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夺嫡,这江山朕不坐 第2776章

楚秀宁忍不住抽手:“皇爷爷的手好冷。”

声音在殿内回荡,几位年迈的宗亲不禁以袖拭泪。

当最后一位宗亲瞻仰完毕,邓弘文高唱:“盖棺——”

八名侍卫抬起沉香木棺盖。

楚宁看着父皇的面容渐渐被阴影吞噬,突然伸手按在棺椁上。

众人屏息间,只听年轻帝王低声道:“父皇……走好。”

棺盖合拢的闷响在殿内回荡,象征着真正的天人永隔。

殿外,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照在乾元殿的琉璃瓦上,恍若为这场诀别镀上金色的终章。

寅时三刻,天尚未亮,皇城内外已是一片肃穆。

厚重的晨雾笼罩着宫墙,檐角的风铃在微风中轻响,仿佛为先帝送行的哀乐。

礼部尚书邓弘文身着玄色朝服,头戴乌纱,手持玉圭,立于太和殿前,神色凝重。

“吉时已至——”随着礼官一声长喝,沉重的宫门缓缓开启。

楚宁身着素白龙袍,头戴缀有白缨的冕冠,腰间系着一条玄色麻带,神色沉肃地走在最前方。

他的身后,皇后沈婉莹与副后武曌皆着素白凤袍,头戴银丝步摇,面容哀戚。

年仅八岁的长公主楚秀宁被武曌牵着,小手紧紧攥着一朵白花,懵懂的大眼睛里低垂着头,不敢乱看。

五岁的大皇子楚天则被沈婉莹牵着手,噙着泪水,虽年幼,却也学着大人的模样,一脸正色。

皇室宗亲、文武百官依次列队,队伍绵延数里,宛如一条白色的长龙,缓缓向皇陵行进。

邓弘文立于灵车前,手持祭文,声音洪亮而庄重:

“维大楚永昌二年四月初二,太上皇崩于乾元殿,谥曰怀高宗,今奉梓宫归陵,伏惟先帝圣灵,永佑江山!”

话音落下,八名禁军统领抬着金丝楠木棺椁,缓步向前。

棺椁上覆盖着明黄色龙纹锦缎,四角垂落玄色流苏,象征着帝王之尊。

棺前摆放着先帝生前最爱的玉佩、宝剑,以及一卷他亲手批阅的奏折。

楚宁率领宗室跪伏于地,行三跪九叩大礼。邓弘文高声道:

“一拜——”

“再拜——”

“三拜——”

每一次叩首,楚宁的额头都重重触地,仿佛要将心中所有的复杂情绪都倾注于此。

他的父皇,曾经想杀他,却也给了他帝位。

曾经冷落他,却又在临终前惨遭歹人杀害。

各种情绪在这一刻不断涌入他的思绪。

当楚宁回过神来时,灵车正在驶出皇城,街道两侧早已跪满了百姓。

他们自发地披麻戴孝,手持白幡,低声啜泣。

“太上皇啊……”一位老妪跪伏于地,泪流满面。

“太上皇走好……”商贩们纷纷放下生意,肃立默哀。

禁军在前开路,礼官沿途抛洒纸钱,漫天白纸如雪纷飞,在风中盘旋,最终落满长街。

楚宁骑在马上,目光扫过人群,看到无数双含泪的眼睛,心中微震。

即便太上皇这些年昏聩,但在百姓心中,仍是那个曾经励精图治的君王。

抵达皇陵时,已是两天之后。

一路上并未遇到任何问题,很顺利便来到了皇陵。

邓弘文再次主持仪式,高声宣读祭文,随后由楚宁亲自点燃第一炷香,**陵前的青铜鼎中。

“父皇……“楚宁低语,声音几不可闻。

沈婉莹与武曌分别上前,献上白菊。

随后楚秀宁主动上前,将手中的小白花放在陵前,怯生生地说:

“皇爷爷……一路走好。”

大皇子楚天懵懂地学着大人的样子,笨拙地叩首,惹得一旁的宗亲们微微颔首。

最后,邓弘文高呼:“封陵——”

沉重的石门缓缓闭合,将楚怀帝的棺椁永远封存于地下。

楚宁站在陵前,久久未动。

他知道,从此刻起,大楚的江山,真正完全交到了他的手中。

半个时辰之后,出殡仪仗缓缓驶离皇陵,沉重的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

楚宁端坐在御辇之上,面色苍白如纸,连日来的悲痛与操劳终于在此刻化作一阵阵眩晕袭来。

他抬手揉了揉太阳穴,指尖触到一片冰凉。

“陛下可是不适?”随侍在侧的赵羽敏锐地察觉异样,连忙递上温热的参茶。

楚宁勉强抬手接过茶盏,却在指尖相触的瞬间,茶盏“啪”地一声跌落在地。

滚烫的茶水溅在衣袍下摆,洇开一片深色水痕。

他的视线突然模糊,眼前赵羽焦急的面容渐渐扭曲成一片虚影。

“陛……”

赵羽的惊呼尚未说完,楚宁便觉天旋地转。

他的身体不受控制地向前倾倒,在彻底陷入黑暗前,他恍惚听见沈婉莹撕心裂肺的呼喊,以及武曌厉声喝令御医的尖锐嗓音。

御辇内顿时乱作一团。

沈婉莹顾不得仪态,扑上前将楚宁揽入怀中,发现他的额头滚烫如火。

武曌一把扯开车帘,对随行御医喝道:“快!陛下昏厥了!”

她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却浑然不觉疼痛。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