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龙国商飞能与他们合作,不仅研发速度会快很多,适航取证也能更快,生产成本也能低不少,将来出口外销到全世界,客户要维护保养也相对快捷便宜……
听着乔布森的吹嘘,赵瑞龙差点忍不住想笑。
在这自由贸易主义盛行,全球供应链越发成熟的时代。
乔布森这么说,倒也没错。
乍一听。
是好像利用波音和空客,数十年养成的成熟航空产业链研制大飞机,确实方便快捷又成熟可靠。
大飞机项目重启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建议这么做,觉得先把飞机研制成功积累经验,再想办法提高国产率也不迟。
而且让西方的供应商参与研制生产,产品质量信得过,飞机安全有保障,并且他们还能帮忙获得米国和殴盟的适航认证……
如果不是穿越者,知道西方说翻脸就会翻脸,赵瑞龙还真有可能被他们给忽悠了。
自己明明有系统加持,又有海量资金。
为什么还要让西方的供应商,参与进来分一杯羹?
又不是资金不宽裕,技术还搞不定。
何况他们价格卖很贵,服务态度还不好。
作为穿越者的赵瑞龙,深知未来民航业的发展趋势,不是飞机越大越好,而是越便宜省油越好。
一架中程喷气式客机,两台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就能占到总成本的三成。
如果发动机进口,通信系统、导航系统、航电系统、客舱娱乐系统、制动系统等等核心部件也都进口。
那这款飞机,还怎么挣钱?
供应商们随便涨点价,叠加一起后,总成本就能飙升一大截。
而且各种主要部件,都用外国供应商们的,那么整体性能也不可能比波音空客有显著提升。
到时候,整体性能相差不大,运营成本也不悬殊明显,因为核心部件依赖进口,产能还没优势。
即便薄利多销,和波音空客卖差不多的价格,但航空公司为什么买已经运营成熟多年的波音或空客飞机呢?
要想打开销路,就只有赔本赚吆喝,亏钱卖出性价比。
可问题是……
研制大飞机,本身就已经很烧钱了。
据估算,一款机型要卖一千架左右才能回本。
要是亏本卖……
那岂不是卖得越多、亏得越惨?
照这么下去,就算家里有矿也根本亏不起。
既然研制国产大飞机,核心目的是为了发展壮大国内的航空工业,是拉动机械、电子、材料等其他行业发展。
那么当然不搞则已,要搞就要尽可能的国产化。
不能让自己人赚到钱,那还费什么劲儿?
最关键的是……
重启国产大飞机项目,只是得到立项支持,并没有获得拨款。
是惠龙集团走军民融合的形式,与通过一系列的兼并重组方式,成立了龙国商飞、龙国商发、龙航电科等多家企业合作在研制。
谁出钱,谁就是大爷!
烧钱般的巨额花销,一直都是惠龙集团在承担,连银行都没找贷款,所以官方连贷款贴息都没有。
要搞科教兴国、要搞西部开发、要提升国防实力、要搞好医疗卫生和低保待遇……国家要花钱的地方太多太多。
原计划是再等几年,等经济实力更强一点后才重启的,是赵瑞龙说等不及了,不想等到都快要开奥运会了才开始立项。
于是乎。
这个项目,相当于就是你赵瑞龙要造大飞机,那就让你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