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379章 决

“悔不听道覆之言。”卢循现在后悔不已。

进攻京口多日,损兵折将,劫掠诸县,早被坚壁清野,一无所得,三吴八郡施行土断之后,并无多少百姓依附他们。

向东的路线被堵死,如今坐困愁城。

如果当初听从徐道覆的计策,一鼓作气,从新亭猛扑建康,只怕现在卢循早就在建康城中坐北朝南。

“师老矣,士卒疲惫,当退回寻阳休养,之后合力攻取荆襄,据天下三分之二,而后与谯蜀姚秦为盟,合力攻取江左、中原,大事亦可成也。”

徐道覆说出这些话的时候,两眼掠过一丝茫然。

事实上,天师道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建康拿不下,荆襄更难。

刘道规的精锐已从北方返回襄阳。

但此时他们已经没有选择。

荀林道:“此前谯纵和桓谦送信前来,邀我等南北夹击江陵,江陵若克,荆襄三州便被拦腰截断。”

“若实在不行,不如退回广州,此次出兵北上,拿下江州,可为小胜。”卢循的老毛病又犯了。

徐道覆声色俱厉,“没能攻陷建康,已经给了刘氏兄弟喘息之机,若退回广州,北府西府精锐转眼杀来,届时军心已倦,无力再战,你我必死无葬身之地!”

这一次出兵北上,本来就是趁着晋室北伐南燕,无暇南顾。

如今南燕被灭,晋室实力大涨,撑过了这段青黄不接的时期,国力便会迅速恢复,到时候就是卢循的末日。

卢循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却总是忍不住心存侥幸。

徐道覆望着滚滚东去的长江悠悠道:“攻打江陵,将会是我们最后一战,不胜即亡。”

此言一出,周围将佐无不神情严肃起来。

十几万人马,最大的困难不是攻城略地,而是如何养活他们。

为了这次北上,天师道五六年的积累全部拿了出来,好不容易攻入建康周边,却因为卢循的犹豫而贻误战机。

如今军中已经乏粮,唯一的活路就是攻破钱粮广盛的江陵,获得足够的粮食和青壮补充。

所以江陵不打也要打。

荀林道:“为何不攻武昌?刘毅所部战力低下,一触即溃。”

“若攻武昌,便是便宜了刘道规,而且他居上游,不会坐视我们拿下武昌,但若是攻打江陵,刘毅一定会作壁上观,江陵之西还有谯蜀和桓氏协助,拿下江陵,武昌一鼓可下。”

徐道覆压根儿就没怎么看得起刘毅。

寻阳暴露在他眼皮之下这么长时间,他却一动不动。

可见此人跟刘氏兄弟不是一条心,这也算晋室的老传统,皇权不振,每一个有实力之人,都会生出非分之想,没有实力之人只为门户计,一门心思往上爬。

国家大义、民族危亡,他们视而不见。

徐道覆甚至隐隐觉得刘毅期待他重创刘氏兄弟。

卢循点头:“就听道覆所言。”

徐道覆扫了一眼周围的将佐,沉声道:“此战非同小可,从今日起,一切军务由我决之,全军上下听我军令形势,不得有误!”

众将纷纷望着卢循。

卢循满脸错愕,但进攻建康失败,极大的打击了他的威望和自信。

徐道覆成了他最后的救命稻草。

“都聋了吗?”徐道覆按剑而立,眼中掠过一道冰冷杀机。

“领命!”

既然卢循都没异议,其他人更无话可说……

襄阳。

“妖贼还敢来。”刘道规算是恭候多时。

孟干之道:“除了卢循的十万妖贼,谯道福和桓谦联军四万,出白帝城,直奔枝江而来。”

“枝江?他们这次不攻打宜都郡了?”刘道规略感诧异。

吃一堑长一智,谯道福和桓谦都学聪明了。

枝江差不多是江陵的西大门,北靠当阳,西南接宜昌,西北靠夷陵,东南则是江陵。

上一次谯道福攻破枝江,对江陵形成很大威胁,桓振一度兵临襄阳城下。

封恺道:“若武昌之军出动,可截断妖贼后路。”

刘道规冷笑一声,“你还不知道,他于五日之前,上表朝廷,说是重病卧床,无力出战。”

就算他没称病,刘道规也不会向他求援。

一个居心叵测的队友,危害远远大于敌人。

垣苗道:“江左战事已平,朝廷若是派出一支骑兵,袭扰妖贼之后,妖贼断不会这么快杀来。”

他的话让堂中一阵沉默。

自从那封诏令下来之后,与建康的关系便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次若能解决妖贼,刘道规和刘裕就成了晋室最大的两股势力,对抗内斗无处不在,不会因为血缘关系和手足之情而消弭。

刘道规正色道:“做好自己的事,不必杯弓蛇影,妖贼直扑江陵,正可一鼓荡平,为天下除此顽贼!”

封恺拱手道:“将军之言是也,剿灭妖贼,有功于社稷,有功于百姓。”

“谯桓联军现在何处?”刘道规心思放在军略上。

孟干之道:“仍在枝江,并未与妖贼合流。”

所谓联军,也就是一帮人互相利用而已,都想着别人冲在前面,自己在后面坐收渔利。

王仲德疑惑道:“王将军在宜都有两万人马,为何没有阻拦?”

的确,夷陵和宜昌一南一北,扼守长江。

如果王镇恶愿意拦阻,谯桓联军绝不会这么容易攻入枝江。

“莫非此人要反?”刘怀敬直来直去,有什么说什么。

刘道规道:“休要胡言乱语,扰我军心,王镇恶绝不会反。”

王镇恶要反,早在北伐南燕时就动手了,没必要等到现在,而且他麾下人马都是西府出身,刘道规分给他们田地,让他们衣食无忧,不可能跟着王镇恶造反。

刘怀敬道:“那为何按兵不动?”

刘道规盯着舆图,谯桓联军凭借占据长江上游的优势,屡次侵袭荆州,王镇恶的抵抗不是很上心,上一次竟然让桓振的步骑杀到襄阳城下。

但也正因为此,谯桓联军越来越嚣张。

“那是他的事,我既然放权给他,只要江陵没被攻破,其他的都不算什么!”刘道规隐隐猜到王镇恶的意图。

王镇恶用兵,向来足智多谋。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桑落洲一战后,刘道规直接提拔他为荆州刺史,这等知遇之恩放眼北府西府,无出其右。

刘道规从一开始就拿他当帅才用。

所以他按兵不动,必有深意。

“传令,三日后起兵,南下与妖贼决战!”刘道规目光收回到江陵,心中燃起斗志。

妖贼这一次气势与往常不一样,似乎下了必死之心,在豫章口烧毁战船,以示决死之心。

很明显,妖贼是想在江陵进行一场决战。

但他们选择野战,正合刘道规之意。

江汉平原一马平川,正好发挥骑兵优势。

刘道规一反往常,令五千府兵举着各种旗帜,虚张声势,鼓噪南下,用以迷惑妖贼,第二日亲率一万五千虎卫军步卒紧随之后。

四千精骑则留在最后,由段宏、刘怀敬、刘恶郎等一干骁将率领。

也没什么排兵布阵,就这么一路杀过去,堂堂正正的决战。

妖贼也像嗅到血腥气的猫儿,全员北上,直扑当阳。

十余万人马,浩浩荡荡,无边无际。

分成左中右三个大阵,长戈如林,铁甲在秋日下闪闪发光,一股杀气萦绕在天地之间。

“这是妖贼?”封恺吃了一惊,对方披甲率至少一成。

也就有甲士将近万人,左右两翼各有一支五百人的骑兵。

军容之盛,已经不在当年南燕军之下。

其他将领神色也严肃起来,再无之前的轻视。

“广州乃富足之地,卢循徐道覆这些年没有闲着,厉兵秣马,他们是来玩命的,决不可小觑。”刘道规反而觉得是好事,骄兵必败,妖贼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屡败屡战,坚韧顽强,也是一支精锐。

在蒜山之战时,刘裕以千余人马击溃他们十万大军。

但这一次妖贼围攻建康,刘裕手上精锐七千余众,其他各路杂军将近万人,却固守不出,一直耗到妖贼精疲力尽主动退走。

可见妖贼这几年战力直线上升。

如果不是刘裕横空出世力挽狂澜,恐怕早就掀翻了晋室。

咚咚咚……

对面先敲起了战鼓。

“杀、杀、杀——”呐喊声随之而来。

封恺脸色一变,“妖贼破釜沉舟,有必死之心,我军只有两万余众……”

“我早有准备,不必多虑,传令,迎战!”刘道规从未轻视过任何对手。

返回襄阳后,也是密切关注妖贼的一举一动。

令旗摇动,王仲德、傅弘之、朱林、毛修之三将率步卒缓缓向前,虽然只有一万余众,气势上丝毫不比对方弱。

妖贼顶着木盾率先扑了上来,宛如暗黄色的潮水汹涌而来,烟尘滚滚之中,吼声惊天动地,无比狂热。

看似杂乱,实则暗藏玄机,左右两个大阵,护着中阵的六七千甲士。

而这些甲士无一例外,都是虎背熊腰的力士,手持长刀重斧,比其他妖贼高出一截。

“射!”傅弘之一声令下,弓箭朝天抛射,窜入飞云之中,从妖贼头顶落下。

反应慢一些或者没有兜鍪者,当即被贯脑而过。

三射之后,箭雨并未停歇,变成蹶张弩、重弩的平射。

妖贼的盾牌立即木屑纷飞,倒下三四百众。

但这种伤亡并未吓住他们。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