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都城内,虽经战火洗礼,但楚军的中枢指挥系统已迅速恢复运转。
原属于某位汉朝显贵的府邸,此刻成为了楚宁临时的行辕。
赵羽卸下征尘,快步走入气氛肃穆的厅堂。
他虽经苦战,甲胄上血迹未干,但步伐依旧沉稳,来到御前,单膝跪地,声音清晰而冷静:“末将赵羽,参见陛下!奉命归来复命!”
楚宁微微抬手:“赵将军辛苦,战况如何?”
赵羽抬起头,正色禀报,语气中听不出太多胜利的喜悦,反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回陛下!末将奉命于落鹰涧阻击汉将霍广所部三万先锋军,激战一天一夜,我军……伤亡约八千人。”
他顿了顿,补充了对方的损失:“汉军伤亡更为惨重,据末将估算,其阵亡与重伤失去战力者,至少有一万五千人以上,最终成功突围者,应不足一万五千之数。”
以一比二的战损比,在野战中成功阻击并重创了同等数量的敌军精锐,这本是一场值得称道的胜利。
然而,赵羽的脸上却并无多少得色,眉宇间反而萦绕着一丝未能尽全功的遗憾。
在他看来,陛下设计如此精妙的围点打援之局,自己手握地利和先机,最终却未能将霍广那三万人彻底吃掉,让其主力得以突围而去,这便是一种不完美。
楚宁何等敏锐,立刻察觉到了赵羽那份隐藏的低落情绪。
他不由轻笑一声,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赵将军不必如此,此战,朕予你的首要任务,乃是牢牢钉死霍广,使其无法分身一兵一卒回援洪都。”
“如今,洪都城已插上我大楚旗帜,霍广损兵折将,狼狈退走,你的任务,已然圆满完成!”
他站起身,走到赵羽面前,目光中带着欣赏:“霍广所部,乃大汉最后能战之精锐,其抵抗之顽强,远超寻常。”
“赵将军能在野战中予其如此重创,已属难得,朕,甚为满意。”
一旁的光头猛将冉冥也凑了过来,嘿嘿一笑,难得地没有抬杠,反而瓮声瓮气地赞同道:
“赵将军,陛下说的是!”
“这回要不是你在落鹰涧把霍广那小子揍得鼻青脸肿,让他没法过来给耿辉老儿帮忙,俺老冉哪能这么痛快就砸开洪都的大门?你这功劳,可不小!”
听到皇帝和同僚的肯定,赵羽心中的那点疙瘩才稍稍化解,他苦笑一声,抱拳道:
“谢陛**谅,谢冉将军,末将只是……只是觉得本可做得更好。”
“胜不骄,败不馁,追求完胜,乃为将者应有之心志,将军有此心,朕心甚慰。”
楚宁点点头,将话题引向了当前最重要的议题:“好了,霍广虽退,然大战并未结束,接下来,该如何应对刘秀亲率的十七万大军,方是重中之重。”
他的语气变得凝重起来:“据最新情报,刘秀主力已距洪都不足五两日路程。”
“其麾下十七万大军,加之霍广败退回去的一万五千残兵,总兵力仍高达十八万五千之众!”
楚宁的目光扫过赵羽和冉冥:“而我军,经洪都攻城与落鹰涧阻击两场血战,虽补充了部分降卒,但总兵力满打满算,亦不过十万人左右。”
“敌我兵力,相差近一倍。”
这组数字让厅堂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压抑。
冉冥摸了摸光头,嘟囔道:“他**,人数差这么多,还真有点棘手!”
然而,楚宁话锋一转,嘴角勾起一抹运筹帷幄的弧度:“不过,朕既敢鲸吞大汉,又岂会没有后手?”
“早在数日之前,朕已飞鸽传书,调集薛怀德将军,速率其麾下十万兵马,火速赶来洪都驰援!”
“薛怀德?”赵羽和冉冥眼中同时闪过一抹讶异,随即了然。
薛怀德,原乃大周王朝的上柱国大将军,统兵有方,在大周归顺楚国之后,楚宁出于稳定局势和惜才之故,保留了其兵权,。
原属大周的十万精锐边军,至今仍由其统辖,驻防于原周楚边境。
此刻,这支生力军成了决定战局的关键棋子。
楚宁继续部署,手指在空中虚划:“只要我等能据洪都城之险,坚守五日!”
“只需五日!薛怀德的十万大军便可抵达战场!届时,我军内外夹击,刘秀那十八万五千人,便是瓮中之鳖!”
冉冥闻言,顿时双眼放光,兴奋地一拍大腿:“陛下英明!哈哈!原来陛下早就安排好了!这下稳了!”
“看来咱们真能在年前拿下这大汉王朝,过个痛快年了!”
楚宁微微颔首,抬头望向外面阴沉寒冷、预示着初雪将至的天空,目光悠远,仿佛已经看到了不久的将来:“算算时日,再过两月,便是上元佳节,朕希望,今年的上元灯会,能在大汉皇宫的宣德殿前举办。”
这平淡的话语中,却蕴**无与伦比的雄心与自信。
赵羽闻言,立刻收敛所有情绪,面色一正,抱拳铿锵道:“陛下放心!末将等必竭尽全力,据城死守!”
“两个月内,在兵力逆转之下,必助陛下拿下大汉都城!”
就在楚宁麾下将领于洪都城内筹划着如何迎击刘秀主力,并期待着南方援军之时——
几百里之外,一条通往洪都方向的官道上,烟尘滚滚,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正在全速前进。
队伍纪律严明,刀枪耀目,正是奉命北上的薛怀德所部。
大军最前方,一员大将端坐于雄骏战马之上。
此人年约四旬,面容坚毅,目光锐利如鹰,颌下微须,更添几分威严肃杀之气。
他手中握着一杆沉重的方天画戟,戟刃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寒光。
正是原大周第一名将,如今效力于楚国的薛怀德!
自接到楚宁那封言辞急切、盖有皇帝玉玺的密信后,薛怀德片刻不敢耽搁,立即尽起麾下十万精锐,日夜兼程,赶往洪都方向。
一想到即将参与覆灭昔日与周国并立的大汉王朝,并与那位楚国皇帝并肩作战,他心中便难以抑制地涌起激动与豪情。
但多年的沙场生涯赋予了他远超常人的冷静和谨慎。
激动之余,他并未被冲昏头脑。
此刻大军已深入大汉境内,随时可能遭遇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