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制一石为一百二十斤,一千石小麦就是十二万斤,折合成吨的话,就是六十吨。
这么多小麦,直接让武成王殿成了小麦的海洋,就连大门外都涌出了不少。
周易看着这一幕,有种姜太公施法长出小麦喷泉的奇幻感。
不过换个角度想的话,辛弃疾用一千石小麦祭奠武成王,规模可谓空前绝后……山东人什么都讲究到位,喝酒要喝到位,吃饭要吃到位,现在祭奠武成王,也到位了!
辛弃疾感觉自己做错事了,赶紧把苏保衡的大金工部尚书印玺和公函献出来,让周易收藏,然后小心翼翼的问道:
“仙长,这些粮食怎么处置?”
周易觉得印玺挺有意思的,笑着说道:
“等会儿我下山去看看哪有卖粮食囤(dùn)的,买两套把粮食囤(tún)进去就行了,很简单。”
记得镇上的粮站有那种抽粮食的设备,可以直接把粮食像水一样抽到车上或堆头上,等会儿去借来,趁着今天人多,把这些小麦封存起来。
回头辛弃疾需要时,直接把整囤麦子全都运走。
陈汤听到动静跑过来,看到武成王殿里的粮食,又打量一番辛弃疾:
“你偷人家的粮仓了?”
这话倒是启发了辛弃疾:
“山东境内有不少跟金国沆瀣一气的大地主,以后若有机会,我就偷偷把他们的粮食运过来,都是搜刮穷人的血汗,正好用这些粮食养义军。”
要是别人冒出这个点子,周易会觉得异想天开,但辛弃疾不一样,这家伙的胆子太大了,好像从没有害怕过。
辛弃疾觉得陈汤相貌不凡,主动行了一礼:
“在下辛弃疾,敢问足下可是子公将军当面?”
陈汤哈哈一笑:
“我本来还想冒充一下辛庆忌呢,没想到被你看出来了,等会儿给你拍张照片,让辛庆忌好好看看你……辛氏子孙太争气了,我真的很羡慕。”
羡慕就冒充人家老祖是吧?
寒暄完毕,陈汤揽着辛弃疾的肩膀问道:
“你打算何时起事?”
辛弃疾思索一番,认真说道:
“山东之地历朝都是造反之地,最终却没一个成功者,我觉得是民众对造反认识不够,只知造反,却不知因何而反,缺乏思想方面的统一性和深刻性,所以我打算先占据沂蒙山区低调发展,等完颜亮大举南下时,再公开起事也不迟。”
这话顿时让周易刮目相看:
“厉害啊,居然连这个问题都看出来了。”
关于思想性方面,辛弃疾在《美芹十论》中也有详细的阐述,只有军民团结一心,把抗击金国当成持续性战略,这样才能将完颜氏赶回东北老林子里冻成傻狍子。
可惜整个南宋,没人把这些话当回事。
哪怕是主战派呢,很多人也只是嘴上喊一下口号,用以谋求**利益,而不是真的想光复北国大地。
从宗泽三呼过河而亡,到辛弃疾死前连呼杀贼,热血男人的心,就这样一点点凉了下来。
为了防止辛弃疾把路走偏,周易说道:
“等会儿我给你找几本书,你带过去好好学习一下,想要帮到穷人,光造反是不够的,还要把良田分给真正的种地人,而不是让地主横插一杠子,具体的你多琢磨。”
这会儿赵煦还没来,周易去厨房,把排骨和五花肉炖上,放了不少干豆角,又蒸了一锅米饭。接着,他让李清照在厨房守着,然后便开车下山,买粮食囤去了。
过去家家户户都有粮食囤,有竹编的,有高粱或芦苇扎的,还有铁皮的。
但现在用的都是大型收割机,收完麦子直接拉着去卖了,家里很少囤粮食,粮食囤也就不好买了。
周易先去镇上问了问,发现根本没有。
最后在贾自旺的指点下,开车来到县城北郊,找到了一家定制粮食囤的加工厂。
现在的粮食囤都是加厚的镀锌板材做的,每隔二十厘米还有加筋,强度比较大。
粮食囤大小都有,从两千斤到几万斤全都可以买到。
周易买了四套直径三米五的粮食囤,高度近四米,满仓可以装载几万斤小麦或玉米,买这种粮食囤还附送软管式粮食吸取机。
付钱后,加工厂的张老板立马开始把材料装车,跟着周易来到山上,现场安装设备。
来到武成王殿门口,张老板看着满地的小麦,叼着烟问道:
“嚯,你这道士还是个大地主呢?咋囤了这么多麦子啊?”
周易打了个哈哈:
“担心遇到荒年,今年收的粮食全都运到了山上,本以为囤在殿里万无一失,谁知里面的囤塌了,粮食全撒了出来。”
张老板是个急性子,看到粮食洒在地上就心疼,赶紧招呼带来的工人开始组装粮食囤。
这玩意儿先拼装底部,接着把几节带弧度的铁皮用铆钉连起来,再固定到底部,下半截就做好了,接着再装两层,做好盖子,粮食囤的主体就完事儿了。
做完之后,张老板又拿着钢条,一圈圈将粮食囤从上到下箍了一遍,防止粮食太多崩开。
到中午时,四个粮食囤全都弄好了,武成王殿大门两侧各有两个,张老板还送了个架子,既能当成爬梯进出粮食囤,同时也能将吸粮机架在谷仓上方,方便往仓里倾倒。
周易检查一下,确认没问题,支付了尾款,送张老板他们下山了。
不一会儿,赵煦也来了,围着粮食囤左看右看:
“若大宋全用此物囤积粮食,损耗必能降到最低。”
周易拿着几张强化类的符篆贴在粮食囤上,笑着说道:
“大宋的损耗不在于这方面,而在于监管者,历朝历代,一旦账目出现大问题就会火龙烧仓,蛇虫鼠蚁吃掉的,跟贪腐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赵煦拱手说道:
“弟子已经着手处理此事了,不求人人是诸葛,至少不能太明目张胆。”
辛弃疾第一次见到赵煦,大步过来行礼,被赵煦拦住了:
“在师尊这里,不需要太客套,我从没想过,大宋居然会沦丧到那种程度,下次我给你带点兵器,助你成事。”
自打来到这边,赵煦的眼界改变很多,对王朝家族也看淡了。
赵氏本就是篡后周的皇位,现在与其被人篡,还不如自己扶持个呢。
周易看了看时间,都十二点了霍去病也没来,便决定不等他了:
“吃饭吃饭,吃完饭开始倒腾粮食,我还没用过这玩意儿呢,得摸索一下。”
来到厨房,掀开锅盖,排骨五花肉炖干豆角的香味让人食指大动,周易又从地里摘了一些生菜,做了一盆蚝油生菜,简简单单两道小菜,开饭开饭。
李清照眼疾手快的给自己夹了一块带脆骨的排骨,美滋滋的吃了一口:
“仙长,这道菜的做法简单吗?若是简单的话,等师公回来我给他做一次尝尝,就他那嘴馋的劲儿,至少能吃三碗大米饭。”
周易说道:
“难倒是不难,就是你师公那身体不知道还能不能受得住。”
要是苏东坡能坚持到封丘县尉,自己倒是可以给他强化一下身体,反正大宋的奸臣还有不少,随便劈两个就能赚回来。
不过周易对健体术到底能带来多少改变还不清楚,他打算吃完饭先强化一下赵煦的身体,看看能不能把这位两宋唯一的瘦皇帝,变成一个魔鬼筋肉人。
这边觥筹交错吃饭时,西汉武帝世界的定襄北草原上,经过公孙贺、苏建、霍去病三人的远程沟通,大战终于爆发了。
伊稚斜亲自率军反击,隐藏在山坳中的匈奴后备军也杀了出来。
刚露面,就被身着重甲的赵破奴看了个真切:
“霍骠姚,他们出动了。”
霍去病端坐在马上,双手握着马槊,下达了作战命令:
“出击!”
刚说完,二十个重甲兵就在赵破奴的率领下,走在了队伍最前列。
李世民给的铠甲大部分都是轻甲,重甲只有二十多副,但对于连皮甲都装配不全的匈奴人来说,这已经是降维打击了。
重甲兵全部在最面前,骑着最健壮的战马,仿佛一道钢铁洪流,率领轻骑兵直直向匈奴的后备军冲了过去。
匈奴人这边还没顾上列阵,就被重骑兵撞开一个大缺口,赵破奴握着马槊上下纷飞,硬生生从匈奴的队列中穿凿了过去。
接着迂回到匈奴人正面,又来了一次穿凿,这群埋伏了好几天的匈奴人,还没来得及上战场,就一窝蜂的败逃了。
战场中的匈奴人一看援军被打跑,顿时慌了神,也跟着撒丫子跑了。
这些只会打顺风仗的异族,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坚守,什么叫军令如山。
司马迁混在轻骑兵队列中,激动得嗓子都哑了:
“如此精彩的战斗,长安城内的贵族却知之不详,实属遗憾……回长安后,我必将此战的经过原原本本记录下来,让世人膜拜我军之悍勇!”
正在喝水的霍去病听到这话,饶有兴趣的问道:
“司马迁,你有兴趣给整个定襄北之战做个汇总吗?若愿意,我可以借你一套史书做参考。”
司马迁忙不迭的答应了下来:
“愿意,我也曾有著史之志,可惜才疏学浅,不知从何处下笔,若能有个参考,在下感激不尽!”
霍去病心里暗笑,等会儿去了师尊那里,就把《史记·李李将军列传》打印出来,让你即兴锐评一番,那场面肯定很精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