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悍臣 第251章 来嘛,攒劲的节目

();

宋煊面对叶顾言如此隆重的行礼,连忙起身回礼。

示意他不必如此。

“我本以为十二郎衣着如此华丽,定然不屑与我等贫苦学子相交。”

叶顾言忍不住叹息道:

“我在东京这两年,发现东京城内权贵多如狗,许多都是看人,哎。”

“别说我等考进士的学子了,就算考中进士了,也有大把人不把进士放在眼里的。”

“未曾想到十二郎竟然如此敞亮,当真是让我等钦佩。”

“是啊。”

肖本也是拱手:

“我还想让余兄莫要多言,免得沾惹十二郎不快。”

“哈哈哈,理解理解。”

宋煊到底是没忍住放声大笑,这才说道:

“诸位定然没有听过一句话。”

“什么话?”

欧阳修也觉得宋煊是一个可以深入交流的朋友。

再加上他们几个全都是无名小卒,宋煊还没有考中科举,便是声望显赫于县里。

如此差别,别看宋煊岁数最小,可这几个人都是觉得宋煊年少轻狂,定然不是那种轻易屈身折交他们这群贫苦学子的。

谁料想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

叶顾言也是看向宋煊,便听到:

“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

听了宋煊的话,欧阳修整个人都感觉有一股子顿牟(静电)从脑袋到身上划过,直穿脚心。

他怔怔的看向宋煊。

欧阳修只是觉得这个话题太深了,但是道理又极为浅显。

好多事都能说的通!

“佩服。”

叶顾言悠悠的叹了口气。

他在东京讨生活,遇到了许多不平事。

可是看的多了,心里也就麻木了。

甚至他想着只要自己考中进士,便有能力改变!

但是叶顾言心中清楚,即使自己考中了进士,许多现象都无法改变。

并不是谁都能保证为官的初心,不变的。

宋煊扯了扯身上的华服:

“诸位别以为我穿这个样,便是在富贵堆里长大的,其实我小时候也是破衣烂衫的,别说吃块肉了,填饱肚子都得靠自己。”

“啊?”

欧阳修都有些不敢相信。

宋煊也是自幼贫苦过来的。

像他们这种身体瘦弱是自己想要的吗?

还不是小时候也没有什么好吃食,甚至要饿肚子,营养不良,才导致不高也不壮的。

“不可能。”

叶顾言也是持怀疑态度:

“十二郎莫要诓骗我等。”

宋煊随口给他们讲了一下自己的遭遇,以及想法子挣钱填饱肚子的日子。

“凉浆。”

欧阳修轻微颔首:

“我倒是喝过几次,未曾想利润竟然如此之高。”

“其实赚钱的还是我到了宋城后的那几间书铺。”

宋煊笑了笑:“就算我研制出来的凉浆好喝,可是勒马镇人口在那摆着呢,顶多算是生意好些罢了。”

“其实我不喜欢喝凉浆,太甜了,但是许多人都喜欢喝甜的,我的凉浆铺子舍得放糖,相比较其余铺子便生意好些。”

糖这种玩意,那也不便宜。

欧阳修点点头。

叶顾言甚至他觉得这哪里是卖凉浆啊,分明是宋煊他低价卖糖,他怎么就不赔钱呢?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糖更是贵的很,没有被列在必需品当中。

叶顾言觉得宋煊隐去了一些商业手段,否则光靠卖糖多的凉浆,可不是赚钱。

欧阳修也是断断续续的看过西游记的,觉得宋煊写的真好。

看样子凉浆铺子只是维持温饱,书铺是挺挣钱的,才能撑起他这身行头。

叶顾言也是轻微颔首:

“不知十二郎如今住在何处?”

宋煊便报了自己的地址。

这两日应天书院的同窗们也会前来投宿。

“那可是枢密使张耆的房子!”

叶顾言十分惊讶。

毕竟张耆的房子多的都住不过来。

可不是谁都能租赁的。

余规也是十分羡慕宋煊。

可惜自己没有什么经商的天赋。

小时候光靠着省吃俭用,帮家里干农活了。

“租赁张耆的房子,有何不妥?”

宋煊他果然是初到东京,许多事都不了解,叶顾言心中暗暗想着,随即他开口:

“这就怪了,我记得晏相公就是因为反对授幸臣张耆为枢密使,违反了刘太后的旨意。”

“晏相公又大怒以朝笏撞折侍从的门牙,被御史弹劾,以刑部侍郎贬知宣州,数月又改为应天府。”

“十二郎是通过晏相公的关系租赁的房屋吗?”

他们这些在东京的学子。

自是清楚的知道晏殊在应天府干的很好。

尤其是大兴教育,培养了不少人才。

据说应天书院的好几个学子,都是本次状元的有力竞争者。

宋煊这个名动三京的应天府解元,便是其中一个。

再加上晏殊政绩突出,被调回东京为官是板上钉钉之事。

“嗯。”

宋煊倒是没有什么话都往外说。

“这还不简单,定然是那幸臣张耆想要与晏相公示好。”

余规把自己心中的猜测说出来:

“晏相公取得如此政绩,兴许今年就会被再度获招入朝。”

诸多学子虽然被社会毒打了许久,但是对于“幸臣以及奸臣”都是极为痛恨的。

像晏殊这样的相公,才是他们心目中的榜样。

不是谁都有胆略去强行顶撞“当权者”,怒斥幸臣的。

故而这帮学子,都在心中畅想着自己也能够成为晏殊那样的臣子。

宋煊在过年的时候,听晏殊提了一嘴,并且让他等自己的考试成绩出来后,再同意调动。

如此也算是给他的政绩上再添一笔。

“原来如此,看样子我还是占了晏相公的便宜,多谢几位解惑。”

“哈哈哈,十二郎的运气当真不错。”

“不说了,不说了。”

宋煊站起身来笑道:

“前几日遇到了同样参加考试的胡瑗以及生病的阮逸,他们被陕西人张源所收留,我今日出门本想去探望他们的,时间不早了,以后有机会咱们再聊。”

“好。”

叶顾言等人出门相送。

宋煊摆摆手,便带着王保原路返回。

“十二郎当真是异于常人也!”

欧阳修忍不住赞叹了一句,叶顾言也是十分赞同。

“若是我也有有经商的头脑,也不会租住在这凶宅当中。”

“哈哈哈。”

叶顾言关上门后大笑后:

“今年考中进士,我等皆不用在此居住,可以留给后面赶考的学子了。”

“对对对。”

余规也是十分振奋的道:

“但愿明日十二郎能一早把题目送过来。”

“欲速则不达。”

欧阳修把从宋煊那里学到的话又拿出来说了一通。

“哈哈哈,是啊,不差这一两天了。”

叶顾言拉着欧阳修这个小老乡回屋子,没有在多说什么。

宋煊走在街道上。

那场拦**闹剧早就消失了,但是传说却是在街上流传。

甚至许多人都在盯着骑马之人。

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白捡的钱。

“十二哥儿,我发现原来许多读书人都是穷的叮当响。”

王保颇有些感慨的道。

因为他看见的都是成功的读书人,甚至家乡的读书人也是有家族帮衬的,不至于过的太惨。

或者说王保以前只瞧见自己内心渴望瞧见的,同为穷苦人的消息他自动屏蔽了。

就如同街上的bba怎么就那么多啊,还不是你眼里只有这种车,其余更多的车被你的那双眼睛所自动忽略。

但是来了东京之后,王保发现原来还是自己见识少了。

许多学子想要衣食无忧都很困难的。

尤其是东京的物价又十分的贵。

在南京吃两顿的饭钱,在东京一顿饭,都不一定能够用。

这些读书人蜗居在一起。

哪像十二哥儿这样,房子都是当朝枢密使给找好的。

其余人想要租住枢密使的房子,都不一定能有机会。

这些日子只要吃外卖,那便是与樊楼相媲美的孙羊正店饭菜。

王保瞧了叶顾言桌上的饭食,不过是剩下的半块炊饼。

就这一块炊饼,他们还需要分成两次吃呢。

王保险些都有些可怜他们,但随即这种可怜的思维全都抛之脑后。

想当年他每日都吃不饱,为了吃一顿三分饱的饭,可是要挨打许久的。

自己只不过是运气好,遇到了十二哥儿,有什么资格去可怜别人?

“当然。”

宋煊双手背后,慢悠悠的奔着张源的居住地而去:

“这世上富贵人始终是少数,但是只要你当了官,用不了几年也就成了富贵人。”

王保亦步亦趋的跟在宋煊一侧,左右警惕的看向想要靠近的人。

但是宋煊那句当官的话,却是刻在了王保的心里。

今后有机会自己也要按照十二哥儿所言的加入禁军。

争取去当官!

在经过大相国寺的时候,自是热闹非凡。

落魄举子摆摊**家书,三文钱一篇,可依旧难有客人。

至于更有甚者叫卖状元秘籍,宋庠批注的,十贯钱不二价。

宋煊瞧着有学子翻开,却是空白册子。

书商遭到质问,他却冷笑着道:

“在这东京城里,卖字的比识字的还多,我怎么知道你是真买,还是想要偷学。”

“嘿,你怎么能凭空污读书人的清白!”

“什么读书人的清白,真以为我不清楚你们的小心思。”书商继续无所谓的道:

“若是想要秘籍先交三贯钱订金,不满意也不退,只给看前十页,满意付尾款。”

“太贵了。”

举子却是并没有离开,想要讨价还价。

随着春闱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学子想要抓住些什么,想要在数千人当中脱颖而出。

宋煊走过,听着他们的对话啧啧称奇。

果然无论什么时候状元笔记都挺受欢迎的。

毕竟科举考试成功者的经验,兴许能通过复制取得成功!

……

阮逸坐在院子里,感受着阳光带给他的温暖。

经过这几日的饱食吃药,以及不在挨饿,他终于要好了。

其实就是穷病闹的,险些把他的命给拖死了。

幸亏遇到了宋煊、张源等人瞧见胡瑗被伙计给推了出来。

阮逸从内心深处感谢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甚至想要创作一曲。

但是碍于大家都在温习功课,他不忍打扰这些人。

就在阮逸发呆的时候,院子门被推开了。

宋煊走了进来,瞧着正在晒太阳的阮逸:“我看你是要恢复的差不多了。”

“十二郎来了。”

阮逸大喜。

“过来瞧瞧你的病。”

宋煊随即坐在一旁胡瑗照顾他的马扎上,给他诊脉。

“好的差不多了,还是莫要心疼钱财,至少在喝上三副药来巩固一二,否则容易前功尽弃。”

“十二郎说什么,便是什么。”

阮逸也明白。

春闱在即,无论如何都要把身体养好了。

否则此番过后,还需要再来三年,确保一路通过发解试、省试、殿试才能保证中进士。

再推迟如此之久,不光是财力不足了。

连精神上都会饱受折磨。

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兴许这辈子就同进士毫无瓜葛了。

尤其是阮逸有了宋煊给他的那一片金叶子,目前还没花出去呢。

因为宋煊也给张源留了买药钱。

张源留下了,也没有让阮逸等人操心药钱以及饭钱。

他也不差钱。

“十二郎来了。”

张源大喜,连忙从屋子里出来了,瞧着宋煊给胡瑗诊脉。

“都安顿好了,所以过来看看阮兄的病如何。”

“哈哈哈。”张源颇为豪迈的道:

“人交给我,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哈哈哈,张兄做事,我是放心的。”

宋煊从马扎上站起来:

“天色不早了,咱们去外面的摊子吃个饭,我请。”

“哪能让你请啊!”

张源连忙招呼自己这帮人,搂着宋十二道:

“你好不容易来一趟,上次给的钱还没花完呢。”

胡瑗出来后也是对宋煊行礼道谢。

宋煊随意的摆摆手:

“我方才瞧了外面的特色小摊子,吃焦酸馅,还有辣脚子,关键掌柜的还宣扬一会胡姬来当垆卖酒呢。”

“哎呦,这可不常见!”

张源也是眼前一亮。

因为西夏的缘故,丝绸之路断绝。

胡姬想要来中原赚钱,那难度是成倍的增加。

“同去,同去,那胡姬兴许是刚来的,不懂东京城的行情,兴许过不来两日,就会被搞到青楼里去,到时候花大价钱都不一定能看到。”

张源很是兴奋,他带着众人道:

“定然是回鹘的女子。”

“为什么如此肯定?”

宋煊心想莫不是跟着刘烨商队来的胡商?

“十二郎有所不知,若是来了中原的回鹘女子,再没有嫁人之前,会先与汉人交往,待到生了孩子之后,年近三十,她才会跟自己的族人成亲。”

“而且,媒人来求亲时,父母还以此为荣,以多子为贵,但是婚后就不能再同丈夫之外的男人有来往了。”

“若是那汉人的身份越发尊贵,那女子嫁给的同族身份越高。”

“啊?”

宋煊还是头一次听说这种事。

他是知道一些少数民族会用自己的妻女招待远方来的客人。

就是为了留下强壮的血脉,或者是族群太小,经过几代人的近亲结合,会严重的削弱本部落人的体质,兴许会让部落灭亡。

而解决此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引入外界陌生血液,从而让自己的族群发展壮大。

因为强汉盛唐的实力,让那些外族人是极为认同汉人的血脉的。

特别是甘州等地,经常会见到妻女待客的记载。

像宋煊等中原地带的人,极少会听到这种传言。

“张兄当真不是在诓骗我等?”胡瑗也是与他厮混熟了。

“哈哈哈,我就知道你们不信。”

张源打量来一下宋煊,又瞧了瞧更加高大的王保:

“若是十二郎不信,咱们都叫这位兄弟主人,那胡姬定然会主动贴上来的。”

王保眼里更加不可置信,还有这种好事?

“十二郎的这位兄弟也不用如此神色,那些胡姬喜欢你这样精壮的汉子。”

张源脸上总是带着笑意:

“我听闻大理的某些部落也是如此。”

宋煊只晓得蒙古人会有这样的传统,未曾想原来西北等地也有,看样子是早就流传下来的。

那些汉使睡西域国王**或者女儿,也是为了改善他们国家王室的血脉,不至于体质过弱,导致灭国。

还真是“大爱无疆”啊!

宋煊等人走到那处摊子,早就有人围观。

还有人大声嚷嚷的着退钱。

因为他们以为胡姬必须是那种金发碧眼的。

可是眼前这个胡姬头发是黑的,眼睛也是黑的。

唯一的区别就是肤色很白,而且尽管天气很凉,但是她穿的也清凉。

只是人变多了,她裹上了袍子。

只露出洁白的一双脚,并没有穿着鞋子,他坐在火炉旁,甚至有些害怕。

“这是胡姬吗?”

胡瑗有些不理解。

与他在书本上提过的胡人模样大不相同,反倒是像中原人。

就是皮肤白的发光那种,不太像中原人。

张源仔细打量了一阵,连连点头:

“便是胡姬,你瞧她眼睛,很大,胸脯也大,**也比中原女子翘,十二郎,你觉得呢?”

“我觉得你判断的对。”

宋煊隐约记得西域那嘎的是有高加索人种的。

这女人长的也挺古丽的。

“诸位诸位,若是想看请进棚子交钱,我不骗你们,当真是攒劲的很!”

“好了撒,莫要骂人。”

“哎,新来的朋友,快进来,攒劲的很呐!”

“走。”

一行人便围坐在一张酒桌上。

宋煊指了指王保道:

“我兄弟要请我们吃饭,赶紧先把那酸什么,一人一份,再上好酒。”

王保当即把一块银子拍在桌上。

掌柜的方才一直都在解释真是胡姬,奈何没有人相信。

如今见了来了几个年轻客户,自是满脸欣喜的道:

“好好好,阿伊莎,快快把帘子挂起来,先给客人上酒,再给咱们的客人跳上一段。”

那胡姬顺从的挂起帘子,阻挡外面窥探的视线。

外面更是一阵痛骂声。

直娘贼!

有人吃独食啊!

懂不懂规矩?

就算上杂耍也不会把帘子挂上。

大家都是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之类的。

现在把帘子挂上是怎么回事。

掌柜的只是嘴上说着道歉,但根本就不给旁人看。

如今东京城的胡姬很是少见。

宋煊瞧着这位叫阿依莎的姑娘,她脱掉身上的灰色袍子。

脖子上戴着宝石项链,露出淡黄色的长裙,上衣更是露出肚皮,以及长裙是开衩到大腿根的。

光是这幅装扮。

就把王保给迷得双眼死死盯着那胡姬。

他长这么大,确实是没有经历过男女之事。

每天都想着怎么填饱肚子呢。

别说王保没见过世面,其余几个学子,也是目不转睛。

毕竟这种攒劲的节目。

带着极大的姓暗示。

宋煊觉得胡姬的身材当真挺哇塞的。

该鼓的地方鼓,该翘的地方翘。

甚至肚子上的肉都恰到好处,能让肚皮舞看的十分顺眼。

张源也下意识的吞咽了口水。

别看他方才巴巴说个不停。

可胡姬他也是头一次见。

因为大宋对西域的丧失。

许多时间都没有胡商带着胡姬前来中原赚钱来了。

宋煊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味道一般。

反正就是拿着胡姬的噱头来揽客的,酒水卖的贵,是利润的大头。

攒劲的节目是附赠的。

强制消费的一种。

金丝毛毯上,胡姬阿依莎赤足而立,腰间金铃轻颤,随着鼓点扭动腰肢。

她腰间没有一丝赘肉。

肌肤在朦胧阳光照下,犹如白雪一般的光泽,随着手鼓的节奏,胸前更是如同波浪般起伏。

每扭动一下,缠在髋骨上的金铃变簌簌作响。

铃铛声与鼓点交织,像是某种咒语。

勾的人心里痒痒。

轻薄的罗衫根本就罩不住什么。

旋转时衣诀翻飞,晃的人眼花来,不知道看哪。

但总是有学子开了自瞄,知道重点看哪里。

黑发如同瀑布一样甩开,瞳孔在发丝间一闪,唇角勾起一抹野性的笑。

张源喉结滚动,酒撒衣袍不自知。

胡瑗猛掐大腿,嘴里嚷嚷着非礼勿视,非礼勿视。

可是指缝却是张大的极大,露出两只眼睛。

别看阮逸病还没好,可能是天气干燥又寒冷,天气缘由激的他鼻头流血了。

王保一直都目不转睛。

宋煊只是觉得眼前的胡姬擦边擦的不行,但业务能力没得说。

这舞蹈跳的是真好看。

胡姬阿依莎见宋煊不为所动,遂旋转到宋煊身边,纱裙恰好拂过他的脸颊,带着玫瑰油以及汗水的暖香。

张源等人倒吸凉气,还有这种独特的节目。

凭什么我没有?

就看宋十二他长的英俊?

宋煊却是淡定抬手,两指夹住一只飞出来的小金铃。

虽然张源也是去过青楼,但是绝没有像胡姬这般胆大妄为,互动跳动,姓张力拉满的攒劲节目。

那掌柜的果然没有骗人!

别看大宋如今对外战争胜少败多,可他们这些胡商来了中原便是低人一等的。

他们想要在东京城行骗,死在这里都没有人给他们伸冤。

否则那些胡姬怎么会以为汉人生孩子而变得身份高贵呢!

北宋前期的涉胡词之所以寥若晨星,与宋初绮丽奢靡的词风、宋人空前高涨的自信心关系密切。

对于胡人来中原经商,宋人是十分欢迎的。

贺铸在《蕙清风》中表达了对胡商的欢迎,希望与卖酒的胡商不醉不归;

周邦彦在《迎春乐(双调·第二)》中将胡姬视为知己,希望与其共饮。

直到北宋被胡人覆灭,宋人才开始转变对胡人的态度,无比憎恨又感到畏惧。

但是在仁宗这个时期,宋人对于胡人还是极为欣赏的。

无论是晏殊还是欧阳修所写的词,皆是细致入微的赞美胡女美貌的容貌,以及感叹她们高朝的技艺。

胡姬阿依莎见迷住了这帮大宋读书人,心中不免有些得意。

掌柜的却是嘴角带笑。

这舞蹈在回鹘,可是求偶用的。

如何能过不引得这些中原人瞩目?

他们哪里见识过如此狂野的舞蹈,中原女子都过于含蓄内敛了。

随着鼓点越来越激烈,胡姬的舞蹈也越来越快,让人眼花缭乱。

一曲舞罢。

张源等人自是兴奋的大喊:

“跳得好,该赏。”

上了头的几人自是慷慨解囊,把钱财扔在毛毯上。

阿伊莎连连道谢。

宋煊却是随手一扔:

“姑娘,你的金铃掉了。”

“多谢。”

胡姬抬起头看向宋煊,一双大眼睛眨巴眨巴的。

她本以为除了金铃外,还会扔别的。

见他毫无表示,阿伊莎也没有多说什么。

掌柜的这个时候已经做好了饭食,一个个全都端了过来:

“几位客官先尝尝我们的特色,且让我们的阿伊莎歇息一会,再为客官亲自斟酒。”

“好好好。”

张源脸上大喜,他这才转过头来对着宋煊道:

“这胡姬的舞跳的真好看哎。”

“是了,是了,确实跳得好,百闻不如一见。”

阮逸觉得自己灵感爆发,特别也想要做一首乐曲。

但是又苦于没有纸笔,只能默默记在心中。

“你怎么流鼻血了?”

听到询问,阮逸大惊失色:

“我没感觉到啊!”

“十二郎,你快给阮兄看看。”张源揶揄的笑道。

听着胡瑗的话,宋煊只是擦了擦筷子:

“他没事,回去多喝点热水就行了。”

“哈哈哈。”

众人哄笑一团,阮逸脸上带着尴尬的笑容。

倒是胡姬阿依莎见到这帮大宋学子这般模样,心中也难免有些得意。

只是这群人长相最为英俊的那个人,对自己扭动的舞蹈并不是很感兴趣,唯有他十分淡定。

阿依莎是听过那些一夫一妻忠贞不渝的故事的。

但那些故事不属于自己。

她暗暗猜想着宋煊这个人,兴许也有一位更加美丽的妻子。

“你们是怎么来的?”

掌柜的上辣脚子的时候,听到宋煊的询问。

“我的朋友,我们是跟随大宋军队从甘州一同来的,以前可没有这种机会啊!”

掌柜的脸上带着笑:

“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有人来,几位朋友可要好好珍惜阿依莎的舞蹈,若是等她名气打开后,就不再是在这棚子里表演歌舞了。”

宋煊低头饮酒,果然如同自己猜测的那般。

这蝴蝶翅膀岂不是悄悄煽动起来了。

张源不差钱,反正饭钱是宋煊出。

所以他身上的钱自是给那胡姬打赏了。

不仅张源高兴,连带着阿依莎也是极为高兴。

她本来以为如此多的人群围观,又是在大宋都城,听闻人口就超过百万,西域许多国家加起来都不如这一座城都人口,更是让她惊诧不已,定然能过赚到大钱。

可是东京城的这些围观的男人都比较“抠门”。

攒劲的舞蹈都不喜欢看,纷纷叫嚷着先跳一个看看成色。

阿依莎跳了一次,他们都是鼓噪叫好,说再来一个,就是没有人进棚子里。

掌柜的才让她把袍子披上,不要给这帮无赖汉看。

直到来了几个年轻人直接进了棚子,长的斯斯文文的,且不会动手动脚。

其中几个一瞧就是雏儿,脸一直红的不行。

今日的买卖总算是开了张!

胡姬到中原来,主要是为了赚钱来的。

为此,阿伊莎跳的十分卖力,更是让几人大声叫好。

今日的李君佑很是生气,未曾想遇到一个懂法之人。

他本想派人去查一查那个人的背景,毕竟东京城的权贵多如狗。

许多人他这个身份也是惹不起的。

“今日出门如何不骑马来?”

赵允迪瞧着自己这位好友面上不是很高兴。

“嗨,别提了,别提了。”

李君佑不想在别人面前漏了底,遭人嘲笑。

赵允迪是八大王赵元俨第三个成年的儿子,整个人混不吝。

他爹死的时候连表面上哭都不愿意哭,直接找来伶人在宫殿里唱戏取乐。

因为平日里他爹对他十分严苛,并不允许肆意妄为。

等他爹一死,便没有人能过控制自己了。

赵元俨素来有野心,真宗病重后,他一直都不打算离宫。

毕竟上一代便是兄终弟及,这一次赵祯尚且年幼,也可以效仿太祖太宗之间的传位。

别人对赵元俨都无计可施,还是李迪用墨水在盆里搅和,把水变黑给赵元俨送去。

他觉得有人想要毒害自己,当即骑马离开宫殿。

待到赵祯继位,特别赐他赞拜不名,又赐诏书不名。

但是刘娥当政后,赵元俨唯恐刘太后猜忌,深思沉晦,闭门与外人隔绝,自称谬语有阳狂病(**),不能上朝议事。

如今一直在家里躲避灾祸,但是他的儿子赵允迪本就不喜欢跟他爹住在一起,就愿意跟着李君佑出门享受。

谁让李家有钱呢!

赵允迪见状也不在多问,反正钱票在身边就行。

“前面如何那么热闹。”

赵允迪如今是崇州刺史,但也是遥领,光拿俸禄不干活。

再加上是皇室子孙,身边的听用的仆人只多不少,立即前去打探。

“回衙内,是来了胡姬,众人全都在那里围着呢。”

赵允迪并没有什么爵位,只是年纪轻轻便是高官。

“好好好,速去速去。”

赵允迪当即来了兴趣,连带着李君佑也是一扫而空方才的郁闷之色。

胡姬在东京城可当真是不常见呐!

虽然帘子里强劲的舞蹈与鼓点,帘子遮起来只能看个若隐若无的影子。

但一帮闲汉都是没有散去,而是围着棚子外。

直到赵允迪的仆人推开一帮人,挤出一条通道,刚有人想要咒骂。

可是瞧着人家这一身华服,便明白自己惹不起,只能转为暗骂,有钱了不起啊!

“我的朋友,快来快来。”

掌柜的一瞧两个华服少年,终于等到更多的贵客了。

赵允迪并不理会他,反倒是一旁的仆人吆五喝六的询问这个,那个的。

待到得到一句威胁要是敢骗我家衙内的话,让你在东京城死无葬书之地后,掌柜的脸上笑容不减。

待到赵允迪进来后,瞧见一帮举子在那里欣赏着胡姬的舞蹈,他当即开口道:

“闲杂人等全都给我赶出去。”

几个仆人自是开始吆喝让宋煊他们滚蛋。

“凭什么?”

张源哼了一声:

“我等皆是付钱了。”

王保直接站起来,挡在宋煊面前,盯着几个仆人。

赵允迪瞧见连那个大个子都身着华服,眼里闪过一丝疑色。

东京权贵多如狗,他虽然是八大王的儿子,可是自家老爹被一个女人吓破了胆,自称有**,着实是让赵允迪心中窝火。

谁承想出了门,竟然也不能随心所欲的玩耍。

“给他们钱,让他们滚蛋。”

赵允迪开口。

自然不是自家奴仆给钱,而是李君佑。

李君佑看向这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高个子,眼里满是疑色,再一瞧被他遮挡的那个人。

正是早上害他折了面子的人。

他本以为东京城这么大,百万人口,想要找一个人犹如海底捞针。

却不曾想老天爷给机会,一天就碰到了两次。

李君佑当即坐下:

“给什么钱,他们也配!”

赵允迪愣了一下。

他一直觉得李君佑平日里给钱极为痛快。

“不给?”

“不给。”李君佑极为强硬的道:

“我等是来看胡姬舞蹈的,凭什么要给他们钱,没钱自己个走,你我什么身份,如此低声下气?”

“是啊。”

赵允迪一下子就上头了。

想自己堂堂宗室子孙,太宗皇帝的亲孙子,竟然会想着给钱打发走几个举子,当真是丢脸。

“让他们滚。”

赵允迪下令,几个仆人当即上前推人。

此言一出,张源等人脸色皆变。

他们当然知道在东京城能如此嚣张跋扈的,家里背景定然极强。

掌柜的也不敢多言语,反正这波学子的钱也赚到了。

阿依莎重新用灰袍子把自己裹起来。

男人之间的争斗,她并不参与。

因为她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比如赚钱。

王保都不用宋煊开口,直接把几个仆人全都撂倒。

赵允迪脸色大变,他指着王保道:“你可知道我是谁?”

宋煊瞥了他一眼:“你是哪家的纨绔子弟,你娘没告诉你吗?”

“大胆!”

赵允迪怒不可遏的拍了下矮桌子:

“胆敢侮辱我母妃,我看你是活腻味了!”

李君佑只是端起茶杯,没言语。

他往外撒钱,并不代表他是个真正的冤大头。

这也是交朋友以及伪装的一种方式。

方才李君佑态度转变,就是想要借赵允迪这个没脑子的人,试探出对面那个人的真正背景。

如今那懂得大宋律法之人,竟然口不择言,算他倒霉。

李君佑面上无色,心中却是暗笑。

赵允让这话一出口,本来怒气冲冲的张源脸色再变,甚至有些惶恐。

完了,是宗室子孙。

阮逸连忙拉住宋煊的胳膊,悄悄的说:

“十二郎,你们快跑,我留下断后。”

阮逸觉得自己若是没有宋煊的帮助,兴许这几日就贫病交加死在了东京城的角落里。

今日摊上事了,本就是捡回来的一条命,赔给他也好。

“断什么后。”

宋煊拍了拍他的胳膊,示意他不要如此悲观。

张源也是回过头来,瞧着宋煊,做出口型:

“咱们跑吧,他一个纨绔子弟保管追不上。”

宋煊却是摆摆手,哼笑一声:

“你又是何人,怎么证明我侮辱你的母妃了?”

赵允迪没成想他死到临头,不跪地求饶,反倒质问。

“我祖父乃是太宗皇帝,父定王!”

赵允迪的声音一下子就传到了棚子外面。

光是一个帘子根本就挡不住什么声音。

张源脸色大变,整个人又些摇摇欲坠,险些坐不住板凳。

胡瑗等人也是面面相觑。

连掌柜的也没想到今日第一次开张,还会有皇室子孙前来。

唯有王保看向宋煊,眼神询问要不要杀出一条血路去?

反正跟着宋煊时间不长,但是这辈子的福都享受到了,若是临死之前再日个女人就更好了!

宋煊知道赵光义有九个儿子,其中七个儿子已经过世,废太子赵元佐倒是还没死呢。

他当即倒吸一口凉气:“你莫非是八贤王的儿子?”

张源看向宋煊,眼里尽是不解之色。

人家他爹是八大王,如今再低头认错也没有什么用啊!

“八,八贤王。”

赵允迪从来没有听过自家老爹有这个称号。

可是听起来还挺好听的。

“不错。”赵允迪连忙应了一声:

“既然你已经知道我的身份,还敢侮辱我母妃,罪该当斩。”

李君佑觉得这个罪过不大。

天禧三年的时候,东京商人酒后称太宗孙不过是靠着祖上余荫,没什么本事,被判徒三年,发配到沙门岛。

“哎,话不能这么说。”

宋煊放下手中的茶杯:“请你复述一遍我是如何羞辱你的母妃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