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国,上京临潢府。
一个身穿南朝官服的使者,正卑跪在殿下,脸上带着几分谄媚。
宝座之上,辽国郎主耶律辉,正用一种审视猎物般的目光,打量着这个来自大宋的使者。
“你是说,赵佶那厮准备从南边偷袭梁山?”耶律辉问道。
宋使连忙叩首道:
“我家官家随时准备派大军攻打梁山占据的曹、济、单三州。”
“只要贵国能再起大军,猛攻蓟州,届时梁山南北受敌,首尾不能相顾,必将覆灭。”
“待功成之日,我大宋愿将蓟、檀二州,连同岁币,一并献于大辽,再修百年之好。”
宋使说完,满心以为这位辽国之主会龙颜大悦。
然而,殿上却传来一阵狂笑。
“哈哈哈哈哈!”
“他赵佶连自己国土上的一伙草寇都收拾不了,居然还要联合朕。”
“这大宋的江山,交到这种废物手里,真是可笑至极。”
宋使满脸尴尬,但一句话都不敢反驳。
耶律辉话锋一转,冷冷道:
“不过……这对我们大辽,倒是一件好事。”
他的目光转向殿下武将之首,那个在蓟州城下吃了大亏的兵马大元帅。
“兀颜光!”
兀颜光“唰”地一声出列,单膝跪地道:
“末将在!”
耶律辉冷声说道:
“朕再给你二十万铁骑,这一次,不要让朕失望。”
“踏平蓟州!将那武植、萧烈之流,给朕碎尸万段。”
“末将领旨!”兀颜光眼中燃起复仇的烈焰,重重叩首。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响起来。
“陛下,且慢。”
只见文官队列中,一位须发微白的老臣走了出来,正是辽国右丞相,褚坚。
耶律辉眉头一皱:“丞相有何话说?”
褚坚躬身一礼,目光却瞟向了地上瑟瑟发抖的宋使。
“这位宋朝来的使者,一路劳顿,不如先让他下去歇息?”
耶律辉瞬间明白了褚坚的意思。
他挥了挥手,不耐烦地说道:
“来人,带宋使下去好生款待。”
“是!”
宋使离开后,耶律辉再次问道:
“丞相,你刚才为何要阻拦?”
“难道你觉得,有宋人从南边牵制,我们二十万大辽铁骑,还拿不下一个小小的蓟州吗?”
褚坚摇了摇头,说道:
“老臣并非此意。”
“只是老臣以为,这仗,我们或许可以打得更聪明一些。”
此言一出,兀颜光立刻就不乐意了,他猛地站起身反驳道:
“丞相!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梁山贼寇,不过是趁我军不备,又得了那萧烈五万边军之助,才侥幸得胜。”
“上次是那童贯老儿从中作梗,故意隐瞒军情,才让我吃了大亏。”
“如今再给我二十万大军,兵力数倍于敌,我有绝对的把握,将蓟州夷为平地。”
褚坚转过身,平静地看着这位辽国第一勇士,说道:
“元帅之勇,天下皆知。但梁山能在蓟州城下,正面击溃我大辽十万铁骑,其实力,已不容小觑。”
“与这样的强敌硬拼,即便能胜,我大辽的勇士,也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这,值得吗?”
兀颜光被问得一滞,粗壮的脖颈涨得通红,却说不出话来。
褚坚不再理他,重新面向耶律辉,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精光。
“郎主,赵佶让我们去对付梁山,他坐收渔翁之利。”
“那我大辽,为何就不能让梁山和他们宋人,自己先斗个你死我活?”
耶律辉身体微微前倾,急忙道:
“丞相,仔细说来。”
褚坚的嘴角,逸出一丝老谋深算的笑意。
“郎主,您试想一下。”
“倘若让梁山得知,赵佶在背后偷袭梁山的老家…您说梁山那些人会怎么做?”
耶律辉闻言,眼睛瞬间亮了。
他猛地一拍宝座扶手,兴奋道:
“梁山肯定会立刻调转枪头,去跟赵佶拼命。”
“没错!”褚坚抚须点头道:
“届时,梁山与宋廷必将爆发一场大战。”
“我们只需坐山观虎斗,待他们两败俱伤,元气大损之际……”
“我大辽再挥师南下,蓟州、檀州乃至中原,岂不都是陛下的囊中之物?”
“哈哈哈哈!妙计!妙计啊!”耶律辉再度放声大笑道:“丞相之智,可抵十万大军。”
他转过身,扫视着大殿。
“传朕旨意。”
“立刻挑选一名能言善辩的使者。”
“带上朕的亲笔书信,再把刚才那个宋使呈上来的国书,一起带上前往蓟州。”
“朕倒要看看,梁山那个寨主武植,看到他那‘圣明’的官家写给朕的这份‘大礼’时,会是怎样一副精彩的表情。”
……
蓟州。
众头领正在商讨下一步直取霸州、兵临幽州的方略。
就在此时,一名探马飞奔而入。
“报——!”
“禀告寨主,各位头领!”
“城外来了一名辽国使者,指名要见武寨主。”
话音落下,整个大堂瞬间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哄堂大笑。
“哈哈哈哈!辽狗派使者来了?”
“肯定是那兀颜光被打怕了,特地派人来磕头求饶。”
“哥哥,不如让小弟出去,一斧子劈了那辽使的狗头,祭奠我死去的梁山兄弟!”
堂上众将领,纷纷露轻蔑之色。
在他们看来,手下败将,派来的使者,除了投降,还能有什么别的事?
唯有武植、朱武和萧烈三人,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凝重。
“让他进来。”武植道。
他想看看,耶律辉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片刻之后,一名身穿辽国官服的使者,昂首阔步地走了进来。
他年纪约莫四十,面容精干,眼神锐利,扫视着堂上梁山众将。
这副姿态,让本就心高气傲的梁山好汉们,顿时心生不快。
辽使走到堂中,对着主位上的武植,仅仅是微微一拱手。
“大辽使者,奉我家郎主之命,拜见武寨主。”
不卑不亢,气度俨然。
武植面色不变,淡淡道:
“不知辽国郎主派你前来,所为何事?”
辽使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他从怀中取出两份用明黄色丝绸包裹的文书,双手呈上。
“我家郎主有两份‘礼物’,要送给武寨主。”
“第一份,是我家郎主的亲笔书信。”
“至于这第二份嘛……”他故意拖长了音调,目光扫过堂上众人,“乃是贵国皇帝,派人呈给我家陛下的国书。”
武植瞳孔骤然一缩,他伸出手,示意旁边的人接过。
文书送到手上,他先打开了耶律辉的信。
信上言辞客气,先是盛赞武植英雄了得,梁山好汉皆是人中龙凤,能正面击溃辽国铁骑,实乃天下豪杰。
接着话锋一转,点明大宋皇帝赵佶,正欲联合辽国,南北夹击梁山。
信的末尾,耶律辉更是直言,他瞧不上赵佶那等背信弃义的小人,愿助梁山一臂之力,共分大宋江山。
武植看完,随手将信放下,又缓缓打开了那封所谓的“国书”。
熟悉的宋体字,鲜红的玉玺大印,刺眼无比。
国书上的内容,与耶律辉信中所言,别无二致。
请求辽国出兵,夹击梁山,事成之后,愿将蓟、檀二州,连同岁币,一并献上。
字里行间,尽是谄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