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同志,我想招的是警卫员,不只看能不能打,还要综合各方面考量,你真的不合适。”
俞非心不解:“我哪里不合适?”
时樱挑了几条说:“你行事鲁莽,不计后果,说话不过脑子,警卫员需要随时注意身边情况,随机应变,我在你身上没有看到这样的特质。”
一条一条批下来,俞非心脸都白了。
她甚至都有些自我怀疑了,自己是不是真的那么差劲?
时樱伸手捏了捏她硬邦邦的肌肉,话音一转:“当然,我不否认你为这身肌肉付出的汗水,你也很优秀,只是,性格方面和我不太匹配。”
或许是听了太多否定的话,俞非心竟然有被安慰到。
“那要是我能做到你说的那些呢?”
时樱斩钉截铁:“那我肯定欢迎。”
这时候,她还不知道随口画的饼会带来多大的麻烦。
……
接下来的几天。
时樱开始琢磨拖拉机的事。
她空间里就有几个现成的拖拉机,但综合配件和现有的技术种种因素考量下,肯定不能把空间内的拖拉机生搬硬套。
而现阶段,黑省所用的拖拉机的主力主要有三种。
头一种,也是最常用的,东方红-75履带式拖拉机,在全省的保有量超过65%,主要用于深翻,开荒,拉东西。
而另外两种分别是集材-80轮式拖拉机和铁牛-55式轮式拖拉机。
前者主要用于三江平原沼泽地带,油耗量非常高,后者主要用于播种,中耕等轻农作业。
三种拖拉机各有各的缺点。
目前为止,最先进的就是东方红,但东方红的故障间隔时间也是高的吓人。
黑省黑土肥沃,土质松软,有孔隙且疏松。
为了提升抗陷性能,黑省的拖拉机大多是履带式,这样一来就不得不舍弃了一部分效率。
时樱咬着笔头,在草稿纸上勾勾画画。
要是把履带换成橡胶-钢复合式履带,在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加大马力,效率至少能比东方红提升33%……
说了这么多也不过纸上谈兵。
时樱准备晚上加班加点,把空间里的拖拉机们拆了研究。
至于怎么拆?她的是力气和手段!
农学研究院最不缺的就是实验田和拖拉机!
这天,她刚来到工位,孙亚男就急急的跑了过来。
“时技术员,你快来看看,我们的菌种出问题了。”
时樱放下东西:“带路!”
两人直奔实验室,仔细观察菌袋,菌袋里隐隐有菌丝绿霉蔓延,这是木霉的特征。
出现这样的情况,肯定是有未消毒的东西接触了菌袋或是填装料。
现在,也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时樱强压下心头的怒意,吩咐孙亚男:
“先把没有没有霉的菌袋分拣出来。”
孙亚男像是无头苍蝇似的转了一圈,最终也只找出了十分之一的完好菌袋。
时樱沉默了一会:“都处理了吧。”
要是心疼这点东西,给后面的菌袋染上菌,那也实在不划算。
孙亚男倒抽一口凉气:“全丢了吗?”
光这点东西,她们都捣鼓了十天,那些烂苹果枝,塑料袋,还有为了不让实验室温度低于20以下烧的炭,一笔笔,全是开支!
她心疼啊。
“没办法,只能全丢了。”
时樱也无奈。
魏场长赶来时,正好听到这句话,呼吸都停了一瞬。
“什么全丢了?”
时樱:“有人没按照我说的规范操作,菌袋上染了菌,基本上全毁了。”
为了尽量保证消除差错,所有参与人员都是农技员和其他类的技术员,至少他们对实验是有一定了解的,不会偷省步骤。
魏场长自然也明白这点:“把人都叫来。”
很快,技术员们都赶了过来。
魏场长脸色沉得能滴出水来,也不绕关子:“是谁没有按照时技术员指导的操作,我们这批菌袋全毁了。”
技术员们面面相觑。
“我绝对严格消毒,全都是按照时技术员指导的来的。”
“对啊,我们都是听时技术员的,没有人乱来。”
“……”
这种情况才是最可怕的,农场职工亲如一家。
这种关乎全场人利益的事,都是齐心协力,他想不出来会有谁捣乱。
时樱在旁边看着,冷冷出声:“在填装料消毒后,是谁负责拌料和往菌袋中装料?”
有四人站了出来,其中领头的技术员硬着头皮说:“是我们几个负责的,不过我们也绝对没有审过消毒的步骤,”
没人承认,事情又陷入僵局。
时樱点了点头:“别的我不能肯定,但菌袋长木霉,肯定是你们其中有人操作不当,既然找不出来,这次银耳培育你们就先不要参加了,我会重新选几个人补上。”
场内的声音大了起来,谁也没想到,时樱能这么狠。
不参加?那项目奖金和补助、以后升高级技术员的材料支持不就全没了。
一旁的方技术员皱眉,开口道:“时同志,这几位技术员都是厂里的老人了,你好歹给人留些面子。”
众人这么一听,都觉得有道理。
在场的技术员,哪个不比时樱先入场?他们再怎么说也算是前辈,就因为技术不如人,就要遭到这样的对待?
大家都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时技术员,我们也共事这么久,你这样就太令人心寒了吧?”
时樱唇角噙着冷笑。
孙亚男啪的把桌子一拍:“心寒什么?研究这种事,本来就是有能力的人上,要是研究讲人情,你让让我,我让让你,那国家能发展吗?”
先前发声的人臊得脸颊通红。
时樱也懒得多说:“好了,就这样吧,叫人集合,我重新选人。”
见她态度坚定,那四个助理员也慌了。
“……时技术员,你先别走,让我们好好想一想。”
“我们四个对一下,看是谁的问题。”
时樱挺住步子。
四人嘀嘀咕咕在那对了一阵,其中一人像是想起了什么:“农具!我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