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武大郎,单挑梁山很合理吧 第371章 惺惺相惜

();

武植随萧烈进入中军大帐。

屏退左右亲兵后,萧烈亲自为武植斟上一碗热茶,神色复杂地开口:

“武寨主,你……当真不该来此险地。”

武植接过茶碗,一饮而尽,豪爽笑道:

“萧将军都能冒着株连九族的风险为我梁山送信,武某若是连这点胆量都没有,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他顿了顿,郑重地对萧烈抱拳一揖:

“萧将军高义,武植与梁山上下,感激不尽。”

萧烈连忙扶住他,长叹一声:

“武寨主言重了,萧某愧不敢当。”

“国难当头,梁山不计前嫌,挥师北上,浴血奋战,一举收复檀州,扬我大宋国威。”

“此等功绩,彪炳史册。萧某虽为朝廷命官,却也知晓忠义二字如何写。”

“与武寨主和梁山众好汉相比,朝中那些只知构陷忠良、争权夺利之辈,简直猪狗不如。”

一番话,显然是发自肺腑。

两人对视一眼,竟在彼此眼中看到了一丝惺惺相惜之意。

武植放下茶碗,目光灼灼地看着萧烈,沉声道:

“如今的朝廷,早已从根子上烂透了。”

“外有辽人虎视眈眈,内有奸臣祸乱朝纲。”

“赵佶昏聩,蔡京弄权,他们早已分不清敌我,只知维护一己私利。”

“再让他们这般胡闹下去,这大好河山,迟早要断送在他们手中。”

“届时,受苦的,终究是这天下的无辜百姓。”

武植的声音不高,却字字诛心,如同重锤敲在萧烈心上。

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萧将军,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武某恳请将军,为这天下苍生着想,弃暗投明,加入我梁山。”

“待我等合力驱逐辽狗,荡平奸佞,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给万民一个太平盛世。”

这番话,已然是大逆不道,形同谋反。

换做旁人,萧烈早已拔剑相向。

但此刻,他听着武植这番振聋发聩之言,竟是久久无语,唯有一声长长的叹息。

“唉……”

萧烈脸上满是痛苦与挣扎。

“武寨主之心,萧某明白。”

“只是……我萧家世代忠良,深受国恩,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我萧烈,万万不能做出背叛朝廷,遗臭万年之事啊!”

武植心中了然。

他早就看出,萧烈是那种忠君思想根深蒂固的传统将领。

想让他立刻反叛朝廷,无异于痴人说梦。

武植也不再强求,洒然一笑:

“将军忠义,武某佩服。”

“既然如此,那归顺之事,便休要再提。”

“只是,辽人未退,国难未解。武某希望将军能继续攻打蓟州,与我梁山合兵一处,将辽狗彻底赶出中原。”

“待收复蓟州,你我两军便可挥师北上,直捣黄龙,收复那遗落百年的燕云故土。”

“收复燕云故土?”

这六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在萧烈脑海中轰然炸响。

这是大宋几代君王、无数将士的毕生梦想!

他看着眼前这个男人,仿佛看到了一团足以燎天的火焰。

那份豪情壮志,让他这个沙场宿将也忍不住热血沸腾。

可随即,他眼中的光芒又黯淡了下去,化为无尽的苦涩。

“武寨主豪情盖天,萧某……汗颜。”

“但君命难违,朝廷密旨在此,我已无法再对蓟州用兵。”

“可让我调转枪头,去攻打梁山后路,这等卑劣无耻之事,我萧烈宁死不为。”

“为今之计,我只能……向朝廷告病,称旧伤复发,无力领军。”

“至于朝廷会这么做,恕萧某无能为力……”

萧烈的声音里,满是无奈。

武植闻言,心中亦是一阵感叹。

堂堂飞骑将军,威震边关的一代悍将,不曾败给凶悍的辽人,却被自己人逼到了这般田地。

只能用“告病”这种方式,来保全自己最后的忠义和良知。

这腐朽的朝廷,当真是不值得任何英雄为之效命。

短暂的沉默后。

萧烈站起身,神情无比郑重。

“武寨主,抗击辽人,朝廷是指望不上了。”

“收复失地、护我汉家百姓的重担,只能……拜托武寨主与梁山众位兄弟。”

话音落下,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竟对着武植,深深一拜。

“将军使不得!”

武植大惊,一步上前,双手死死托住萧烈的手臂,不让他拜下去。

“保家卫国,本就是我辈分内之事,何须言谢。”

萧烈抬起头,眼中已隐有泪光。

“萧某虽不能与寨主并肩作战,却也不

能眼睁睁看着众将士一腔热血,错付奸佞。”

“我麾下有四员猛将,双枪将董平、没羽箭张清、急先锋索超、霹雳火秦明。”

“他们四人皆是忠肝义胆、一心报国的沙场悍将。”

“若武寨主不弃,萧某愿说服他们四人,脱离我军,追随寨主,共击辽寇。”

“也算我萧某为天下百姓做一点事情。”

武植闻言心头巨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万万没想到,萧烈竟能做出如此决定。

这等于是自断臂膀,将自己麾下最精锐的战力,拱手送给自己这个“反贼”?

这一刻,武植终于明白了朱武那句“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的深意。

得民心者,得天下!

梁山北上抗辽,不仅赢得了边关百姓的拥戴,更赢得了这些真正爱国将士的敬重。

这比攻城略地,意义更为深远。

董平、张清、秦明、索超!

这四位可都是《水浒》原著中赫赫有名的天罡星,万夫不当之勇的猛将。

尤其是张清,一手飞石绝技,连打梁山数员大将,何等威风。

武植做梦都想将他们收入麾下,只是苦无机会。

如今,幸福竟来得如此突然?

他强压下心中的狂喜,沉声问道:

“董平、张清、秦明、索超四位将军,若肯上梁山,我武植当然求之不得,只是……”

话音未落,帐外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

“我等愿不愿意,可不是萧将军说了算。”

帘帐一挑,董平、张清、秦明、索超四人,身披铠甲,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四人脸上神情各异,但目光都如刀子一般,齐刷刷地落在了武植身上。

为首的双枪将董平,眼带着几分审视与傲气,他对着武植一抱拳,朗声道:

“武寨主,我等敬佩你梁山好汉北上抗辽的义举。”

“但想让我等兄弟四人,抛下朝廷官职,跟你上山落草为寇,可没那么容易。”

他顿了顿,眼中战意升腾。

“除非……你能打败我们四个。”

武植闻言,不怒反笑,仰天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

“哈哈哈哈!”

“好!”

“就依董将军所言,你们四个,一起上。”

“若是我武植不能击败你们四人联手,就当我学艺不精,此事休要再提。”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