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第1281章 不要给洪承畴封爵

崇祯七年,冬月初八,乾清宫西暖阁。

朱由检端坐在桌案后,静静地看着面前的温体仁等一干内阁诸臣,以及军机处的四位军机大臣。

待温体仁看过手里的密奏,将之递给孙承宗后,这才抬头对朱由检道:“陛下,洪承畴这一手阳谋,着实是漂亮的很。”

“即解决了哈密的问题,又维持住了西域的局势平衡。”

朱由检闻言,微微颔首:“洪承畴这次做得着实不错。”

“西域原本一家独大的局面,现在已然是三家争霸。”

正好看完密奏的孙承宗,接话道:“只要西域的局势变得混乱,我大明就可以乱中取利。”

“臣建议,朝廷可以同时册封准噶尔那和多和沁,以及蒙兀儿的阿卜杜拉。”

“甚至,当地的一些小部落,朝廷也可以对其首领进行册封。”

“同时,还可以和其进行贸易,逐步向西北渗透。”

来宗道皱眉道:“西域那地方,自古就是不毛之地,如何渗透?”

朱由检闻言,笑着摆手道:“来卿此言差矣,西域虽有大面积的荒漠,但也有绿洲。”

“当地牧民也会放养牛羊牲畜,种植粮食瓜果。”

“当地大雪山上融化的冰山雪水,会滋润灌溉农田、牧场。”

“当然了,西域具体是什么情况,还得朝廷遣人去实地看看。”

郭允厚拱手道:“陛下,就算是西域有绿洲,可以种植粮食,养殖牲畜,但朝廷想要迁徙百姓前往,恐怕力有未逮。”

“眼下我大明的辽东、漠南草原、交趾等地都需要大量移民。”

“这还不算诸藩之国海外,将要带走的百姓。”

朱由检的面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别看现在大明有近两万万人,但撒到偌大的领土上,这点人口还真有些不够看的。

更何况,朱由检还很是觊觎,乌斯藏西南那边土地。

大明的人口,还是太少了。

“向西域移民的事,暂且不急。”

“对已经纳入大明治下的土地,朝廷可以将之发卖出去,卖给那些商贾、士绅,让他们组织人手去耕种、畜牧。”

手指一指群臣,朱由检又道:“诸卿也可以出银子购买,朝廷不加限制。”

群臣闻言,皆是面露苦笑。

朝廷赏赐的交趾的土地,他们这些人还没彻底的消化掉呢,哪里有精力再去西域买地?

见众人对西域的土地不是很热中,朱由检继续道:“朝廷已经打算修建京城到西安的铁路,朕看这条线路,在将来,完全可以继续向西北延伸嘛。”

听到铁路要向西北延伸,许多人倒是心思活泛起来。

不过,朱由检并未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话锋一转道:“洪承畴、曹文诏、祖大寿他们,此次在西北建立不世功勋,将汉唐故土,重新纳入治下,功莫大焉。”

“如此一来,之前对洪承畴他们的封赏,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诸卿要商议商议,该如何封赏有功将士。”

兵部尚书李邦华拱手道:“陛下,臣以为,镇西伯曹文诏,当晋镇西侯,集宁伯祖大寿,当晋集宁侯,至于洪承畴……”

朱由检接话道:“前有王骥王越王阳明,崇祯朝出一个洪承畴,也未尝不可。”

殿内群臣自是明白,朱由检提出的三人都是怎么回事。

王骥王越王阳明三人,皆是文官封爵,此是先例,既然有了先例,那再多一个洪承畴倒也不算突兀。

不过,孙承宗倒是提出了反对意见。

“陛下,洪承畴进士出身,先后历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等职,后又任浙江提学佥事、浙江布政使左参议,天启七年,洪承畴又升陕西督粮参政。”

“崇祯元年……”

显然,孙承宗对洪承畴是做过一番细致调查的,将对方的履历,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随着他的讲述,殿内的众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就连朱由检也听明白了。

“孙卿的意思,朕知晓了。”

似是想起什么,朱由检忽的开口问道:“洪承畴年岁几何?”

孙承宗回道:“回陛下,洪承畴生于万历二十一年。”

朱由检略一盘算,轻轻点头道:“今年也才四十有一,算得上是年富力强。”

“如果朕给其封爵的话,倒是断了他入阁的路了。”

没错,孙承宗说了这么一长串,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洪承畴有丰富的州部任职经验,又精通兵事,将来定可以入阁理政,希望朱由检不要给洪承畴封爵。

大明的官场规则就是如此,阁臣不能由勋贵担任。

右手食指在桌案上不断敲击,半晌后,朱由检才开口道:“关于对洪承畴的封赏暂时搁置,待其凯旋后再议。”

无论另一个世界的洪承畴,是怎么样的。

这个世界的洪承畴,终究是立下了大功,朱由检对此人的能力,也是极为的欣赏。

关于对他以后的路,朱由检还是想听听洪承畴自己的意见。

孙承宗等人,听朱由检将洪承畴的事暂时搁置后,也都躬身称是。

接下来,就是对西北剩余诸将,以及兵卒们的封赏问题了。

等群臣商议完后,时间也来到了中午时分。

朱由检揉了揉自己有些发酸的额头,开口总结道:“关于对西北有功将士的封赏,就按诸卿商议的来吧。”

“曹文诏晋镇西侯、祖大寿晋集宁侯,贺虎臣封上谷伯,以上二侯一伯,皆赐世劵。”

“余者,由兵部和五府核对录功册后,再行秉奏。”

“参战的兵卒,皆赏赐二十亩土地,免赋税三年。”

“战死之将士,皆照崇祯元年旧制。”

“臣等遵旨!”

群臣尽皆起身领命。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笑呵呵道:“朕就不留你们用膳了,光禄寺那边已经准备好饭食,送到了文华殿,诸卿且去,待大军凯旋,朕再宴请诸位臣工。”

“臣等谢陛下!”

待群臣退下后,王承恩这才躬身秉奏道:“皇爷,周延儒返京了, 此时就在宫外。”

“哦?他终于回来了,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