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传微微点头,消化着对方所言。
片刻后,他听到赵师伯长叹道:
“天地元气的存在隐秘至极,普通人或是武者,穷极一生都无法察觉的到。”
唯有新生气血的数量有重大突破,才能感受到元气入体。
至于不习武的普通人,更是对其没有丝毫概念。
他继而问道:
“师伯,每日修行心法大周天循环,也是在与元气进行交互?”
“正是如此。”
他疑惑道:
“那为什么硬功大周天汲取不了?”
若是硬功能交换元气,入体转化为气血,那自己不得起飞了.
“.怎么跟你说呢,经脉就像是元气入体的锚点。你要是练习硬功大周天的时候,能连经脉一块练了,你就能增加气血了。”
“.”
站桩蕴养,延伸经脉。
其存储气血,锚定拳路派系,事关武道根本。
简而言之,赵师伯的意思是想都别想
孟传又问道:
“那师伯,元气具体又是什么?除去气血的新生以外,还有没有办法可以感知得到?”
“元气.是我们武人对于天地力量的称谓,它没有具体表现形式,你看不见摸不着,亦是感知不到,但它却又散布空气中无处不在。
在炼气昌盛的古武时代,元气又被叫做【精气】,亦是炼精化气典故的由来。你可以将其当作那些仙道话本中描述的【灵气】。
如今气血武道时代,元气便是气血还未被人体获取,存在于天地之间的代称。
就像泉眼之息存于体内,叫做内息。发散体外,则是真气、真罡,你这样理解就好。”
“元气有一天会消失吗?”
“不知道,我感受不到,那些站在大楚顶端的武道大圣们,或许知晓。”
他听明白了,心中忽然想到:
“为什么在人间,基本见不到七限大圣,是不是和元气也有点关系”
其在人间存在、维持、动手等等行为,会不会消耗大量的元气?
因此,这些顶端强者基本不在人间露面,把元气留给后辈。
孟传觉得这个推测,没毛病
转念,他又想到了另一种天地之间的“气”。
“那【炁】呢师伯?就是只存在于【真实世界】,已经消失在人间的那个炁。”
“此炁,又称先天祖气,凌驾于元气之上,我们道门更是称其为仙气。
欲要成仙,驾鹤飞天。缺的就是这口炁,炼气一道衰弱,也与炁的消失有关。
炼气士对于天地的索取,太过恐怖。中底层炼气士,尚可炼元气化精气。
而古武时代的顶级炼气士,欲要“炼精”,元气已然无用,而是要以山川大河为资粮索取。
没有炁的存在,就算将大楚的三山五岳统统都炼精化气,也供养不出一名,能够匹敌七限武圣的“仙人”。
这也是气血武道的又一大优势,打拳站桩就能提升,无需“吃了”山岳。
即便是形意派,借用自然力量加持己身,亦是会归还于天地。
说这些,就是告诉你炁的强大。我们武人,尚且需要靠天地的元气去不断提升。而炁往大了讲,更是能让世界向上升华。
无论是山川草木更绿,还是助天地元气更加充足,甚至关乎于人类武道的上限,炁近乎全能。”
“师伯,意思是我们人间现在失去了炁,发展就停滞了?”
“我不知道,咱们也管不了”
见孟传还想说什么,赵守岁先行说道:
“好了别问了,关于炁再多的,我也不懂了。”
孟传神色意犹未尽:
“明白.”
关于炁,先前在骊山上,祁道人给他讲过不少。
又经过赵师伯所言,孟传对于这种“终极能量”的消失,表示十分遗憾。
至于去【真实世界】借用炁来修炼,先不谈有什么办法再进去。
光是那苍穹之上,如神眸一般的金色双眼,他只是想到就毛骨悚然.
赵守岁喝了口茶水,摆手说道:
“扯远了,说回到打术的韵之境吧。你如今到了这一境界,再想继续前进。
就是需要不断的思考,将自己对于【道】的理解,通过拳脚打术向天地表达,截取元气,补足武道一途。”
孟传又有不懂的了,他发问道:
“师伯,道这一字太过笼统。你说的这个道,是武道吗?”
“废话.道这一字,可大可小。大到天道因果、生死轮回。小到普通人洗衣做饭、柴米油盐。
什么人走什么道,几十年如一日专注在做的事情,本身就是趋近于道的过程。
我们武人练武,追求的正是武道。”
“明白了。”
伯母天天操持家里,即便因为自己的原因,家里现在富裕了。
她也不去请保姆,坚持自己洗衣做饭,乐在其中。
因为,这亦是她自身的幸福之道。
见孟传领悟了,赵守岁点头道:
“那我就继续说了,打术【韵】这一境界,太大了。
前辈们将这一境分为了三步,第一步先要完成【识己】,再去【识天地】,最后【识本源】。
所谓识己境界,便是神思敏锐、周身畅达,真正成为己身之主宰。第二步
你若能达到最后一步识本源,顾名思义,元气在你眼里,不再是无迹可寻的虚无缥缈之物。你的招式拳招便是人间武道,又是天地至理。
别问我具体怎么走这三步,以及还有什么,我就不懂了。”
“明白了,师伯你现在是哪个境界?”
“和你一样,还在努力识己韵之境的修行,只能靠自己。旁人分毫都帮不了,每一步都堪称是百年拉力赛。
对于悟性的要求,太高太高,我神功都练的吭哧,哪儿有时间去想这些。只能依仗偶尔感悟,缓慢提升罢了。”
孟传点头,心中若有所思:
大楚对于武道天赋的完整划分,一看悟性,二看根骨,最后则是三花根基。
怪不得悟性愈发重要,在进境武道家后,甚至赶超了根骨的地位。
武道之路走的远了,无论干什么都需要“悟”,思考永不停止。
“好了,你小子也不要继续钻牛角尖了。只要你一直练拳,对于打术韵境的感悟便永不停息,你年纪轻轻就能得韵,日后说不定能反做我的老师。”
“师伯你着相了,刚才不是说,打术韵境的修行只能靠自己吗?”
“.别贫嘴了,还有事吗?无事滚蛋。”
孟传讪讪一笑,不好意思道:
“师伯,还真有一事.”
“你讲…”
“我的精神力现在已经足够凝实,犹如玄铁。
因此我想学习,如何运用精神力展开攻击。”
他问过师父了,师父让他学武当的,最好使。
“玄铁之基?”
“是,托了陈掌门那枚仙泪之金的福。”
他见赵师伯思索片刻,声音悠悠传来:
“精神力,我们大楚武道家对于其在实战中运用,一个是收束识海,用以防御。
这一点无论哪家哪派,谁家的一样。
用以攻击,各家道门则有其独门绝学。我武当多是通过窍门,将精神力附着拳脚兵械上,以加持对于敌人【神】的打击。
像其他家,如天师府传有【符念之术】。精神力达到一定水准,可虚空以精神力绘制符箓,千米之外扰敌心神,或是引其心中之晦,杂念丛生,凭空落下心雷。
跳出道门框架,再像佛门五台。其门下弟子全为象形派武者,精神力天赋出众之人,会修行一种名为【心象术】的秘法。可将精神力化为猛虎、蛟龙等猛兽形象,隔空撕裂对手的心神。”
听闻赵师伯所言,孟传表示,想学其他家的…
一旁赵守岁看孟传的表情,就猜到这小子心里在想些什么…
“你小子,还瞧不上我武当之法了?所谓大道至简,将精神力附于拳脚展开攻击,比那些个画符凝飞剑要实用的多。
你又擅长拳脚,正合适。而且那些法门与你路数不对,难不成你小子还真想做剑仙法师?”
孟传惊讶:
“还能将精神力凝做飞剑?”
“…你小子听了半天,就听了个这是吧…
是能凝飞剑,其是我全真【心光法】,以秘法将真罡与精神力相融,凝为无形光刃,远程斩击敌人识海。
真气虚浮无用,你有真罡这玩意儿吗?”
“师伯,待我破境宗师拥有了武道真罡,此法您一定得教我。”
“…下次一定。”
赵守岁说完,在腰间一抓,取出一根硕长的亢龙锏。
孟传注视着,这种兵器他过去见过。
形似鞭,状不弯,有四棱而无刃口。
永安警署新的行动大队长,龙警长师弟当初用的就是这类武器。
没想到,赵师伯也使的是这玩意儿。
这种兵器,亦是孟传日后于方天画戟的备选项。
有自身巨力的加持,一下便能骨断筋折,一人一下。
一旁,赵守岁并拢食指和中指,从握手一直抚到锏尖儿。
顺着手指流向,锏身上附着一层淡蓝色光华。
他凝视着,在赵师伯手中的兵器上,感受到了【神】的存在。
就是那蓝色的光华,类似真武之力一样。
“我来教你,如何将精神力加持于身,你先学习如何附着在拳脚,再去尝试附着兵器。”
见孟传掏出拳刃,赵守岁提点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