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悍臣 第304章 三点

();

宋煊声音不大,但是范仲淹听见了,他微微侧头:

“你别跟着瞎掺和。”

“没听见方才你先被弹劾了吗?”

宋煊也是微微侧头:

“院长,我辖区内出了命案,本就是该我这个知县处理。”

“况且我也请示了官家,才顺藤摸瓜找出了贪腐大案,要不然我也没机会参加大朝会。”

范仲淹心想自己也能前来临时参加大朝会,那也是拜了自己这个弟子所赐。

要不然他也没得机会的参加!

宋煊却是直接追着杀:

“就算我不想掺合,那些人也会觉得因我而起,不会放过我的,不如来瞧个热闹,判断今后怎么应对。”

范仲淹也是被宋煊说的哑口无言。

树欲静而风不止。

有关刘家这个姻亲之事。

谁都不知道大娘娘会做出如何决断?

毕竟按照常理而言,不说绞刑,那也得发配沙门岛做苦役去。

尤其是“金丝楠木”这种皇家御用品,还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但是大娘娘她绝不会对刘从美判罚如此重的。

可如今朝廷之上,就是有人在逼着刘娥下令责罚刘从美。

不仅宋绶站出来询问,还有别人站出来询问丁度每一个细节。

要求他务必把所有的事都细致的讲出来。

证据在哪。

赃物可是找出来了?

目标全都是指向了刘从德。

反观刘从德掏了掏耳朵。

放眼整个大宋,除了刘太后之外,他谁都没有放在眼里。

就算是皇帝又怎么了?

他连娶自己喜欢的女人都做不了主,还不是被送到了我的床上当小妾,受到我的宠幸?

故而刘从德听完全了事情的全貌,丝毫没有一丝的慌张。

他甚至都懒得看始作俑者宋煊一眼。

此时许多官员都在“逼问”丁度,在刘从德看来,那也是大娘娘私底下安排的!

全都是向着他说话之人。

从宋绶开始,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自己人”呐。

参加大朝会的官员,也全然忘记了宋煊这个始作俑者。

大家通过“责问”丁度,不断的向群臣抛出事情的经过,加重刘从德的罪行。

但是坐在上面的刘娥却是眉头微皱,她不喜欢皱眉头。

因为容易导致皱纹长出来。

可眼前这些官员如此逼迫“丁度”,不可能是没有人在背后安排。

他们是想要做什么?

借着这件事来试探本宫吗?

赵祯作为皇帝,瞧着群臣吵闹。

他轻轻**着金丝楠木做成的龙椅。

如今母后的权威极重,他方才瞧见了刘从德脸上的表情。

对这些大臣弹劾他的事,并没有一丝的在意惧怕,反倒是笑意满满。

赵祯不知道他在得意个什么劲,但是能感觉出来他脸上的挑衅意味。

“官家,大娘娘,臣有话要讲。”

王曾站出来之后,那些争论的臣子都闭上嘴了。

“讲。”赵祯应了一声之后。

“一根金丝楠木从蜀中运输到东京城,便要花上五十贯,一根价值便是五品官十年的俸禄。”

“臣查获知州刘从德私吞金丝楠木一百根,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俱在,按大宋律法,当发配三千里,请官家明断。”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大家全都明晃晃的望向刘太后。

皇帝说了不算,这是大家的共识。

刘从德是皇太后的姻亲,如今就看刘娥如何处理了。

宋煊闻言却是哼笑一声:

“这如何能是一个罪责呢?”

“金额巨大,且属于贡御物,故意以次充好,理应视为诈伪官文书,必判极刑。”

范仲淹知道宋煊在这方面是有本事的,他只是轻声道:

“你不懂王相公的策略。”

“若是说出极刑,定然会引起大娘**立即反扑,到时候只会激起大娘**回护之意。”

温和派嘛。

宋煊懂。

流放三千里跟极刑没什么区别,只不过说出去好听一点。

刘从德突然冲出队列,连忙躬身道:

“大娘娘明鉴,臣冤枉!”

“定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

刘从德出列,刘太后才传来不紧不慢的声音:

“王相公,此事可有他人证言?”

“光凭借一本来路不明的账册,就要定罪,未免也太过于草率了。”

王曾连忙把赵德以及丁彦的证词给宦官,让他交给刘太后过目。

刘娥接过来,仔细瞧了瞧,又扔在一旁:

“刘知州,你来瞧一瞧,是不是真的。”

“喏。”

王曾眉头一挑:

“大娘娘,刘知州乃是嫌犯,先给他看状词,这不合适!”

“无妨。”

刘娥丝毫不在意王曾的看法:

“老身相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王曾无奈。

吕夷简也是一言不发。

在众多官员昂着脖子的时候,刘从德轻易的拿过来状词仔细瞧了瞧。

赵德把罪责都推到了丁彦头上,丁彦吐露了自己用松木调包之事。

而且他们已经把龙舟控制住,确认就是松木,而不是金丝楠木。

刘从德松了口气。

幸亏自己去找吕公著出主意了,要不然真就手忙脚乱了。

刘从德倒是没有撕毁状词,而是开口道:

“大娘娘,臣有罪。”

这下子轮到众人都惊诧起来了。

连王曾也摸不清楚刘从德的意图,依照他的性子,难道不该是死扛到底,根本就不认吗?

晏殊瞥了眼高高在上的刘太后,刘从德如此干净利索的认罪,估摸是早有应对方法。

此时刘娥放纵如此多的人围攻刘从德,就是想要让他们跳出来,好好瞧一瞧都有谁。

“从德,你何罪之有?”

“臣确实有罪,还望大娘娘责罚。”

赵祯不知道刘从德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本以为赵德与丁彦二人被弄走会改口供。

范仲淹感觉自己听错了,连忙看向一旁的宋煊:“他说他有罪?”

“院长,你且把心放在肚子里。”

宋煊给自己的官帽歪戴了一下:

“保准一会说出来的话是无罪的,要不然也不会光明正大的承认。”

范仲淹摸了摸自己袖子里的奏疏,还是静待消息。

“那你说说,贪墨一百根金丝楠木之事,这事真是你干的?”

面对刘娥的提问,刘从德当即躬身道:

“回大娘**话,臣是想要把这些金丝楠木挪用到为大娘娘修建万寿宫上做准备。”

“臣想着要给大娘娘一个惊喜,所以才悄悄做出此事,还望大娘娘能够治我的罪。”

“毕竟金丝楠木难得,很难再有合适的木料,臣绝不敢在家中用啊!”

王曾回头瞥了刘从美一眼,倒是明白了。

原来还有这套说辞!

吕夷简可以肯定,这个主意绝不会是没脑子的刘从德说的。

毕竟自己可是听儿子说过刘家是有金丝楠木家具的。

赵祯暗暗摇头,瞥向了金殿角落的宋煊。

有大娘娘给他撑腰,朕能有什么办法?

丁度瞧着同为出列的刘从德,怒斥道:

“好,既然你说那批金丝楠木是为了大娘娘建造万寿宫所留,那这批木料在哪里?”

“在。”刘从德瞥了丁度一眼:

“自是在它该在的地方。”

“你说你没有挪用,那便把一百根金丝楠木当众拿出来,朝廷做出验证后,在做他论。”

丁度追着杀的意图,让刘娥很是不满。

她拍了拍座椅,示意丁度闭嘴:

“此事老身也是知晓的,丁学士不必多言。”

皇太后光明正大的拉偏架,身为宰相的王曾也是绷不住了。

丁度却是追问道:

“既然大娘娘知晓此事,那消失的金丝楠木在哪里?”

刘从德怒视。

你老追问个什么?

不就是赵德把所有事都推到你弟弟头上吗?

如今你弟弟也洗清了清白,他不过是没有举报罢了。

你给个台阶就下去,别总是说个不停。

没有人拿你当哑巴。

更何况大娘娘都兜底了!

刘娥瞧着丁度:

“此事你不必知晓,本宫自有安排。”

丁度一下子就哑火了。

他其实知道还有别的事呢。

王曾也示意他退下,刘从德大娘娘保定了,谁来都不好使。

刘娥挥挥手,示意刘从德回去。

刘从德犹如大胜的将军一样,直接回到队列当中。

朝中臣子也无可奈何。

本来犯下如此大罪,结果什么都不处罚。

反倒还要夸赞一下刘从德有“孝心”!

有孝心你不用自己的钱,还敢盗用皇家的钱。

这算哪门子孝心?

可是皇太后说是孝心,便是孝心,你能怎么样?

曹利用稳稳当当的站在武将第一人的位置,顺便瞥了一眼旁边打瞌睡的张耆。

你小子可当真是心大。

副枢密使夏竦眉头微微挑起,他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多简单。

刘娥端坐在椅子上,瞧着下面的文官。

她很是不高兴。

今日这件事,便是这些人想要通过扳倒刘从德,进一步削弱我刘家的势力吗?

刘娥的外戚本来就少的可怜。

她对于吕夷简等太后**,信任度并不高。

而且刘娥认为这些姻亲只有效忠于自己才能长久的保持富贵,可是要比这帮读书人强上许多。

“诸位,还有事要奏吗?”

听着刘娥的询问,王曾等人也没什么心思了。

今日悉心准备的大餐,直接被刘娥把锅背到自己头上而结束。

刘从德奉了太后口谕把金丝楠木给贪墨了,你上哪说理去?

官家如今说了又不作数!

宋煊对于这个结果早有预料,他也没想道刘娥会如此照顾刘从德。

这个前前夫的儿子,就这么受她的重视!

难不成她真以为这是“娘家给的底气”?

宋煊是不大理解这种感情的。

就在这个时候,宋煊身边的范仲淹突然出列道:

“回大娘**话,臣有本要奏。”

宋煊瞥了范仲淹一眼,眼睛微挑。

我艹。

小赵该不会是找的老范揭露黄河工程之事吧?

刘娥眯了眯眼睛,看向角落里的人。

宋煊那鹤立鸡群的模样,一下就映入眼帘。

她不明白是谁把此子叫来的。

他也不够格来参加大朝会啊?

难道就是因为被人弹劾,被王曾给叫过来了?

刘娥刚开始根本就没有注意门口的角落。

但是站在宋煊旁边那个说要上奏的,刘娥也看清楚了。

那便是宋煊的夫子,前段时间随着应天书院学子霸榜闻名的范仲淹,又上了一份万言书,声誉更加隆重。

连隐士林逋都对范仲淹赞不绝口,想要看一看那万言书。

“奏来。”

宦官复述了一下皇太后的话。

范仲淹从袖子里掏出奏章,随即走上前去。

“启禀官家、大娘娘,再有关刘知州贪墨金丝楠木案的状词当中,臣又奉命审问了丁彦,此事又有新发现。”

“去岁东京城被水淹一事,不是天灾,乃是人祸。”

“外戚刘从美他贪墨了修筑黄河的款项,使用材料更是以次充好!”

范仲淹此言一出,更是让朝臣极为惊讶。

刘从德侧头瞥了范仲淹一眼,他本以为此事事了,没什么意外了。

到底是谁嘴不严,把此事给抖露出来了。

王曾也是猛的回头。

吕夷简面上更是不可思议的神色。

因为他们看的都是第一份状词,第二份状词赵祯按照宋煊的要求,暂且隐忍不发。

若是前面顺利,那也就不用再罪加一等。

只要母后她处置刘从德,就说明是为了大宋考虑,那份告诫官宦子弟的诏令,也就是真心的。

但是丁彦与赵德直接被大娘**人给提走了,赵祯心中就觉得事情要坏。

索性就就叫来范仲淹做个后手,把此事爆料出来。

方才金丝楠木之事,那只是涉及皇家利益,大家无法感同身受。

但是东京城被淹,那就是涉及在场每一个人的利益了。

连皇宫都被淹了,更不用说这些大臣家中的情况。

这就是众怒!

宋煊听着范仲淹诉说,他连忙把自己的官帽给戴好。

这手安排,宋煊着实是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

那天自己只是与赵祯说了一下心中的想法,待到合适的机会引爆。

无论是官场上还是民间。

民间那里自己还没有拆人去放出风声来形成更大的舆论呢。

宋煊眉头微挑,他暗暗思索接下来的情况。

毕竟这件事证据不够啊。

黄河水一冲,就跟火龙烧仓一样,你上哪找证据去?

除非今年修建的工程,那也是“豆腐渣”!

刘娥看向范仲淹,又神色不动的瞥了一眼刘从德。

这件事,她当真是不知道。

而且一下子被范仲淹给钉在这里了。

既然范仲淹敢堂而皇之的说出来,那此事定然是有的了。

因为刘娥瞧见刘从德脸上一闪而过的惊慌之色。

“大娘娘,冤枉啊!”

刘从德从人群当中闯出来:“臣绝对不敢做如此出格之事。”

“定然是他们胡乱攀咬,诬陷小臣,定然是背后有其他算计!”

“还望大娘娘能够明察啊!”

刘娥阴沉着脸:

“范仲淹,除了状词,你可还有其他证据?”

“回大娘**话,此事还请大娘娘下令彻查,还东京城那些被淹死的百姓一个公道。”

“若此事不是刘知州所为,那也正好可以还他一个清白!”

刘从美怒斥范仲淹:“范仲淹,我与你无冤无仇,你如何这般诬陷我?”

“大娘娘方才说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事关黄河之事便是大事,更是悬在百万人口头上的一把利剑。”

范仲淹更不就不畏惧刘从美的权势:

“若是黄河发大水,就算是刘知州富可敌国,那也会成为鱼鳖之一,并无逃脱的可能!”

“你胡说八道。”

“开封城下有几座开封城,全都是被黄河水淹没的,难道刘知州就一丁点都没听说过吗?”

范仲淹伸出手指着刘从德大吼道:“治理黄河的工程款,也是能随便贪墨的吗?”

“你把官家与大娘**安危置于何处?”

“你把朝廷衮衮诸公的家小置于何处?”

“你把东京百万百姓的性命置于何处?”

面对范仲淹的怒喷,刘从德更是气急败坏。

他恨不得要给范仲淹几巴掌,让他闭嘴。

东京城年年都被淹没。

那是修筑堤坝就能解决的事情吗?

那是黄河的问题,修不修都一个样!

平白把钱浪费在那种地方,你们全都是**!

王曾知道范仲淹是有本事在身上的,但是没想到他竟然会如此刚!

不过转念一想,王曾就理解了。

作为范仲淹最优秀的弟子,宋煊行事作风就极为刚硬!

范仲淹今日的表现,那也是实属正常。

吕夷简当即陷入了沉思。

他儿子去年担任陈留知县,不说是在陈留修建堤坝,光是后续在陈留泄洪,就造成了不少损失。

在修建堤坝之后,吕公著才因功调入京城为官。

此为正常调动,绝对与他爹是当朝宰相,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吕夷简却是不相信没关系那种话的。

他如此费劲心思的拉帮结派,为的就是要织成一个为吕家世代服务的巨大关系网。

关系该用的时候就要用,否则过期了,难免用不上。

吕夷简只是有些疑惑。

范仲淹他是什么时候去拷问那二人的。

连丁彦都没有跟他堂哥说出这种惊天大秘密来,到底是怎么拿到的证词?

据吕夷简所知,丁彦与赵德二人已经不在皇城司的手中,被大娘娘给要走了。

赵祯盯着心虚的刘从德,余光微微看向自己的母后。

其实他内心对于刘从德也是极为不满的。

甚至是有些嫉妒!

赵祯都没有从刘娥那里感受过母亲的“宠爱”。

可是刘从德一个外人,竟然得到了母后的无限宠爱。

从各种待遇,再到给他选女人。

甚至今日刘从德贪墨皇帝一百根金丝楠木,如此重大错误之时,母后竟然会主动承认是自己暗中授意。

就是为了让刘从德他蒙混过关!

这一切的一切,让赵祯心中对于刘从德生出无限的嫉妒来。

明明朕才是母后的亲儿子。

可是从哪里看,母后对待一个“假子”都比对亲儿子还要关爱。

如何能不让赵祯内心十分矛盾?

此事根本就说不通啊!

刘娥虽然心中有怒意,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极为强硬的道:

“范仲淹,你这两份状词,不足为信。”

这下子连赵祯都是面带不解之色。

如此重大之事,母后也要偏袒刘从德吗?

“大娘娘。”

范仲淹还想再说什么。

就听刘娥举手制止他:“你可有证据?”

“臣目前没有证据,只有证词。”

“赵德、丁彦二人为了赎罪胡乱攀咬,你也能相信?”

刘娥不是给范仲淹解释,而是冲着群臣道:

“此事发生后,本宫也提审了他们二人。”

“他们二人承认了是惧怕皇城司之人用刑,同时也为了开脱自己的罪名,才会胡乱攀咬的。”

丁彦脸上更是惊诧之色。

按照大娘**说法,那就是自家堂弟罪大恶极,刘从德他完全就是个白莲花了!

如何能行?

“大娘娘,我堂弟他绝不是这样的人!”

丁度不等刘娥继续说下去,直接站出来反驳。

“还望大娘娘能够明察,还我堂弟丁彦一个清白。”

刘娥却是挥手让人把“咆哮金殿”的丁度给拽出去。

就算她没有提审二人,但是他们说了什么话不重要。

刘娥嘴里说出什么话来才最为重要。

因为她清楚只要此事查下去,那对于刘家就极为不利!

不如把此事按在萌芽当中。

只要没有证据的事,他们想怎么说都不重要。

况且他们二人暴毙那也是极为正常之事。

总之,作为临朝称制的皇太后,有的是正规法子不让你查下去。

“大娘娘,此事事关重要,绝不能姑息。”

王曾也连忙请求彻查。

这个时候再不站出来,那今后还有什么可能?

就算是太后**的吕夷简也站出来,附和王曾的建议。

事关国家大事,朝廷利益,他不能不出来。

或者说参加大朝会的臣子,一瞧见宰相们都带头建议了,他们自是附和。

唯独站在前头的曹利用与张耆没动窝,最后面的宋煊也没跟着凑热闹。

曹利用是懒得掺乎这趟浑水。

他知道自己女婿想要来看热闹,本以为方才皇太后为刘从德顶罪,今日的好戏就算是结束了。

可是万万没想到范仲淹又掏出了有关黄河工程贪墨之事。

这完全是在曹利用的预料之外,他瞧着一动不动装睡的张耆,索性也闭上眼睛。

眼不见心不烦。

反正王曾等人商议的时候,都没有提前与自己通个气。

如今这种场合,可不能给他们当枪使。

刘娥瞧着乌压压一片躬身的群臣。

唯有张耆和曹利用没有附和。

张耆不用多说,但是曹利用的行径,却是让刘娥没想到。

再一瞧角落里的宋煊,也是那么大大咧咧的站着没有人云亦云。

连被自己看中的宋庠都是随大流。

刘娥心中那个气愤!

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逼宫吗?

随着赵祯年岁长大,刘娥对于这种事越来越敏感了!

宋煊没有人云亦云,主要也是想要“跳向刘太后的忠臣”,绝不是为了当内奸的!

如此一来,在刘娥下不来台的时候,查案子的差事,兴许才能落到他的手中。

到时候给刘娥整一个百分之二百的完成,直接把刘从德钉死。

让她想要再护着,都没机会。

故而宋煊直接站的笔直,生怕刘娥她看不见。

奈何刘娥根本就无视群臣进谏的风险,坚持说他们二人是被屈打成招,故意攀咬。

黄河工程之事,她会另行派人去查的。

然后就宣布散朝了。

宋煊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方才白表现了。

刘娥她怎么不当庭宣布呢?

刘从德见皇太后退却了,直接指着范仲淹的鼻子辱骂。

范仲淹却是丝毫不惧,更是质问。

刘从德从小被娇惯坏了的纨绔子弟。

如何能打得过范仲淹这种真正苦过来的人?

“黄河者,太祖所重也;今年若是朽堤若溃,非特工程之弊,实坏赵宋龙脉!”

范仲淹直接把贪腐案升级为危害大宋的江山社稷。

就算是刘从德他也扛不住。

就算大娘娘他有武后之心,刘从德自己都不一定有皇帝的梦。

毕竟他也不是刘皇后的亲侄子,血缘关系这块,根本就没有!

可是架不住别人的吹捧,他为此也是洋洋得意。

此时被范仲淹说的红温了,更是语无伦次开始咒骂范仲淹他邀名!

宋煊刚想趁着刘从德被众多臣子围攻之时,找机会给了他一脚,刚想补刀,却是被张茂则拦住:

“宋状元,官家请状元郎过去商议一二。”

“啊?忙着呢,一会再说。”

“千万别。”

张茂则连忙拉住宋煊。

这个混乱时候可别节外生枝。

旁人不清楚,但是张茂则作为皇帝的贴身宦官,那还是对宋煊有点了解的。

他这一脚下去,刘从德千万别落下病根,英年早逝喽。

“官家有紧急的事召见,您还是跟我来吧。”

宋煊听到这话也不纠结。

回头再帮自己的老师报仇雪恨!

赵祯内心十分的不平静。

都到了这个份上,母后依旧是强硬的为刘从德脱罪。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

故而脸上的神色一直都不是很好看。

宋煊照例行礼,然后关门,坐在一旁,赵祯给宋煊倒了杯茶。

宋庠这个时候还在金殿内凑热闹,根本就不知道皇帝单独召见宋煊了。

故而他这个起居郎也就没有跟过来详细记录君臣之间的谈话。

赵祯一见宋煊就大倒苦水:

“十二哥,你有所不知,赵德与丁彦二人已经被大娘娘她派人给提走了。”

“那完犊子了。”

宋煊也没伸手喝茶:

“证人在他们手中,想翻供就翻供,想让他们怎么说就怎么说。”

“怨不得刘从德在金殿上那么有恃无恐。”

“想来他早就去与大娘娘通过气了。”

“故而今日大娘娘才会主动把罪责揽在她的头上。”

“是啊!”

赵祯也是脸色有些难看。

他知道这一点,但是没想到母后会如此偏袒刘从德。

着实是让赵祯内心感到一丝的寒心以及恶心。

“朕也知道。”赵祯悠悠的叹了口气:“但是朕也没有什么法子。”

“难道这皇宫之中,官家都无法控制皇城司吗?”

听着宋煊的询问,赵祯也是叹了口气:

“皇城司名义上归皇帝管理,可实际上只有暗卫是完全听命于我的。”

“暗卫?”

宋煊没想到皇城司还有暗卫的划分,他连连点头:

“那我懂了。”

只要刘娥不造反,宫中禁军是听皇太后的话。

毕竟她身上有先帝的旨意。

“嗯。”

赵祯也没打算瞒着宋煊,今后迟早会用到暗卫的。

宋煊摘了自己的官帽,总觉得有些热。

“官家,太后当真是过于偏袒刘从美了。”

宋煊把官帽放在桌子上:

“要不是刘美与钱家结婚了,我真怀疑他才是大娘**亲生孩子。”

“是啊。”

赵祯也长叹一口气:

“朕有些时候都想不明白,为何大娘娘对待刘从德,会比朕这个亲生儿子还要好!”

“亲生儿子?”

宋煊眼里露出疑惑之色:“官家说自己是大娘**亲生儿子?”

“是啊。”

赵祯也是眼里露出异色:“你为什么用这种眼神看着我?”

“嘶。”

宋煊倒吸一口气,先是看了看门外,随即压低声音道:

“谁告诉官家是大娘**亲生儿子?”

现在轮到赵祯脸上流露出惊异之色了:

“从小到大都是这么说的,连我父皇也是如此说的。”

“你怎么会怀疑这种事?”

“此乃全天下都知道的事情啊!”

赵祯越说越有些不自信,因为他并不觉得宋煊会对这件事感到诧异。

谁会怀疑这种事啊?

放眼整个天下,谁不知道大娘娘是因为生了我,才被我父皇给升为皇后的?

“十二哥,你怎么会问出如此奇怪的问题?”

宋煊觉得今日的火候,赵祯心中肯定是憋了一肚子气的,正是给他再添油加醋的好时机。

“官家,我在民间听说过一出叫做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不知道你听说过没?”

“什么狸猫换太子,我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赵祯一脸惊疑不定的看着宋煊。

他并不觉得宋煊是在无的放矢。

只是赵祯他不敢相信也不愿意去相信,自己叫了这么多年的母后,会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宋煊佯装喝了口茶掩饰自己脸上的神情。

赵祯看宋煊都开始这样,更加确信他知道什么,但是还在考虑是否要说些什么。

“十二哥如何不说一说那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朕当真是没听过。”

“想当初,就是在宋朝啊!”

宋煊放下手中的水杯:

“当然我说的宋朝是刘裕建立的南朝刘宋啊!”

赵祯可不觉得善于讲故事的宋煊,会脱口而出,然后再给自己打补丁。

他明白,肯定不是什么刘宋,而是赵宋。

只不过是为了“避讳”之类的,才故意说成刘宋。

他懂得。

赵祯听着宋煊的描述,越听越代入了他爹真宗皇帝。

毕竟他爹年岁渐长却苦于无子。

而刘宋的子嗣都不少,无论如何都挨不上。

赵祯听着两个妃子谁生下太子就立为皇后,于是在宦官的帮助下。

先临产的李妃之子换成了剥了皮的狸猫,并且诬陷李妃生下妖孽,被打入冷宫。

但是刘妃却是生下了死胎,这才把李妃生的太子养在身边,成为了皇后。

赵祯听着这个离奇的故事,狠狠的代入了,然后才反应过来。

自己是李妃生的孩子!

宋煊也就是把离奇故事拿出来说一说,并没有说出事实怎么样。

真实情况,其实就是一场“**”。

刘娥生不出孩子来,让自己的宫女帮忙当个工具人。

待到孩子生出来后,李氏就成了被丢弃的工具人。

反正只要皇帝有了心思,那自然就会有想法去探查真相的。

赵祯坐立不安,开始站起身来,来回踱步。

思考着宋煊说的故事真实性。

他第一反应便是太假了。

就算是剥了皮的狸猫,那也不像是个人。

自家父皇也没有昏庸到这个份上,认为人能够生出妖孽来。

但是从小到大,种种回忆,都是让赵祯越发相信大娘娘她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否则哪一个亲生母亲,会如此的“打压”自己的亲生儿子?

赵祯没有经历过,但是也听说过别人的母亲是如何宠爱他们的。

偏偏赵祯从小到大都没有感受过,也只有在小娘娘身上感受到一丝温暖。

赵祯看向宋煊,眼里满是惊疑不定:“十二哥是在哪里听说过的?”

“我在家乡听我师傅讲的故事。”

宋煊端起茶杯饮了一口:“官家不必往心里想,这就是个故事!”

“不对。”

赵祯此时已经有些红眼了,甚至都出现了朦胧,语气当中带了几分哽咽。

“方才十二哥可是很惊奇我说的亲生儿子那话。”

“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官家。”

宋煊站起身来,又把赵祯强行按下:

“是我多言了,你现在如此情绪,让我没法子说。”

听着宋煊如此回复自己,赵祯更加确信了内心的想法。

原来这件事是真的,不是宋煊他随口胡诌。

就是为了冒着天下大不敬之罪,离间天家母子亲情的。

因为赵祯越是回想大娘娘对自己的态度,他就越发的相信,宋煊所说的是真话!

可是这么多年,如何就没有一个人会告诉朕真相!

瞒得我好苦啊!

赵祯的眼泪从脸颊上划过,他甚至都不敢大声哭泣,而是压抑着的哭。

一切都解释的通了。

尽管他不愿意相信,可是他相信宋煊不会骗自己的。

要是宋煊直接说,那赵祯觉得事情兴许不那么糟糕。

可是真相是被他自己给推导出来的,那情绪立马就上来了!

待到哭了好一会,赵祯才用袖子擦了擦自己的眼泪:

“十二哥,我虽然极力的不相信,可是你说的这个故事,又让我不得不相信!”

“官家,我原本以为你知道事情的真相呢,是因为大娘娘她自幼对你多加照顾,长大了对你严加要求,才会如此。”

宋煊叹了口:“没想到你是被蒙在鼓里,瞒的死死的。”

“那可就不是正常的母子关系了!”

赵祯抹了抹眼泪,这么多年心中的委屈和疑惑,一下子就解开了。

他是有股子解脱的感受。

原来母后她不宠爱我是有原因的。

一个把别人当成工具的女人,如何会宠爱工具生下来的小工具?

无论赵祯的身份有多么高贵,可是在刘娥眼里,也不过是个工具人。

母爱?

可别奢求那种东西,你赵祯是不配的。

宋煊掏出擦汗的帕子,递给赵祯,让他擦擦眼泪:

“十二哥,我,我当真是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今后要怎么做,我心乱如麻!”

“别,你可千万要稳住。”

“此事定然不是我一个人知道。”

“朝中那么多臣子,兴许也知道真相,但是官家年纪尚小,刘太后一直摄政,掌管朝中大小事务,甚至想要模仿大唐的武则天。”

“此事他们都不敢劝谏,更不用说被大娘娘下令隐瞒的此事了。”

宋煊给赵祯倒茶:

“若是被别人知道我告知了官家真相,那我必然会遭到大娘**报复。”

“说不准就直接前往儋州,陪着丁谓去钓鱼了!”

赵祯被宋煊说的这么一套话,当真是记在心中。

他明白。

尤其是皇宫全都被大娘娘所掌控,连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监视。

以前还有郭皇后为大娘娘打掩护,如今郭皇后的手段无了,那就别人如何不会给皇太后送信呢?

“朕知道十二哥是冒了极大的风险,才告知朕事情的真相。”

赵祯捏着手帕道:“此事朕一定会装作不知道。”

“官家,以你的孝心,你每日都去请安,定然会漏出马脚,最重要的是你不会演戏,在大娘娘面前,根本就无所遁形的。”

赵祯一下子愣住了。

他承认宋煊说的对,自己有些时候就是不会装糊涂。

“那我该怎么改?”

“你改不了的。”

宋煊叹了口气:“官家属于天生的不会装糊涂!”

毕竟宋仁宗真是实诚人,让他演戏,现在还是太嫩了。

他根本就没有那个演技,只能演砸喽。

“那可如何是好啊?”

赵祯脸上带着焦急之色,他猛然间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世。

情绪难免波动极大!

宋煊斟酌的建议道:

“要不官家因为忧心国事,病上几日?”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