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嫁对郎,重生后她躺赢了 第436章夏家送了个侍女来

();

那几个掌握机密的人定然是有数的,谁活着、谁死了还有谁活着却被人监视着,这些都是确定过的。

这人这么些年没有露面,海上那边又有端侯府的人盯着,显然他们也没有发现那几个人的踪迹。

面对这么大一笔财富,很难有人不动心,但这些人既没有私自去海上找那些东西,也没有在事情过去之后重新投奔主家,又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人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

也不怪邓父会这样说,那些东西沉在深海当中,要是单个人或是他带上一小股人马去,用处都不大。

因为他们没有端侯府的这些工匠、人手和出入海上宛如无人之境的能力,他们知道海藏所在的地点,最多也就能侥幸打捞上来一两件儿东西,还容易被人盯上,遭遇不测……其实继续投奔主家才是明智的选择。

华靖离一番解释之后,总结道:“当年要么发生了什么变故,那些人都死了,要么就是这当中有人起了异心,或是端侯府的人认为他们有了异心,将他们灭口了。”

“邓伯父说,他是最早回来的,不知道后面的人是什么情况。他最初应该是最乖顺的一个,没什么心思,这些年装得疯疯傻傻、酗酒成性,连朝廷的密探都瞒过去了,这才被容下了。”

夏明嫣点头:“邓伯父也是不容易,不过,端侯府的人留着他,大概也是觉得他们毕竟是亲戚,还有一个邓澜在,把邓澜握在手里,他们就能掌控邓伯父。”

“再有,虽说邓伯父不懂在海上如何判断方位,可他毕竟到过那个地方,周围有没有什么岛屿、景致,或是月影和礁石的角度,至少他是活着的人里少数几个知道的。”

“他们留着他,大概也是想着等那边万事俱备了,得带上他去找,这样才好判断具体的方位。”

牵星术是一门在海上复杂的判断方位的技术,是有家传的,一般人几乎没有机会掌握。

邓父不懂这些很正常,这些年他装疯卖傻的,也不敢找人去问或是寻找书籍自学,他也就没发现他手里只有一半坐标。

可也正因为他没看透这一点,他自己的野心才没坐大,也间接地让何夫人和李玦还能容得下他。不然拿住邓澜威胁他,逼他说出坐标,再将他灭了口,也没什么做不出来的。

“还得再找找,看看当年还有哪些人知道,就算都没了活口,这些人若是被灭口了,心里不甘,也应该会留下点线索。”

华靖离这就打算把郭林叫进来商量一下,吩咐他派些人出去找线索,就听说夏家送了个侍女过来,让夏明嫣出去接一下。

夏明嫣跟华靖离对视了一眼,一开始都没想通夏家为什么送个侍女过来,一想通了,华靖离先就尴尬了,甚至连耳根子都红了。

也不管郭林还在呢,夏明嫣一时没忍住,伸手就拧了华靖离的耳朵,拧完了看了一眼很识相地转过身去的郭林,她脸上一红,立马松了手。

她哼笑了一声道:“看就看吧,没什么要避着人的,反正一会儿又要有新的小娘进府了。这是闻着味儿了,主动送人来了。”

“我早就说了,咱们自己不把这位子占上,一准儿有人要往里塞。以后这府里的眼线多了,我就往这儿一坐,把她们都叫来,在这儿开个小会,都能顶上你家侯爷在书房议事了。”

华靖离在书房议事,来的是门客和朝中、华家军中的人,而这些安**府里的女眷的背后恰巧有那些敌对之人的身影,这两者虽然分属两个阵营,性质上却没有太大差别。

华靖离瞪了郭林一眼,示意他先别转过来:“别人送了人来,你也要怪我?还不是你要用人,才往我这儿塞人。你看看那个邓小娘,还有那个于什么的……于姑娘,都是你接进来的。”

“现在外面都说我刚一痊愈就急着纳妾,骨子里是色中恶鬼。还说你救了我的命,我却要先让妾室生下庶长子,让你难堪。你说,我到哪儿说理去?”

五日前,于杏儿终于到了元京,她就是楚氏真正的亲生女儿,夏登云的胞姐,当年楚氏让身边的人把她送走,寻个百姓人家抚养,却差点被楚霆孝派去的人处理掉,以绝后患。

之后阴差阳错地被霞姑姑送给了一个要远走贩货的商贾,被送到了一个渔村抚养。这姑**养父母算是渔村里的富户,因为自家只有三个儿子,没有女儿,对于杏儿视如己出。

于杏儿这些年过的日子、所受的教养虽然无法与高门和书香门第相比,却也被教得坚毅果敢、能识文断字。

她养父母家里虽是村中富户,可也跟元京的富户没法比,他们家的人也都是上船捕鱼、下地干活的,因此她被养成了一个泼辣、干练的姑娘,雷厉风行,甚至走路都带风。

于家原本日子还过得去,可是自从几年前于家二老在一次大风浪中意外过世,又赶上渔村被征用了建造码头,于家的日子就过不下去了,顺势就分了家。

于家二老生前曾经说过,要让于杏儿嫁给他们的小儿子,可于杏儿和这小儿子都把彼此当作真正的兄妹相处,这小儿子又瞒着家里有了心上人,自然不会跟于杏儿成亲。

后来事情就发展到于家包括于杏儿在内的四个孩子各自谋生去了,于杏儿在新修的码头旁边租了摊子卖鱼干,勉强还能糊口,日子过得一般,但也能衣食无忧。

要按照于杏儿的性子来说,她是不愿意来元京的,尤其是给人做妾,就是名震大恒的钩翊侯华靖离也不行,可是谁让她二哥身上出了件大事儿,被人陷害,还被当地的一个恶霸给扣住了。

夏明嫣派去的人抓住了这一点,帮他们解决了麻烦,还给她二哥找了份安生差事,给了那三兄弟一笔银子,才将于杏儿“买”了过来。

严格来说,原本派去的人都要放弃了,想着干脆给于杏儿定了工契,把人“雇”过来算了,谁知道于杏儿会主动把自己给“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