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瑶的话可信度很高,而且正好和自己猜测的方向一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东海集团,还真是害人不浅啊。
不过他没想到青禾化工竟然跟东海集团扯上了这么大的关系。如果青禾化工真的是个毒窝,抓到机会,或许真的可以把这帮人绳之以法。
“杨局长,你会帮我的,对吗?”聊了这么多,丁瑶最终看向杨明。
杨明深吸一口气,点头道:“丁书记对我有知遇之恩,如果她的死真的跟刘东海有关,我自然不会袖手旁观。至于青禾化工的事儿,我需要好好想想。”
丁瑶说的这件事太大了,并不是拍脑袋就能决定的,而且他的身份也不允许他去查。当然,他也明白丁瑶的意思,丁瑶是想让自己通过陈鹤的关系转去政法,可是,这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正当杨明想着该怎么办的时候,他的电话响了起来。一看是陈鹤,他便推门下车接了起来。
“老弟,明天来一趟市里。”电话接通,陈鹤立马说道。
“陈市长,出什么事了吗?”杨明惊讶道。
“没出事,是陆书记点名要见你,跟你聊一聊关于青禾化工的案子。你小子,跟陆书记认识也不早点说?”陈鹤语气里有些责怪的意思,不过心里却高兴得很,他是真没想到,走了一个宋书记,又来一个陆书记,都跟杨明交好,这小子这么好命。
杨明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也只是认识,去年在宋局长家里一起吃了个饭。”
“没那么简单吧?你小子肯定给陆书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否则怎么可能点名要见你?”陈鹤笑着问道。
“好的陈市长!明天一早我就过去!”
杨明对陆锦淮的印象还是挺深刻的,在他眼里,陆锦淮是一个慈祥热情的领导,丝毫没有领导的架子,总之,很是平易近人就是了。
其实,就在刚刚,陈鹤刚去拜访了陆锦淮,当然,他是以汇报金湖县青禾化工大火调查进程为理由过去的。
按理来说,这种小案子,这位省委书记是不会过问的,而且已经安排让陈鹤去处理,后续他也不需要去特别关注。因为这类小案本就够不上省委层面,交由市里处理已算重视,按说不必再向陆锦淮汇报。
不过,为了多在陆书记面前露露脸,陈鹤还是主动打电话给陆锦淮的秘书何成杰,说要汇报一下案子的进度。
当然,在这之前陈鹤已经从王海峰的嘴里听说了,杨明确实认识陆书记,只是不太清楚这个“认识”到了什么程度,所以也想借机试探一下。这件案子与杨明有关,如果陆书记重视杨明,他肯定会让自己过去汇报,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如果只是为了宋朝江的面子才帮忙给杨明搭把手,知道杨明没事之后,应该就不会为了这件案子再去说什么了,自然就不会见他。
陆书记对杨明的态度,于他而言分量不轻。陈鹤主动拨通了陆锦淮秘书的电话,借着汇报案情的由头,指尖在桌面轻轻敲了两下——毕竟,能让省委一把手另眼相看的机会,可不是随时都有。
另一边,当陈鹤说要过来汇报青禾化工大火案子的调查进度之后,陆锦淮很快便同意让他来江海云庭。这阵子在江海市调研,他就住在这里。
见面之后,陈鹤很快就把青禾化工的调查进度以及这几天发生的事情都汇报了一遍。而当陆锦淮听说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之后,陷入了沉思。
“陈鹤同志,看得出来,做事还是很用心的,怪不得小杨那个时候在老宋面前给你说好话呢!”陆锦淮温和地笑了笑,直接点破了。
听到这话,陈鹤握着茶杯的手指猛地收紧,骨节微微泛白,茶盖与杯身轻轻磕出一声脆响。他喉头动了动,眼神里闪过一丝错愕,随即垂下眼帘避开陆锦淮的目光——原来陆书记早就透过杨明知道了自己,那些初来时看似寻常的打量,竟是藏着这般深意。
“陆书记,实在惭愧,”提到这事,陈鹤有些尴尬:“陆书记,实在惭愧,我和小杨之前弄出过一些误会,怪不好意思的。”
陆锦淮端了一杯茶给陈鹤,陈鹤急忙双手接了过来,道了一声谢。
陆锦淮随后说道:“江海市是经济大市,近二十年发展迅速,经济水平越来越高。当然,也到了发展的瓶颈,经济转型也是势在必行。不过我听说,你和玉良同志这班子搭得不是很好,有这回事吗?”
对于这样的问题,陈鹤没什么好隐瞒的,如实回答道:“确实在某些方面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转型体系这一块,我们的分歧有些大。
“就说城西那片地吧,争议太大了。书记力主引进新能源产业园,说这是省里点名的‘绿色引擎’,能拉来百亿投资,十年内就能做成全市的支柱产业。他拿着规划图跟我说,厂房一落地,GDP增速能直接往上跳两个点。”
“可我更倾向于搞文旅综合体。”他抬手指了指墙上的卫星地图,“那片地挨着金阳河遗址,还有几处明清老宅,要是拆了盖厂房,这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就没了。我算过,要是修旧如旧搞民宿集群、非遗街区,再把运河游船线路接上,三年就能形成规模,而且能带动周边农户搞采摘、做农家乐,这是实实在在能让老百姓立刻受益的事。”
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书记说我‘捡芝麻丢西瓜’,说文旅项目撑不起经济骨架,新能源才是‘硬核未来’。可他没算过,新能源产业园要占两千亩耕地,征地补偿、拆迁安置就得先投几十亿,而且电池生产线的环保风险始终是根刺。文旅项目虽然慢,但稳啊,既能保住生态,又能细水长流地赚钱,还不用动基本农田红线。”
“他说我‘抱着旧古董不放,阻碍发展’。我也没让着——旧古董能生金蛋,为什么非要砸碎了换个不知道能不能孵出小鸡的蛋?转型不是只看账本上的数字,得看这数字背后,是冷冰冰的厂房,还是热热闹闹的人间烟火气。
“分歧就在这儿,他要的是能写进报告里的‘新动能’,我要的是能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好日子’。
“说到底,他要的是能快速见效的产业标杆,我盼的是能落地生根的民生账本。”
陆锦淮点了点头:“你们啊,想法都是不错的,出发点也是好的,最起码能证明你们都在为了经济转型想办法。不过,你这句话说得对,能落地生根的民生账本,才是老百姓期待的根本!”
听到这话,陈鹤顿时一愣,他明白,陆书记是更加认可他的发展理念。话锋一转,陆锦淮又问:“那你觉得江海市的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怎么样?”
这话把陈鹤问住了,这个问题,可不好随便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