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敢来的话,就灭了他们。
不敢来的话,就说他们不孝。
大汉朝以孝治天下,袁绍这个做父亲的被围困,他的那些儿子们要是不来救援,那就是大逆不道。
并且,这也关系到世子之争。
王通完全可以假托袁绍之名,放出话去,说是袁绍有意让去前去救他的儿子为世子。
这简直就是一个阳谋。
袁谭、袁熙、袁尚三兄弟,都想做世子,谁也不服谁。现在又各自都掌握着一支军队。
在袁绍被围困之时,如果有人去救援,必会获得袁绍认可;而不去救援,坐观袁绍战死者,不仅会失去角逐世子之位的资格,还会被世人所唾弃和遣责。
所以,王通现在还不想袁绍死。
而是先围着易县,再张网以待,等着袁绍的儿子们来自投罗网。
……
袁绍被围易县的消息传出,天下震惊。
没有人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毕竟,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势力大到碾压天下诸侯。在很多人心中,袁绍便是未来的天下之主。
冀州、青州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粮草不缺,还有盐铁之利。袁绍麾下带甲五十多万,而且只要袁绍愿意扩军,拥兵百万也养得起!
此前,三路大军进攻王通。
气势汹汹,何等威风?
而如今,却反被势力弱很多的王通在范阳击败,并围困在易县之中。
曹操接到消息,陷入了沉思。
吕布接到消息,陷入了沉思。
袁术接到消息,陷入了沉思。
孙策、刘表、刘备、刘璋接到消息,全都陷入了沉思……
唯三没有陷入沉思的,就是袁绍的三个儿子。
……
袁尚得到消息,赶紧跑去找谋士辛评,却见辛评正站在窗户边,看着窗外的风景,一动也不动,如同一截木头似的,正在沉思。
遂轻声问道:“先生,这事,你怎么看。”
辛评道:“我站在窗户边看。”
“此言何意?”
“我站在窗前看风景,看风景人在外面看我。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是……”
“据说是王通写诗,呵呵,就这,也配称诗么?简直就跟出家的和尚说的禅语似的……”
“先生,我是问你易县的事。”
“易县?”
辛评诧异地问道:“易县能有何事?”
也难怪辛评刚才如此,因为现在他还不知道范阳和易县的事情,军中知道这件事的还只有袁尚一人。
袁尚赶紧以军情相告。
在得知袁绍兵败范阳,被围易京之后,辛评也是震惊不已。
过了许久,才说道:
“这事儿有点麻烦了。易县应该不会有多少粮草,主公最多坚持不到一个月。
而幽州的易县与河间之间,隔着易水河。
易水河在流经易县之南时,与南拒马河交汇,水位较深,河床很宽。又有王通手中的水师战船守在易水河上,我军根本就过不了河。
想要过河,就得去上游,在范阳附近从水浅处择地渡河,还得先攻破范阳城,再挥师向东,才能抵达易县。
但是,范阳乃是坚城,‘固若金汤’之名便是因范阳而来。现在有高览率8000人马驻守,又岂能轻易攻破。所以,主公这一次,恐怕是凶多吉少。”
(备注:固若金汤这个成语,就是来自范阳城。)
听了辛评的分析之后。
袁尚的眼珠子骨碌碌乱转。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
……
过了片刻,才低声问道:“那我们……还救不救?”
“当然得救!”
“可我手中就这点兵力,万一人没救到,军队又打没了,那可咋办?我二兄兵多,不如让二兄去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