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第295章 陈衍的八条罪状

翌日,长安,天色刚微微亮。

文武百官穿戴整齐,有序进入太极殿进行常朝。

待百官到齐,李世民缓缓来到皇位前端坐而下,百官皆按例行礼。

然后便是各部日常琐事禀告,这个环节几乎所有部门的老大都会参与。

不管大事小事,总要表现出一个做事的态度让李世民看到。

像这种每天一次的常朝,基本上等大家全部禀报完,若无意外的话,常朝就结束了。

李世民最近的心情相当烦躁,且身体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故此他很想早点下朝小睡会儿,本以为今天会像往常般结束常朝。

却不想,此时有人跳了出来。

“陛下,臣有事要奏!”

侍御史,张玄素突然站了出来,大家颇为意外,但也没有多想。

毕竟侍御史虽然只是从六品下,但手中的职权很重,有监察百官、审理案件,风闻奏事之权,是皇帝的耳目。

李世民淡淡道:“张爱卿有何事要奏?”

“陛下,臣要参渭南伯、渭南县县令陈衍一本!”

此言一出,在场部分官员的神色顿时变了,看张玄素的目光立即变得不善起来。

亦有许多官员好似接收到了某种信号,眼中光芒闪烁。

李世民注视着躬身的张玄素,眯了眯眼,“理由呢?”

短短三个字,无不在向下方的官员表示,他生气了。

换做以往,要是有官员弹劾其他官员,李世民断然不会如此询问。

张玄素内心苦涩,但又不得不继续道:“臣一参,渭南县的县令陈衍玩忽职守,上任几个月来,从未在县衙露过面,渭南县之百姓到目前为止,甚至连他们县令长什么样子,叫什么名字都说不出来。”

“二参陈衍大兴土木,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动用县衙公款,招募县城百姓为他修建一所不知所谓的建筑,当地有大量流言传陈衍要修建宫殿。”

“三参陈衍与民争利,动用手中的职权大肆购买工坊,与那卑**的商贾同流合污,合伙做起了买卖,通过县衙发出的官府告示招募了大量当地百姓,日日夜夜制作绢帛,再通过几名商贾走渭河水路高价卖往各地。”

“四参......”

张玄素滔滔不绝地说着,一条条罗列着陈衍的罪状,浑然不觉此时有人的脸色已然变得铁青。

到最后,张玄素整整说出了陈衍的八条罪状,满朝哗然。

其中许多不明内情的官员更是义愤填膺,纷纷开始指责起来。

要知道,这八条罪状里,随便挑出来一条都够砍陈衍的脑袋了。

待他说完,杜如晦、房玄龄、程咬金等人还没开口,魏征却先一步站了出来。

“张侍御,你之所说,请问你是否亲眼见到过?”

“亲眼看到陈衍玩忽职守,大兴土木,私动公款,致使百姓民不聊生了吗?”

“你此前说了陈衍的爵位,说了陈衍的官职,有一样你却没说,那就是陈衍的身份。”

魏征冷冷开口:“别忘了,渭南伯陈衍还是高阳公主的驸马,你若凭空污蔑人家,这个罪名可不小啊!”

李世民有些诧异魏征的态度,可想想又明白了。

对于他们这些核心重臣来说,渭南县不是什么秘密,他们都清楚陈衍在做什么,看到了渭南县的改变。

若说张玄素凭空污蔑,倒算不上。

毕竟陈衍确实没有露过面,也确实挪用了渭河官渡的公款,至于大兴土木......

如果给百姓丰富的酬劳也算的话,那确实算罪。

魏征应该是不想此事闹大,要强压下去。

这时,几位站在陈衍这边的官员看透了魏征的心思,从杜如晦到程咬金等一众文臣武将立即出言,根本不给张玄素开口的机会,或是暗中威胁,或者压迫他闭嘴。

别说,在这件事上,这批人展现了非同一般的默契。

张玄素脸色苍白,面对这么多大佬明里暗里的威胁,他承受的压力不是一般大。

而就在此时,竟然有一名官员站出来为张玄素作证。

“陛下,臣亦听过渭南县之事,臣可以为张大人作证,张大人所言非虚,一字一句,皆是事实!”

此举,像是引起了连锁反应般,一名名官员立即站出来附和,像是提前商量好了一般。

整个朝堂像是分为了两拨人,吵得不可开交。

一边要控诉陈衍,一边替陈衍说话,让他们拿出证据。

李世民本就心情烦躁,现在看现场乱成一团,终于是控制不住脾气了。

“够了!!!”

一声暴喝,太极殿内立刻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清楚李世民真的生气了,全都低下了头。

李世民扫视百官,目光落在张玄素身上,语气冰冷,“你说陈衍挪用公款,大兴土木,致使百姓民不聊生。”

“朕很想问问你,你从哪看出来百姓民不聊生了?”

张玄素正要开口,李世民又抬高了声音,不给他说话机会:“太子!”

“儿臣在!”李承乾上前。

“张玄素说陈衍挪用公款,而渭南县是你的封地,朕问你,秋收时,渭南县可有按时交齐税款?”

“回父皇,早在上月便交齐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此事,戴大人可以作证。”

戴胄附和道:“臣可以作证,渭南县确实交齐了税款,臣已核对过了。”

“很好!”李世民又看向张玄素,“你说陈衍挪用公款,可税款全部都交齐了,这挪用的公款去了哪里?”

张玄素正要说陈衍通过跟商贾同流合污赚取了大量钱财,李世民却再度打断了他。

“你说陈衍大兴土木!”

“好啊!”

“真的好啊!”

李世民怒极反笑,“你们当真是一群瞎了狗眼的东西,连具体的情况都不知道,道听途说就在朝堂之上参来参去。”

“你们的良心是被狗吃了吗?”

“朕的女婿,高阳的驸马,渭南伯陈衍!”

“兴的是什么土木你了解过吗?”

“他修的是路,修的是渭南县那些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路!”

“他建的是我大唐未来之根基,而不是你口中那不知所谓的建筑,更不是用来居住的宫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