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权力巅峰 418章 上任第一天的饭局

会议室里的吊扇慢悠悠转着,把空气里的燥热搅得更明显了些。陶静从文件袋里抽出任命书,指尖在纸页上顿了顿,目光先扫过在座的人——张立勇手里的笔转得飞快,王秀莲的笔记本翻开在空白页,几个新补位的委员坐姿笔挺,却藏不住眼底的拘谨。

“今天召集大家,主要是宣布县委的一项任命。”陶静的声音不高,却让后排的议论声瞬间停了,“经县委研究决定,任命杨明同志为乘良镇人民**镇长,兼任党委副书记。在镇**岗位空缺期间,由杨明同志主持镇党委全面工作。”

她把任命书递给杨明,看着他接过时,特意补充了句:“杨明同志是一个优秀的青年干部,虽然基层的经验不够,但能力出众,有敢打敢拼的精神,无论是在文化局还是环保局都做出了不俗的成绩。”

掌声比刚才迎接时整齐了些,张立勇带头站起来鼓掌,巴掌拍得又响又急,坐下时椅腿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儿。

杨明站起身,手里还捏着那份任命书,纸边有些发皱。他没急着说工作,反而笑了笑:“说实话,接到任命时我心里挺忐忑的。乘良镇是咱们县的工业重镇,底子厚、担子也重,但同样问题也不少,尤其青禾化工这事后,大家心里都不好受。”

这话一出,后排几个老面孔的眼神动了动——前几任上来就喊口号,倒没人像他这样直截了当提那桩事。

“我来之前,陶部长跟我说,乘良镇的干部不是没能力,也不是认识不到问题,是前些年的坎儿,因为取舍的问题绊住了脚。”杨明的目光落在张立勇身上,“张副镇长在这儿待了十年,镇上的企业、村里的情况,比我熟得多,往后少不了要多请教。”

张立勇连忙摆手:“杨镇长客气了,我一定全力配合!”心里却松了口气——这话听着,不像要把老班子一脚踢开的意思。

“还有各位委员、主任,”杨明的视线扫过后排,“我知道大家现在做事难免谨慎,怕出错。但县委把我放在这儿,不是来挑错的,是来跟大家一起把事情干顺的。”他顿了顿,语气诚恳了些。

陶静端起茶杯喝了口,嘴角噙着笑意。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新官上任,先拢住人心,比急着布置任务更要紧。

“当然,规矩也得说在前面。”杨明话锋微转,“往后工作中,谁要是捂着问题、护着隐患,不管是谁,我这儿可不答应。但只要是真心实意为乘良镇干事,出了偏差,我来担着。”

这话落地时,会议室里静了几秒,随即响起的掌声比刚才真切了许多。王秀莲低头在笔记本上写下“杨明”两个字,笔尖不再发颤;赵刚挺直的腰板更稳了些;连后排的老李都抬起头,认真打量起这位新镇长。

陶静放下茶杯,适时开口:“杨明同志把话说明白了,我再强调一句——县委是你们的后盾。乘良镇的工业要发展,但绝不能再走老路。人心齐了,才能把安全和环保的底线守住,这才是对全镇老百姓负责。”

散会时,张立勇主动走过来:“杨镇长,中午我让食堂加两个菜,咱们边吃边聊聊镇上企业的情况?”

杨明笑着点头:“好啊,正好想听听你对那几家重点企业的看法。”

两人并肩往外走,吊扇的风穿过走廊,吹起杨明手里任命书的边角,阳光落在纸上,把“乘良镇”三个字照得格外清晰。

杨明过来之后,很快就和几个主要干部熟络了起来,倒也不用管他们以前是跟谁的,现在无论是崔明远还是刘建斌都已经被撤职,人走茶凉他还是知道的。

到了晚上,还没下班,就有镇上的企业代表过来请吃饭了,为首的正是青禾化工的马松。

青禾化工已经处于停业整顿阶段,想要快速复工,首先就要镇里同意。

厂子每停工一天,就意味着损失一天的钱,孙青禾自然想尽快复工,最重要的是,厂子一直被封着,原料也拉不出来。想把原料拉出来,就算再小心,也要用青禾化工来做掩护。所以,厂子复工是第一步,之后才能名正言顺地将原料混合其他的化工品运出来。

这一次的大火,让青禾化工损失惨重,更重要的是,因为原料运不出来,利益链上的其他人都很不满。

所以,青禾化工必须尽快复工。

于是,知道杨明来任职之后,马松第一时间过来请杨明吃饭。

张立勇把话带到之后,问杨明道:“杨镇长,这顿饭要去吗?”

“当然要去!”杨明笑了笑说道,“这些都是纳税大户,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要不然人家该说我摆架子了,不利于以后相处。老张,你跟我一起去吧!”

“行,那我准备一下!”

当晚,迎客楼的包厢里飘着淡淡的茶香,马松亲自给杨明斟茶,沸水冲过茶叶,卷出一圈圈绿晕,其他一些人过来的企业代表,都陪着笑脸,附和着。

“杨镇长,尝尝这个,去年的雨前龙井,托朋友从临安带的。”他的手指在茶盏边缘转了半圈,“说起来,之前您在环保局,总说我办公室的茶太次,这次可得品品我的诚意。”

杨明端起茶盏,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马总有心了。不过我对茶没研究,喝着都差不多。倒是你们厂里的污水处理系统,闻着味儿比以前轻多了,看来是下了功夫。”

马松的笑在脸上顿了顿,随即又舒展开:“那是自然,这次整改,厂子里可是花了大代价的,就想着尽快复工。”他给张立勇也添了茶,“不知道杨镇长什么时候有空,还请验收一下,一定保您满意,绝对不会给**和领导们添麻烦!”

张立勇呷了口茶,没接话,眼珠子瞟了瞟杨明。

杨明不动声色地放下茶杯,转问道:“这么快就能验收了?这才过去不到四个月,马总的办事效率还挺高的嘛,要是早就这么干了,哪里还会有烧起来这档子事儿?”

马松急忙辩解道:“杨镇长,这上面不是已经查出来了嘛,是有人故意纵火。哎,我也没想到赵海波这个老王八,竟然心思这么歹毒!”

提到这话,杨明也来了兴致,转问道:“对哦,马总,赵海波为什么教唆人烧你们厂子?”

听到这话,马松一愣,心中把杨明骂了个祖宗十八代,心想着:妈了个巴子的,难道不是你们威胁了赵海波?

赵海波教唆人纵火,外面传言很多,但最可信的一种就是赵海波被人威胁了。谁最想看到青禾化工出事?自然是陈东。这一把火,“烧了”多少原来的干部?陈东借机安排了多少自己人上位?杨明就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

所以,马松和孙青禾都认为,赵海波之所以放火,背后的人根本就是陈东和杨明。

这场大火,本质上是陈东和冯伟平的权力斗争,他们青禾化工,根本就是个牺牲品,是他们斗争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