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后,娇软知青赢麻了 第二百六十八章 换目标了

山杏没有想到,立夏居然摇了摇头。

“还是不了,我连地里的活都不会干,就是当上了记分员也不能服众,说不定还会给我爹带来麻烦。”

其实,在立夏心里,她是想更进一步的。

她想上大学,她想去首都上大学。

只是现在,没有考大学的说法了,她就是想念书也没地方去。

**大学的名额有限,轮到村里的就是更少之又少。

况且,如果真就是真轮到他们村,村里也有好多比她厉害的人呢,这名额也不一定能落到她身上。

就算她爹是大队长,可以自家老爹那耿直的性子,是万万不会寻私的。

想到**大学的名额,立夏就有点疑惑。

往年四五月份的时候,县里就会给各公社分配**大学名额了。

可今年,这都已经八月初了,怎么还没听说有**大学的事呢?

今天晚上回去,立夏就打算问问自家老爹,今年**大学的名额能不能轮到村里。

若能有一个**大学的名额,立夏也是想竞争一下的。

她不求自己老爹能寻私,只求自家老爹能公正就好。

不远处的麦田里,一双眼睛不时便瞟向山杏和立夏。

两人今天穿的差不多,又都戴了大帽檐的帽子和特制的口罩。

不熟悉的人,一时之间还真分不清楚哪个是山杏哪个是立夏。

“文茂哥,你在看什么?快点干吧!要不然中午咱们就歇不上了。”

杨甜甜在后面捆着麦子,每捆一下,她都疼的龇牙咧嘴。

麦芒太尖了,不小心就会被扎到手指,只这一会儿,杨甜甜的手指上就布满了红点点,疼的她抓心挠肝的难受。

许文茂手里拎着一把镰刀,像是发泄似的割着麦子。

可别人一下就能搁下一把麦子,他呢?好几下才能彻底割下一把。

半上午的功夫,别人已经割完好几垄地,只有他和杨甜甜两人,还在第一垄地的中间呢。

照他们俩现在的速度,怕是干到晚上,都完不成今天的工分任务。

许文茂之所以时时注意山杏和立夏,那是有原因的。

自从掉进了粪坑以后,许文硬是以养病为由,歇了好几天。

虽说他现在还有点神经兮兮,但大队长强行给他下了通知,夏收必须到场,不能以任何借口请假。

早上许文茂刚一从知青院出来,就看见了并肩走在一起的山杏和立夏。

山杏长得又黑又瘦,和立夏走在一起的时候,更衬得立夏白净娇俏。

最关键的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立夏的家庭条件不错。

这年月,能把自己打扮的干干净净,娇娇俏俏甚至白白嫩嫩的,那肯定都是家里条件好的。

当时许文茂还纳闷儿,立夏是谁家的闺女呢。

他来村里也算有一段时间了,以前就没见过立夏。

后来还是落他一步从知青院出来的刘平为他解了惑。

“那是大队长家的闺女,岭山大队的金凤凰,听说现在还在县城念书呢,我可警告你小子,别一天到晚癞**想吃天鹅肉,惹恼了大队长,怕是你在岭山大队没好果子吃。”

刘平倒不是关心许文茂,他只是单纯的看不惯许文茂这个人而已。

哪曾想刘平的话不但没有对许文茂造成半点威慑作用,甚至还让许文茂死了的心又活了过来。

没错,在一连两次掉进粪坑之后,许文茂觉得自己肯定是遇见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他自己抽丝剥茧想了好几天,最后把原因归结到了杨柳身上。

原本他还想通过拿下杨柳来改变生活,现在嘛,他直接就放弃了杨柳这棵大树。

在“吃好喝好”和“好好活着”两者之间,许文茂胆怯的选择了“好好活着”。

他可不想英年早逝,说不准下个月他舅舅就能把她弄回去了呢。

他要是被杨柳克死了,那可就太不划算了。

于是乎,正打算换一个目标进行攻克的许文茂,立即就把目光放到了刚回村的立夏身上。

大队长的闺女?

还上着高中?

听说他大哥大嫂是县城工人,二哥是军官?

这样的家庭条件,勉勉强强还算能配得上自己。

只是这个立夏的长相和身条,明显没有杨柳能上得了台面。

不过,他也不是不能接受,但必须得给自己一些补偿。

至于补偿是什么吗?

他也不算贪心,给他换个轻省点的工作,再盖一套像杨柳那样的房子就行。

他不想每天都下地干活,也不想和那么多人挤一铺炕。

不得不说,有的时候男人普起来,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不知是不是立夏的错觉,她觉得总有一道若有若无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

可等她抬头去寻找时,那道视线却又消失不见。

“你看什么呢?咱也得加油干了,你瞧小杨知青,怕是又要结束今天的活计了呢?”

没错,半天十个工分,一直是杨柳的习惯性标配。

只是现在,正值夏收,大家不说争分夺秒那也差不多了。

队长说过几天还有一场大雨,若是麦子收不回去,怕就都得扔在地里。

多一个人多一份力气,杨柳做完十个工分没再选择下工,而是继续在地里挥洒汗水。

镰刀被她舞得飞快,吓得和她一起搭档干活的胡婶子躲得远远的。

“小杨知青啊,你可加点小心吧,把你那把镰刀拿稳了,你老姐姐我这条命,还想多留几年,看孙子娶媳妇儿呢。”

“胡婶儿你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着呢!”

尽管杨柳这样说,可胡婶子还是默默的拉开了与杨柳的距离。

麦子捆的慢点无所谓,丢了一条老命可就不值当了。

呼——

呼——

哨声响起。

这是下工的哨声,岭山大队的人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一天的忙碌,收获还是很大的。

金黄的麦田里,已经摞起了一垛垛麦子。

从那搞高垒起的麦垛就能看出,岭山大队今年有一个好收成。

西方天际晚霞燃起绯色,听见哨声的社员们,三三两两成群结队向村里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