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643章 伐蜀,赶在老刘大限之前,为他实现

步度根见状,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急忙问道:

“你们陛下和你儿子呢?”

提及成公毅,成公英只觉一阵钻心的痛如潮水般涌来,瞬间淹没了他。

他的身体微微颤抖,嘴唇哆唆起来:

“吾子成公毅死在诸葛诞的刀……”

成公英悲痛欲绝,泣不成声。

步度根听后,怒目圆睁,破口大骂道:

“又是诸葛诞,他杀了上万将士,又杀了你儿子,他是我们共同的仇人!”

雷鸣般的吼声在大营内回荡,震得周围的士卒们都为之一颤。

话音方落,数骑鲜卑斥侯如鬼魅般飞奔而来,大叫:

“启禀大汗,那魏国天子曹丕已被诸葛诞生擒,押送回五原去了。”

步度根脸色瞬间一变,仿佛被人当头浇了一盆冷水,从头凉到脚。

曹丕竟被生擒了?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在他心中炸开了锅。

那自己跟谁结盟?

原本他还指望着与曹丕联手,谋得一番霸业,可如今曹丕被擒,一切计划都化为了泡影。

如此一来,自己岂不是白跑一趟?

还折损近万余士卒!

这波亏可吃大了啊。

步度根心中暗自叫苦不迭,脸上的表情变幻不定,一会儿是愤怒,一会儿是懊恼,一会儿又是无奈。

“曹丕怎会被生擒?”

步度根忍不住抱怨道,声音中满是不甘与疑惑。

身后,成公英听得曹丕被俘的消息,身体又是一凛,仿佛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击中。

曹丕被汉军所俘,最后必是死路一条。

六千魏军士卒,如今只剩下他孤身一人。

此时此刻,他只身一人流落塞北,已是举目无亲。

这一刻,成公英仿佛被整个世界抛弃了,他的身体僵住,如同一块冰冷的石头,一动不动站在那里。

成公英缓缓跪地,眼神中迷茫绝望,喃喃道:

“上天,你为何如此对我?”

丁谧忙走上前去,稳稳扶住成公英,开口说道:

“成公兄啊,这冥冥之中皆是天意使然呐,这恰恰证明了上天并不想让你死,想让你活着有所作为。”

“既然上天都如此安排,给你留了这番转机,你何不顺势而为,投效到大汗的麾下呢?”

“大汗他胸怀壮志,你若能辅佐他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那必将名垂青史啊!”

“而且,待到将来大汗挥师南下,以雷霆万钧之势荡灭伪汉,这不也算是为你们天子报了仇、雪了恨嘛。”

成公英听闻此言,身躯微微一震,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神中,瞬间泛起了光亮,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就在这时,步度根也趁热打铁,满脸豪情道:

“是啊,成公卿,你智计无双,堪称当世奇才,若是你能辅佐本汗,凭借你的谋略,定能将那萧和一举诛杀,为你们天子报仇雪恨啊!”

“你就归附到本汗的麾下吧,本汗定不会亏待于你!”

步度根顺势而动,要将成公英招揽至自己的阵营之中。

他早就听闻过成公英的非凡智计。

丁谧曾多次在他面前提及,成公英之智,远非寻常人可比,甚至十倍于他。

也正因如此,步度根在初见成公英时,心中便生出了挖墙角的念头,想要将这位奇才收入自己的麾下。

如今,曹丕被俘,局势发生了变化,这无疑给了他再次招揽成公英的绝佳机会。

步度根满心欢喜,盛情相邀道:

“没错,我一定要为我儿报仇雪恨,我要亲手杀了诸葛诞,杀了刘备,杀了萧和!”

“大汗!”

成公英突然神情肃穆,单膝跪地,向步度根恭敬地一拜:

“我愿投奔于大汗麾下,竭尽所能,助大汗踏平中原大地,扫灭那伪汉!”

成公英终于臣服了,这一决定让步度根眼中涌起狂喜之色。

虽说他身为鲜卑汗,但一直以来都十分仰慕汉家文化。

步度根心里十分清楚,若想要一统鲜卑各部,进而牧马中原,实现那宏伟的大业,非得有一位拥有奇谋的智士相助不可。

所以,他之前才会如此重用丁谧。

然步度根也明白,丁谧的智计虽有一定水平,但也不过只是二流之才。

而成公英,那才是真正的顶级存在。

如今,能够得到成公英的归附,步度根怎能不欣喜若狂呢?

“本汗得你辅佐,就如同那猛虎添翼,何愁大业不成啊!”

步度根一边大笑着,一边赶忙走上前去,将成公英扶起:

“成公卿,今后本汗就听你的了,你若能助本汗杀过长城,本汗必定会为你报仇雪恨!”

“你我携手,定能共成大业!”

步度根的话语充满了豪情壮志。

步度根的这番雄心壮志,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瞬间将成公英心中的热血点燃。

成公英仰天狂笑,声震四野:

“好,我成公英定当尽我所能,辅佐大汗荡灭那伪汉!”

两人相视而笑,爽朗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长安城,正值春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张飞和萧和率领着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地班师归来。

此时的刘备,为了迎接这两位功臣,御驾亲临长安。

萧和与张飞还朝的当日,刘备便在皇宫中精心设宴,为他们接风洗尘。

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接风宴,更是一场盛大的庆功宴,旨在庆贺他们成功灭掉魏国的赫赫战功。

庆功宴上,刘备端坐在主位之上,神情威严而又和蔼,缓缓宣读封赏圣旨,对有功的众臣进行了大肆封赏。

那些随征的有功众将,皆根据各自的功劳大小,得到了应有的奖赏,一时间,殿内欢声雷动。

而作为首功之臣,萧和更是得到了极高的封赏,刘备将他的食邑增至三万户之多。

封赏结束之后,众臣皆面露欢欣之色,纷纷起身,向刘备叩谢隆恩。

“臣等拜谢陛下天恩!”

身为大司**萧和,自然率先带头拜谢。

“臣等拜谢陛下天恩!”

“臣等拜谢陛下天恩!”

众臣纷纷轰然而动,起身齐声高呼。

刘备面带微笑,抬手示意众人起身,然后道:

“尔等为朕扫灭伪魏,再造大汉立下了汗马之劳,功不可没!”

“你们不该谢朕,是朕当谢你们才是!”

“诸位,请受备一拜!”

说着,刘备起身,郑重地众臣一揖。

众臣见状,忙是轰然再拜。

尔后,君臣相视大笑。

此时的刘备,似乎因为灭魏的捷报传来,精气神都好了许多,整个人容光焕发。

宴会的气氛也相当愉悦,众人推杯换盏,畅所欲言。

然萧和与张飞等人心中却十分清楚,刘备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所剩下的时日已然无多。

伪魏虽已灭掉,但蜀国尚存,犹如一颗钉子,牢牢地扎在大汉的版图上。

他们必须要在刘备大限到来之前,将蜀国覆灭,完成他一统天下的伟大梦想。

当下,萧和便瞅准时机,向刘备提及了伐蜀之役。

他神情凝重,缓缓分析道:

“现下的形势颇为复杂,蜀军虽已撤出了阳平关,但太子的大军,却仍被堵在白水关之下,无法顺利南下进入蜀地。”

“若要灭掉蜀国,恐怕得再调倾国之兵南下入川才行,只是,蜀地地形复杂,运粮极为困难,若调兵太多,以我大汉目前的国力,只怕都无力支撑。”

刘备微微点头,深以为然。

话锋一转,萧和道:

“区区一个昏聩无能的刘璋,又何须兴师动众,大动干戈地调动举国之兵力呢?”

萧和语气中透出自信。

“臣下斗胆进言,仅凭魏文长将军所统率的六万荆襄军团,便足以荡平伪蜀!”

萧和几乎已毫无保留亮明了自己的战略构想。

他计划由魏延挂帅,率领荆襄军团,溯江而上,直捣蜀地,讨灭刘璋。

“刘璋虽为庸主,暗弱无能,但其麾下却并非无能之辈,亦不乏英雄豪杰之士。”

“朕亦有所耳闻,那张任等人,皆为当世之猛将。”

“还有那黄权等人,皆是智谋超群之士,不可小觑。”

“况且,蜀地地势险要,有秦岭之天险,若要从荆襄之地西伐蜀地,还需穿越诸峡天险,实非易事。”

“文长仅凭六万兵马,当真能够顺利攻取那伪蜀之地吗?”

刘备虽然对萧和言听计从,但心中仍存有不少顾虑。

面对刘备的疑问,萧和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起身离座,正色上前,拱手行礼道:

“臣请命,愿秘密前往荆襄,为文长出谋划策,共同拿下那蜀地!”

此言一出,刘备瞬间惊喜交加。

讨伐刘璋,攻取蜀地,确实面临着种种困难。

但只要萧和这位兵仙大司马亲自出马,那么上述的那些困难,便都不再是问题。

“原来如此,看来伯温你早就已经胸有成竹,想好了取蜀之策!”

刘备恍然大悟,面露喜色道:

“有你亲自出马,率领六万兵马攻取伪蜀之地,定然是绰绰有余!”

“那依伯温你之见,何时伐蜀最为合适呢?”

萧和不假思索,毫不犹豫回答道:

“臣下明日便秘密起程,前往荆襄与文长将军会合,共商伐蜀大计。”

刘备深以为然,点头赞许道:

“伯温所言极是,那此战便托付于你和文长了。”

“不知伯温你还需要调哪些大将前往助阵呢?”

萧和略一沉吟,随即说道:

“此战我们要打刘璋一个措手不及,若是调我朝名将前往荆襄的话,必会引起刘璋怀疑。”

“臣下认为,此战除文长外,当以年轻新星们为主。”

“如此一来,既可以麻痹刘璋,使其放松警惕。”

刘备听后深以为然,便欣然准了萧和的所请,命令张苞、邓艾等年轻一代的将领,尽数从四面八方往荆襄,于魏延帐前听命。

而萧和本人则于两日后启程,秘密往江陵而去。

时年春末。

萧和一行人,终于是抵达江陵这座阔别已久的城池。

时隔多年,再次踏入这座充满回忆的城池,萧和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

而得知消息的魏延,早已在州府之中备下了丰盛的酒宴,为萧和这位大汉的大司马接风洗尘。

“大司马!”

魏延神色郑重,率先向萧和举杯致谢:

“这一杯酒,魏某敬你,敬你灭魏之功!”

“文长言重了”

萧和淡淡一笑:

“灭魏之伟业,乃是陛下神武雄略、英明决断之果。”

“我不过是尽了自身的一份本份而已,实不敢居功。”

魏延嘴角上扬,露出一抹爽朗的笑容,高声道:

“大司马真是虚怀若谷,令人钦佩,来,咱们共饮此杯,以表敬意!”

萧和微微一笑,随即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酒过数巡,气氛愈发融洽而热烈。

也到了该谈正事的时候了。

萧和神色遂从怀中缓缓取出那份沉甸甸的诏书,递给了魏延。

魏延郑重接过诏书,小心翼翼展开。当他的目光扫过诏书上的每一个字时,眼中不禁掠过一抹激动的光芒。

“太好了!陛下竟要我前去伐蜀!我魏延终于等到这天了!”

说着,魏延激动的将诏书高高举起,展示给在场的诸位将领看。

一直以来,魏延镇守荆州,虽然成功阻挡了蜀军的多次入侵,立下了不少功劳,但难以与他心中那开疆拓土之功相比。

而灭魏、收复凉州等那些惊天动地、开疆拓土的战役,他却都遗憾未能参与其中。

这让他心中始终憋着一股劲,渴望能够立下一桩震古烁今的大功,以此来证明自己这位卫将军绝非浪得虚名,而是名符其实、当之无愧的。

现在,机会终于如他所愿降临了。

讨伐刘璋,攻下益州,为天子讨灭这最后一路逆贼,这无疑是一项足以载入史册的大功。

其实,不久前刘备将邓艾等诸将调来荆州时,魏延就已经隐隐有所推测,觉得刘备可能是要派他前去伐蜀。

而现在,萧和带来的这份诏书,终于证实了他的推测。

开疆拓土的大功近在眼前,魏延欣喜若狂。

“既然天子有诏,那我关索性愿为先锋,一路杀入成都,活捉刘璋!”

关索突然从座位上跳起,满脸兴奋请缨出战。

他这一声喊出,顿时引起了年轻武将们的共鸣,争先恐后地站起身来,都想要请为先锋。

“莫急,莫急。”

魏延见状,连忙压了压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自然有你们立功的时候,不必急于一时。”

“眼下如何顺利拿下蜀地,才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还得先与大司马好好商议一番才行。”

众将领们却似乎都没把蜀军放在眼里。

在他们看来,荡平蜀地、活捉刘璋,不过是易如反掌之事,根本无需过多担忧。

“刘璋虽弱,但尔等切不可轻敌大意。”

魏延见众将如此轻敌,心中不禁有些担忧,他冷静地看向萧和:

“大司马,依你之见,此番伐蜀我们当如何用兵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萧和回答。他的目光缓缓转向站在一旁的邓艾,问道:

“士载啊,对于此次伐蜀之战,你可有何良策?”(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