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尸逆袭:从汉末小兵到无敌大帝 第654章

();

就在王通争夺冀州的时候,位于江东的吴郡,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主要跟誓言有关。

别人发誓不一定应验,但江东孙氏却是例外。

诸侯讨董时,孙坚指天发誓,若私藏传国玉玺,必死于乱箭之下。后来孙坚与刘表作战时,果然死于乱箭之下。

孙策投靠袁术后,向袁术借兵攻打江东时,也跟他老爸一样,指天发誓,说是……若背叛袁术,必面部中箭,箭伤迸裂而死。

结果,在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春天,孙策在吴郡打猎时,遭到许贡门客伏击,一箭将面部射穿。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孙策面部中箭图)

……

孙策折断箭杆,拔出箭矢。

又取箭还击,射杀其中一人。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孙策奋力反击图。)

……

另外两名刺客弃弓用矛,冲上前来想要刺死孙策。

被孙策亲兵上前截住厮杀。

终因寡不敌众,被砍倒在地。

随后,亲兵们一拥而上,将三名刺客砍成肉泥,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三名刺客的惨状。)

……

刺客死后,孙策也昏迷过去。

被亲兵们抬回军营后,经过救治,暂无生命之忧。医者再三叮嘱,不要大声说话,不要生气发怒。

这也是有道理的,因为面部肌肉与大脑相近,大声说话牵动脸部伤口,必会伤及大脑。

然而,孙策性烈,养病期间被左慈言语刺激,勃然大怒,厉声痛斥,扯动面部伤口,使伤口迸裂并发炎,整个脑袋肿得跟猪脑壳似的。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孙策的脑袋。)

……

孙策自知命不久矣,便想让人去找孙权。

军中有人反对道:“主公有子,何必传于兄弟?”

孙策道:“吾子年幼,才刚4岁。不足以当大任。若是治世,有尔等辅佐,或可无事。但现在天下纷乱,若用稚童嗣位,难保基业。”

又有人说道:“孙权碧眼紫髯,与老主公形貌迥异,倒与府中胡人侍卫极为相似,恐非老主公血脉。”

孙策大怒:“权弟与我,乃一母所生!”

遂下令将进言之人推出斩首。

众人皆不敢再言。

于是,孙策便让人召孙权来见。孙权连夜赶到军营,见到孙策,失声痛哭。

孙策见状,厉声斥道:“千斤重担在身,焉是伤心之时?”

孙权闻言,立即止住哭声,坚定地说道:“弟必不负兄长所望。请兄长放心,兄长若是仙去,嫂子吾自养之,侄儿吾亦视如己出。”

孙策见孙权这个样子,神情才舒缓了下来。

随后,孙策让人找来文官之首张昭,对张昭道:“本将欲将吾弟托付于先生,然吾弟年岁尚轻,若非人主之才,先生可自领江东之主。”

张昭闻言,吓得赶紧磕头发誓:“属下必尽心辅佐新主,终吾一生,决不背叛!”

孙策点了点头。

转头对孙权道:“弟年轻,凡事多听子布和公瑾之言。内事不决问子布,外事不决问公瑾。”

孙权拉着孙策的手,坚定地点了点头。孙策见状,这才欣慰地笑了笑,溘然长逝。

(备注:孙策死时,周瑜远在豫章(江西)练兵,并不在孙策身边。)

……

在安葬了孙策之后,年仅十七岁的孙权正式接任江东之主。

初上任时,难免会有人不服。江东六郡中的庐江郡和会稽郡,均出现了叛乱。

孙权想起孙策临终之言。

便找来张昭请教对策。

张昭对孙权道:

“地方不稳,是因为世家士族离心。主公只要得到地方世家大族的支持,便足可坐稳江东之主之位。”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