人,算上这一批,如今已经来一半了。再抽掉人马,定然会导致御廷司名不副实,失去功能。但我们的人员缺口很大,得想个法子,获取一些优秀战士。”

何书墨摸着下巴,暂时没想到什么好主意。

他给完全体卫尉寺的预期,大概是五到八千人,他要上哪去找这多么忠于娘娘,而且还有一定修为基础的人呢?

用五姓子弟行不行?

感觉他们会受到背后家族的影响,难以完全忠诚娘娘。万一有五姓独走,或者联合分裂,后果不堪设想。

散衙钟声敲响。

一向没有加班习惯的何书墨,当即下班。

何书墨现在上下班还是用的何府小马车,不是他舍不得用新买的二驾马车,主要是害怕棠宝把马车腌入味了。以后带娘娘出宫,娘娘一进马车便闻到棠宝的味道,难以想象那时会是个什么场面。

晚上。

何书墨把薇姐摇了过来。

在娇小少女出现的一瞬间,何书墨便追问道:“薇姐,上次我问的,提升修为的事情。你师父那里有消息了吗?”

古薇薇小手掐腰,瞪着眼睛道:“你还说!我师父这几天都在骂你呢。”

“骂我?”

“骂你不完结!明明秦国天下一统就结束了。后面那个赵高、刘邦是怎么回事?我师父说,你摆明了乱写,不想完结!他让你有本事就把后面的写出来。”

何书墨道:“这种程度的激将法,他三岁啊?骗小孩呢?”

“反正我师父就是这么说的,至于你的那个问题,他说等你把尾巴接上了再说。”

何书墨:……

好家伙,老天师现在也会学吊人胃口了。

何书墨摆了摆手,道:“算了,你跟他说,他告诉我答案,我就写,不然没门。”

古薇薇吐槽道:“你还嫌弃我师父三岁,你这说辞,比他大不了多少。”

何书墨笑嘻嘻道:“嘿嘿,薇姐,我还要再去一次丞相府,找陶止鹤。你说咱们是吃完再去,还是去完再吃?”

“又去丞相府?”

“这回是最后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