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退伍转业街道办开始! 第一百八十九章 许大茂宴请

阎家,狭小卧室。

“莉莉,到底怎么样?”阎解成一把拉着于莉的胳膊,他声音发紧,眼神里全是急切,“陈远那小子答应了没?”

于莉疲惫地甩开他的手,往床沿上一坐,摇了摇头,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失望。

“我就知道!”阎解成一拍大腿,像头困兽般在原地烦躁地转了两圈,双手不自觉地搓着,“他肯定还记恨咱们家,尤其是解放那混小子以前得罪过他!唉,这下可怎么办?”

他猛地停下脚步,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恐惧,凑近于莉,声音都有些发颤:“我可打听清楚了,上次那个要挟我们的炮爷,在那一片是真狠,手底下养着一帮人,轻易可惹不起啊……”

于莉看着丈夫这副六神无主的窝囊样,眉头皱得更紧了,眼神里夹杂着失望与不满:“看你那点出息!一提那炮爷就吓成这样,这点事都扛不住,这日子还怎么过?”

阎解成被妻子一噎,脸上有些挂不住,却又无法反驳,只能小声嘟囔道:“这不明摆着的事嘛……硬碰硬,咱们能有什么好果子吃?万一……”

他尴尬的搓着手,转移话题道:“那你跟陈远说的时候,提海棠的事了没?给他介绍对象总能缓和吧?”

“别人压根就不待见咱们家,还怎么乱点鸳鸯谱?”于莉一脸不爽,“他也没给我什么好脸色看啊,冷冰冰的,一点余地都没有。”

“那也正常,毕竟你怀孕了,难道你还想让他对你有想法?”阎解成也不痛快的嘟囔了一句。

于莉猛地抬起头,眼神像淬了冰一样看着阎解成,胸口剧烈起伏着。

“阎解成!”她声音都有些发抖,带着难以置信的屈辱和愤怒,“你……你脑子里净想些龌龊事!简直不是人!”

阎解成被她这眼神看得有些发毛,但嘴上依旧不饶人,梗着脖子道:“我龌龊?你看你那副样子,巴不得自己代替你妹妹巴结陈远!”

他那因自卑而显得有些扭曲的表情,配上这番污言秽语,让于莉感到一阵从心底涌起的恶心和绝望。

她忽然“嗤”地笑了一声,眼神里带着一丝挑衅,故意瞟了阎解成一眼。

“对啊,我就是想巴结他,怎么了?”

“陈远可比你强多了!人家有本事,有地位,长得也比你齐整周正!”

“我要是能跟他,还用在这破屋子里受你这份窝囊气?”

阎解成被这几句话刺激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像是被人当众狠狠抽了几巴掌,火辣辣的疼。

“你……你说什么!”他气得浑身发抖,指着于莉,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我……我哪点不如他了!”他终于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声音都变了调。

于莉看着他这副色厉内荏的模样,心底那股郁气仿佛消散了些,嘴角勾起一抹近乎报复性的冷笑,带着几分解气。

“哪点不如他?你自己心里没数吗?”

“人家陈远现在是吃公家饭的干部,住的是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出入都有人高看一眼!你呢?就赚那两个子?连个像样的住的地方都解决不了!”

阎解成被噎得哑口无言。

“气死我了!”他狠狠一拳捶在土炕的炕沿上,震得炕上的铺盖都跳了一下,手背也传来一阵疼痛。

于莉见火候差不多了,也不想再跟他多费口舌,冷哼一声,抛出了最后的通牒:“我不管,这房子你必须给我想办法!我是一天也住不下去了!不然,我就回我娘家住去!你自己看着办!”

说完,她扭过头去,不再看阎解成那张沮丧的脸。

阎解成脑子里嗡嗡作响,只剩下“回娘家”三个字在盘旋,像魔咒一样。

莉莉要是真回娘家,他这脸往哪儿搁?院里院外的人得怎么戳他脊梁骨?

可他上哪儿给她变出房子来啊!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晨曦微露。

南锣鼓巷还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

一辆黑色的轿车驶进了巷口。

车门打开,王主任先下了车,他今天穿得格外精神,中山装笔挺。紧接着,另一边车门也开了,下来一位同样身穿中山装,戴着眼镜,神态稳重儒雅的中年干部。

陈远听到院门被轻轻叩响,**还有些惺忪的睡眼打开院门,看到门外站着的两位领导,微微一愣,睡意顿时消散了大半。

“王主任,刘……刘副主任?”陈远有些惊讶,想起刘科长已经晋升,快速改口。

王主任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对陈远招了招手,语气亲切:“小陈,早啊,准备一下,跟我们去区里参加一个专项会议。”

刘副主任也笑着补充道:“对,王主任特意让我来接你,说你刚接触这方面工作,多学习学习有好处。”

陈远心中一动,有些受宠若惊,连忙道:“劳烦两位主任亲自跑一趟,太感谢了。”

简单洗漱后,陈远出了巷子上了车。

虽然不如王秘书的车,但也还算不错。

按理说王主任这个级别是没车的,这车也是属于单位的,不过她有24小时使用权。

刘副主任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回过头来,对坐在后座的陈远说道:“小陈啊,这次区里的专项会议,规格比较高,本来是我和王主任两个人参加。”

“考虑到你刚开始接触这方面的工作,多听听、多看看有好处,以后这类会议你可能也要独当一面了,早点熟悉没坏处。”

“这个‘四清’和提高‘工农’素质的议题很重要,是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你要认真学习,这对你尽快适应新岗位,了解当前的基层工作方向很有帮助。”

陈远逐渐明悟,这都跟李建军的身份有关,认真地点头:“谢谢两位主任的栽培,我一定好好学习,认真领会,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小轿车一路平稳行驶,很快就来到了区**大院。

区**大院果然气派非凡,几栋青砖灰瓦的苏式办公楼在晨光中显得庄严肃穆。

陈远跟着王主任和刘副主任走进一座专门的大会堂,更是被眼前的景象小小地“震撼”了一下。

挑高的屋顶,宽敞明亮的空间,一排排铺着蓝色绒布的整齐座椅,足以容纳数百人同时开会。

**台上铺着鲜红的绒布,后面墙壁上悬挂着一条巨大的红色横幅,上面用宋体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四清’和提高‘工农’素质专项大会”。

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严肃而郑重的氛围,让人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

在入口处的签到处签完到,陈远在刘副主任的示意下,找了个靠中间且略微靠前的位置坐下,拿出崭新的笔记本和一支英雄牌钢笔。

他环顾四周,来参会的看样子都是各单位的头头脑脑,个个神情专注,衣着整齐。

很快,大会开始了。

主持会议的据说是区委的一位秘书,年纪不大,但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带着一股很官方的感觉。

他首先宣读了一份盖着鲜红印章的红头文件,文件的标题与横幅内容一致。

然后,他开始对文件精神进行详细的解读。

陈远听得聚精会神,虽然很多政策性的提法和深层次的背景,他目前还是一知半解,有些地方甚至听得云里雾里,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这次会议的内容至关重要,关系到接下来一整年的工作部署,甚至更长远的工作方向。

“‘四清’,即清理思想、清理**、清理组织、清理经济……”

“提高‘工农’素质,要从加强思想**教育入手,大力提升广大工人和农民群众的文化科学水平,努力掌握先进的生产技能……”

区委秘书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要点,陈远都努力地往脑子里记,手上也没停,笔尖在笔记本上沙沙作响,飞快地记录着关键词和自己的初步理解。

这次会议,对他而言,无疑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重要的业务学习。

......

南锣鼓巷。

贾家。

秦淮茹刚刚完成了一件大事——她成功地从一向吝啬的婆婆贾张氏那儿“借”到了一大笔钱。

看着秦淮茹将一叠用手帕包得严严实实的钞票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贾张氏的脸拉得老长,像苦瓜一样,嘴里还在不停地唉声叹气地念叨:

“哎哟喂,我这老婆子辛辛苦苦攒下来的棺材本啊!你可一定要把事情!”

她的声音里充满了肉痛和不舍,眼神一直瞟着秦淮茹揣钱的衣兜。

秦淮茹对婆婆的抱怨和哭穷几乎是充耳不闻。

“妈,您就放心吧,”她转过身,语气异常坚定地对还在抹眼泪的贾张氏说,“正如我跟您说的,‘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为了棒梗他们哥仨将来的好日子,这点付出是值得的。等事成了,我加倍还您!”

贾张氏瘪了瘪嘴,用怀疑的眼神上下打量着秦淮茹,没再吭声,但那肉痛的表情,显然还是没缓过来。

秦淮茹不再多言,她知道跟婆婆说再多也没用,事实胜于雄辩,关键是看结果。

她拿着钱,没有片刻耽搁,立刻就脚步匆匆地去了趟附近的农贸市场。

清晨的农贸市场人声鼎沸,各种蔬菜瓜果的清香和牲畜家禽的气味混杂在一起,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秦淮茹目标明确,她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仔细挑选着。

她买了不少时令的蔬菜,还有猪肉和鸡蛋,和一些自家晒的干货,像是干豆角、**、黄花菜。

除此之外,她还特意买了一些在河北农村那边比较稀罕和实用的东西,比如几块散发着香味的槐花肥皂,几盒“洋火”——也就是火柴,还有一些颜色鲜亮的布头和几包缝衣针、几绞各色棉线。

她将采购来的东西分门别类,用带来的几个大布袋和一只竹编的菜篮子装得满满当当,几乎快要提不动了。

一切准备妥当后,秦淮茹背着一个沉甸甸的行囊,手里还拎着一个大篮子,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挤上了开往京郊方向的长途公交车。

车窗外的景物开始飞速倒退,秦淮茹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看着窗外逐渐远去的京城轮廓,暗暗发狠,这次一定要拿下秦京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