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雪君和大家简单寒暄了两句,就一起出了门。
大家出门就开始默契小跑,也不开口说话了。
一开口,哪怕用围巾裹住了头脸嘴巴,也会觉得冷空气刺嗓子。
10分钟,到了试验田门口。
乔雪君已经觉得脚趾都冻住了。无论衣服怎么加,但鞋子没办法,走在雪地里就是冻脚。
小冯拿出钥匙开门。他格外轻手轻脚,生怕把钢铁门锁弄断似的。
乔雪君开口:“这锁倒成摆设了。”
小冯的声音瓮声瓮气:“也不是,有锁别人闯进来,有动静。”
没锁,有人进来了都不知道。
锁打开后就走进了试验田。
现在还露天,没有纳入温室里面的就是那三亩地的黑麦了,一眼看过去竟然都挺茁壮。
乔雪君有心想多瞧瞧,但实在太冷。其他人也一样,一步也不停留地进了温室。
掀开两层鱼皮进入温室后,小冯就把门帘严严实实地系上,地上也用木板匝紧,不让寒风吹进来一点。
“冷死了!”小冯弄好后,进来后就把帽子摘了挂上,搓了搓手。
他看向乔雪君:“部长,是不是很冷?”
乔雪君点头,慢慢把帽子也外套脱下:“冷。”
短短十分钟,睫毛上都结了一层霜晶。
不过进入温室后很快就消融了,只留下湿漉漉的水珠子。
两人站在原地缓了一会儿,才脱下外套挂上,开始活动起来。
乔雪君走向设备,查看温度湿度,检查水箱供水循环是否正常,聊道:“番茄开花了吧。”
小冯:“是的!我们按照部长你说的进行授粉,前天已经全都已经完成了一遍。我们专门找安老,用雪米掉的毛做了小刷子,来刷花粉。”
乔雪君:“嗯。很好。”
她拿起pH检测笔开始进行日常工作。
小冯忙道:“这些我来吧,部长你在旁边看着就行。”
乔雪君纳闷地看着他,笑了下:“这么积极了?”
小冯有些脸红:“部长,我向来都是积极的!我这段时间也是一个人负责三个温室的,部长你就休息吧,我可以。”
小冯是真觉得他们部长很辛苦,前段时间去青梨山的采棉队回来,各种宣扬部长种了好多棉花。
最开始他们还很兴奋,但是没干几天,就个个都累得腰酸背痛,笑也笑不出来。一问,他们就说摘棉花多么辛苦了。
所以,即使部长不在温室工作,回青梨山去也没闲着,足足15亩棉花地要打理,比他们更加辛苦。
他虽然名义上和部长只是上下级关系,但是一直以来部长都把他们带着,传授给他们专业的种植知识。
早就是实际上的师生关系了。
他真的学到了非常多,心里也很感激部长。
部长本来手就有毛病,所以他能做的活儿,他都想自己完成。
小冯拿着测试笔往里走:“部长你就休息一会儿吧。”
乔雪君:“行,你先检测着,我去检查作物状态。”
乔雪君往里走,检测起来,番茄的状态都不错,花穗下面的子房开始有膨大的迹象,这代表他们的授粉成功。
如果失败,花朵就会掉落。
现在看来,成功率非常高,一眼过去基本没有失败的。
“不错呀。”乔雪君看着番茄支架上的藤蔓夸赞道,“授粉成功率很高,这绕蔓也做得不错,打理得可以。”
得到了乔雪君的肯定,小冯顿时就很高兴了:“都是按照部长你教的做的!”
乔雪君:“等坐果稳了,就可以开始摘心打叶,也就这几天的事了,还记得怎么做的吗?”
小冯一边检测营养液的数值,一边回答:“记得!等咱们留下的果穗都坐住了,就把顶上的嫩芽摘掉,这样它就不会再往上长,营养就会更多输送给果子,促生长!这是摘心。”
“打叶就是把最下面的果穗的老叶黄叶摘掉,也能集中营养,也能方便通风,降低病害发生率。”
乔雪君点头:“对。打叶的时候要注意,留个叶茬,别齐根打。”
小冯:“好的,我记住了。”
乔雪君说着,又给他解释了一下原理。
乔雪君在这个温室看过后,又穿着衣服去别的温室一一检查。
值得注意的不仅仅是番茄,还有油菜花的状态。
大概还有半个月油菜花就能开花,那时候就不用人工授粉,有蜜蜂。
油菜花的适应性不错,加上大棚里条件好,管理精细,生长得挺旺盛,能够预见之后一定是高产量。
外面的黑麦状态也可以,也许是耐寒基因决定的,它的秸秆比别的小麦更加坚韧,被风雪打弯了,自己会直立回去。
虽然看起来像是生长已经停滞,没有再抽条,但可以看出它的抗寒特性。抗倒伏的能力也特别强。
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就能加大种植。
只是这种耐寒黑麦恐怕产量不会高。
或许可以试试杂交。
乔雪君记录了其中表现优异的个体。
只是外面冷,得待一会儿就会温室,这样反复进出才能勉强维持。
另外的两个棚还种了豌豆和大豆,这些都可以用来留种,等以后扩大温室,或者是极寒结束,就能大面积种植。
豌豆是蝶形花冠,大豆花小,且这两种都是闭花自交授粉,只需通过轻轻摇蔓,就可以完成自然授粉,不用特别的进行人工干预。
差不多也是花期。
走完了几个温室,乔雪君放下心来。
亲眼看过后才确认,除了大豆需要再补一点磷钾肥,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