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武大郎,单挑梁山很合理吧 第358章 辽国犯境

();

武植嘴角噙着一抹玩味的笑意,再次开口道:

“萧将军,你可还要与我梁山,再斗一阵?”

再斗一阵?

萧烈心中苦笑一声。

还怎么斗?

在那种毁天灭地的兵器面前,任何精妙的军阵都不过是笑话。

什么鱼鳞阵、长蛇阵、八门金锁阵……在绝对的力量面前,都将如纸糊一般,不堪一击。

一力降十会,古人诚不我欺。

这一刻,萧烈陷入了两难之境。

打,他这十五万大军,怕是要尽数埋骨于此。

不打,就此退兵,他又该如何向朝廷交代?

临阵退缩,畏敌不前,这可是杀头的大罪。

他萧烈征战半生,难道要将一世英名,尽数断送在此地吗?

就在萧烈内心天人交战之际,武植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突然话锋一转说道:

“萧将军,你本是镇守边关的悍将,为我大宋抵御辽狗,护佑一方百姓。”

“武某非常钦佩萧将军。”

“如今你却奉了昏君之命,弃边关安危于不顾,率大军来剿我梁山。”

“你就不怕,当你我在此两败俱伤之际,那辽国铁骑趁虚而入吗?”

“届时,生灵涂炭,万里河山,尽丧敌手。你萧烈,便是千古罪人。”

“我梁山好汉,虽不满朝廷昏聩,却也是炎黄子孙,流的是汉家血脉!

绝不愿看到辽狗的铁蹄,践踏我大好河山!”

“你,现在退兵,还来得及。”

“回去守你的边关,我武植,不想杀你。”

这番话,掷地有声。

既有强横威慑,又站在家国大义上的凛然高度。

实际上,武植心中清楚得很。

他压根就没有三万火枪队。

仅仅只有武松手上的一千多人装备了火枪。

一旦和这15万官兵陷入厮杀,即便梁山最终能胜,也必定是元气大伤。

届时只会让江南的方腊,和北方的辽国坐收渔翁之利。

他武植,可不想当那个替人做嫁衣的大冤种。

兵不血刃,逼退萧烈,再争取宝贵的发育时间,这才是上上之策!

萧烈听着武植的话,心头剧震。

每一个字,都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也敲在了他最担忧的地方。

自从率军离开边关,他没有一天不在担忧北方的战事。

辽人狡诈,狼子野心,趁虚而入是他们最擅长的伎俩!

可是……

就这么退了,他如何交代?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这话对付寻常文官或许还行,可他面对的是天子。

出发前,他已经知道,天子赵佶因为李师师被武植抢走,已经气得失去理智。

这时候除非有天子命令,否则他决不能中途退兵。

萧烈面色变幻,陷入了挣扎。

就在这时候。

“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骑快马冲向阵前。

马上骑士,浑身是血,盔歪甲斜,显然是经历了惨烈的厮杀。

“让开!让开!边关八百里加急!!”

萧烈心中猛地“咯噔”一下,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涌上心头。

“快!让他过来!”他急声喝道。

亲兵连忙让开一条通路。

那骑士冲到阵前,还未等战马停稳,便翻身滚落马下。

“将军!您……您刚率军离开代州防线不过数日,辽……辽狗便趁机偷袭。”

“二十万铁骑,四路南下!代州……代州防线已经破了!

他们已经杀入大宋腹地,沿途州县,烧杀抢掠,血流成河啊!!”

什么???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九天惊雷,在萧烈脑中轰然炸响!

他只觉得眼前一黑,身体在马背上剧烈地晃动了一下,险些栽倒。

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萧烈下马,一把揪住那偏将的衣领,质问道:

“如此军国大事,为何朝廷没有信使前来?为何???”

那偏将涕泪横流,绝望地嘶吼道:

“送了!萧将军,信使早就派了!八百里加急,送入京城,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啊——!”

“末将不得已才带着小队杀出重围,寻找将军。”

萧烈懂了。

定然是蔡京、童贯之流,把边关急报压下来了。

否则,就算陛下再昏聩,也肯定会有所行动。

这些吾国吾民的奸贼!

“噗——!”

一口鲜血,从萧烈口中狂喷而出。

他猛地抬起头,望向汴京方向发出一声悲愤欲绝的咆哮:

“全军听令!!”

“调转方向,即刻回援边关!!!”

武植立于阵前,看着后撤的朝廷大军,眼神变得幽深。

先前方腊挑衅梁山,武植还以为要先跟方腊碰一碰。

没想到还是和原著中一样,辽国先行发难。

原著中,梁山接受招安后,先打败了辽国再灭方腊。

可如今梁山和朝廷势不两立,面对辽国的进犯,他该怎么办?

什么都不做,看朝廷和辽国拼杀,这无疑是最有利的。

可如今朝廷的兵马能挡住辽国大军吗?

若是挡不住,一旦失控,以梁山目前的实力,肯定难以收拾残局。

出兵帮朝廷对抗辽国军队?

梁山的兄弟们会怎么想?

会不会怀疑他武植有招安之心?

一时间武植陷入了沉思。

“哥哥,朝廷军队退了,我等何不趁机掩杀过去?”李逵喊道。

呼延灼、关胜等人脸色微变。

武植摇了摇头道:“朝廷虽然昏聩,但终究比外族要好,

我等若此时偷袭朝廷军队,等于是辽国帮凶,这种事情断然不可。”

李逵挠了挠头,嘿嘿傻笑道:“反正哥哥说的都在理,俺铁牛听哥哥的。”

……

众人回到营寨后,武植当即命戴宗去请神机军师朱武过来商议要事。

戴宗领命,当夜就将朱武带到营寨。

武植先是将辽国出兵犯境的事情说了,问朱武觉得,如今梁山该如何是好?

朱武闻言,立马懂了武植的意思。

如果武植想要趁机追杀朝廷官兵,根本用不着叫自己过来。

除非……武植也想出兵抗辽,只是不方便说出来,所以才想借自己之口。

打定主意,朱武沉声道:“小可以为应当出兵攻打辽国。

理由有二。

第一,辽国乃是外患,一但深入大宋境内,百姓必定惨遭屠戮,这时候我梁山若是出兵攻辽,

天下百姓得知后,更会人心思我梁山。

第二,我等攻打辽国,朝廷便没有理由冒犯我梁山,否则就是和天下人作对。”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