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想让我在教育方面搞钱吗?就现在的学杂费,都已经让很多低收入家庭承担不起,教育方面搞不到几个钱钱啊!”
正剥荔枝壳的葛钧山,直接甩了个白眼。
“我是让你搞钱吗?”
“我能不知道,现在有很多家庭,临近开学就愁学费?”
“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因为经济困难导致义务教育普及率提升困难,我又不是不知道!”
“我是让你在教育方面,大胆的国退民进,把教育进行市场化改革,搞成一个庞大的产业,不就有钱了吗?”
看到廖晨曦依然一副疑惑不解的样子,葛钧山顿时火气上头。
“我都把话说这么明显了,你还不懂吗?”
“人家汉东有赵瑞龙这个财神爷疯狂砸钱,你没有,咋办?”
“要从老百姓身上搞钱,医疗肯定是不行的,现在看病难、治病贵,已经民怨沸腾了。”
“而住房呢?整体经济上不去,地价房价涨不动,房地产开发商没啥积极性,你卖地也搞不到多少钱。”
“唯一能搞的,就只有教育!因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咱们民族从古至今,都很舍得在教育方面花钱!”
看到廖晨曦还一脸茫然的样子,葛钧山真的要气得骂他废物了。
脑子咋就那么笨呢?
不过要不是脑子笨,聪明过人的改革派,也不可能追随自己。
暗暗叹息一声,葛钧山只好耐心解释道:
“我的意思是,把教育搞成一门生意,懂吗?”
“既然是生意,想要赚钱,就必须要制造差异化的需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从而实现牟利。”
“比如有一所口碑不错的公办小学,很多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入读,这个需求不就可以用来赚钱吗?”
“传统的手段,是直接收家长们的建校费、借读费之类的,但这样搞钱太慢也太少,很容易就被下面的人分了。”
“你划定一片区域,说只要是这片区域户口的孩子就能入学,暂时没户口也没关系,只要去买了商品房就能落户。”
“你想想,为了孩子能读好的学校,家长们能不掏钱买房吗?而且钱不够也没关系,找银行按揭贷款嘛,贷它个二三十年。”
葛钧山这么一说,廖晨曦瞬间如梦初醒。
啪的一声。
廖晨曦猛的一拍大腿。
“老葛,你可真厉害呀!”
“这一招‘无中生有’可真是太厉害了呀!”
“买房的人多了,那房价地价想不涨都不行了!”
葛钧山轻哼一笑。
将荔枝去核后,放进嘴里咀嚼。
“这就厉害了吗?”
“你要是足够聪明,你就知道多卖地、卖高价,不能只限定一个区域。”
“最好在所有城市,都搞限制户口入学,同时削减农村学校的投入,甚至砍掉一些学校。”
“一旦优质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家长们为了孩子读书,就不得不在城镇买房,需求不就来了吗?”
廖晨曦点头如捣蒜。
“对对对,我觉得光是集中教育资源还不够,最好把医疗资源也集中。”
“村镇没法疗伤治病,那老百姓不想经常往城里跑,那不就得买房吗?”
“而且涌入城镇的人多了后,公办的医疗教育资源不够,自然就会有人投资搞民营的。”
“要建民办学校、民办医院,就必然要买地盖楼,要招聘医护人员和教职员工,这民营经济不就来了吗?”
“而且民间资本投资办学校和医院,为了吸引有钱人消费,他们肯定愿意下血本,提供比公办更加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