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后,娇软知青赢麻了 第三百九十一章 打起来了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坐落在岭山大队村东头的联合小学,今日正式建好对外开放。

今日的动静不小,不但三个大队的村干部和村民代表都过来了。

就连和平公社的刘书记和另外两个领导,也都到场。

因着今日联合小学正式落成,大队长还特意给整个岭山大队的社员们放了一天假。

杨柳也跟着去凑了个热闹。

这间小学建的很简单,说白了就是一大间房子,被隔成了一到六年级还有一间大大的教师办公室。

鞭炮声停,很多人都进小学院里逛了一圈。

这座小学,占地面积不大,只有那几间房子和一个大操场。

操场上种了几棵桃树杏树,又安了几个体育器材而已。

现在的体育器材花样没有那么多,就是几个高矮不同的双杠单杠。

即使这样,这小学也获得了岭山大队十里铺大队以及兴隆峪大队几个大队人的热烈追捧。

小孩子们更是成群结队的,在操场上跑来跑去。

尖叫声欢笑声交融在一起,氛围相当喜庆。

整个小学接纳三个大队的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

除此之外,只有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头担任校长。

五位老师中,有三位老师是从各个大队选拔上来的。

另外两名教师,则是县城指派下来的。

刚开始,村里人还在纳闷。

明明六个年级,怎么就安排了五个老师?

到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一年级二年级是一个班主任,三四五六分别各有一个班主任。

“不过,五位班主任,却得担负起全校所有老师的活,除了负责教各自班级的语文数学以外,还穿插着发挥个人专长,有的教音乐,有的教美术。

唯一的一位男老师,还得兼任整个学校一到六年级的体育课。

就连那五十来岁的校长,都要额外担任高年级的自然课老师呢。

就这么说吧,这所小学把师资力量利用的相当彻底。

凌小小负责的是一二年级的课程,除此之外,她还负责交音乐。

因为几位老师里,只有她识得乐谱。

长生东子等几个孩子,早就到了该上育红班的年龄。

原本各家都打算今秋送孩子上学的,只是担心走那么远的路去公社小学,没个大人陪着有些危险。

现在看来,倒是便宜了他们。

以后再不用去公社上学,走那么老远的路了。

村东头就建了学校,这简直就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啊。

闹哄了足有半上午,联合小学门前的人才渐渐散去。

从明天开始,凌小小就不用再到地里上工,可以到小学报到,适应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直接带班授课。

对于自家姐姐不用下地干活,还能挣工分工资,最高兴的人莫过于凌小河了。

“姐,你不用担心我,我干不多还干不少吗?肯定量力而行。”

联合小学这边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彭玉也正式从记分员大姐手里接过了记工分的工作。

可别小看了记分员的工作,因为村里资源有限的原因,彭玉还得兼职做仓库保管以及记录农用具的工作。

彭玉和郝向东结婚之后,小两口日子过得如同蜜里调油。

说句一天比一天好,也不为过。

现在的彭玉,在岭山大队不用日日辛苦干农活,郝向东也当上了食品厂工人。

只是,在食品厂上班,每日往返县城和岭山大队太辛苦。

两人一合计,彭玉干脆让郝向东申请住宿舍。

食品厂实行三班倒的值班原则,厂里提供住宿,工作有制度,但也可以自动调班,攒够了休息,还能回家一趟。

大概的频率就是每七八天能匀出一天半左右的休息。

这对彭玉和郝向东来说,已经算好的了。

但是,对这对新婚燕尔的小夫妻来说,还是有遗憾的。

立夏倒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厂里能提供宿舍固然是好,她能把所有的精力用在工作上。

立夏已经取了高中毕业证,学校那边有事自会找她,没什么事就再不用去学校了。

她的很多同学都很羡慕她,还没毕业就能成为工人。

对此,立夏倒是不骄不躁,很是踏实肯干。

两人现在还没转正,工资只有二十几块。

都是拼了劲儿的工作,争取尽快转正的。

“郝知青平时都住宿舍了?”杨柳听到消息,赶来和彭玉核实。

“嗯,去县城只有一趟车,路上太遭罪。”

“等他走了以后,要不你搬我这来吧?咱俩一起搭个伴?”

彭玉刚开始还有点意动,可后来想了想,还是拒绝了。

“他又不是永远不回来,总有回来的时候嘛,再说了我们的屋子一租就租了一年,钱都给了的,不住不是太可惜了?”

况且那边又不是她自己在住,还有那对老夫妻呢,有人作伴,彭玉还是不害怕的。

要真是那院子只有她一个人,她真就采纳杨柳的意见了。

恐怕到时候就是杨柳不让她来,她也会卷着行李厚脸皮过来的。

“哟!小杨知青,你咋还在这呢?有热闹你怎么还不去看?”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杨柳此刻正站在彭玉租住的那间院子门口,和她说话的事胡婶子。

刚才胡婶子是着急忙慌从胡同里拐出来的,眼神一瞥就看见了杨柳,赶忙过来招打呼。

“打起来了!”

“谁和谁打起来了?”

彭玉也好奇着呢!

“是知青院的那个娇小姐和凌,凌,凌,凌——”

胡婶子“凌”了半天,愣是把没想起凌小小的名字。

“就是在小学当老师的那个知青,你们不去看热闹?”

胡婶子脸上神色焦急,那模样,很怕晚上一步,那边的架就掐完没热闹可看了呢。

这也不怨她,这些日子以来,许是村里又建小学又换记分员的,大家都有事干,风平浪静的很,实在没热闹可看。

唯一能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山杏去县城相亲的事了。

可距离那事也过去好几天了,一直没啥新鲜事,日子还怪难挨的。

如今终于有热闹可看,她可不想去晚。

杨柳和彭玉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彼此眼里看出一抹好奇。

“去看看?”

“那就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