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225章 狗

山阴城中的妖贼在水军的接应下,直接退兵了。

一列列妖贼走出城池,秩序井然,不见丝毫慌乱,南湖上的战船一字排开,上面站满了弓弩手,拱卫登船的妖贼嗯甲士。

而城墙上,始终有千余甲士戒备。

“还等什么?杀下去,连人带船全端了!”刘遵急不可耐。

高珣道:“勿击堂堂之阵,妖贼最擅长阴谋诡计,莫要忘了卫将军、孙将军之败。”

其实还是那个问题,妖贼有水军,进退自如,刘道规麾下大部分都是步卒,虽说有两百骑兵,但在江南水乡,处处受限,还不如步卒。

而且这支妖贼防备森严,并非战败溃逃。追击他们很难讨到好处。

稍有不慎还容易陷入他们的埋伏。

“拿下山阴已是首功,过犹不及,适可而止!”刘道规按一下跃跃欲试的冲动。

回望身后士卒,征虏中军严阵以待,斗志高昂,但那些流民和俘虏则盯着山阴城两眼放光。

指望他们追击妖贼,弄不好还会倒戈。

领兵打仗跟做人一样,顺势而为。

所有人就在会稽山上按兵不动,眼睁睁的看着妖贼离去。

城内的妖贼一波接一波的登上战舰。

就在刘道规以为差不多的时候,东北面的山坳处,缓缓走出一支七八百人的骑兵,说是骑兵也不准确,夹杂着不少驴骡。

不过装备颇精良,人人披甲,手持长槊。

刘道规忍不住擦了一把冷汗,这支“骑兵”明显是埋伏,如果刚才自己杀出去,这群人能快速机动,封锁北面会稽山,截断己方后路。

前有坚城,后有水军战船,势必四面被围……

骄兵必败。

任何对手都不能小觑,小心谨慎才能使得万年船……

又等了一个时辰,直到妖贼杨帆起航,消失在远方水雾之中,刘道规才率军从会稽山上下来。

一进入城中,流民和俘虏就着魔了一样到处搜刮。

但山阴城已经来回失陷两次,妖贼抢完北府军抢,北府军抢完妖贼又来抢,事到如今,城中连根鸡毛都没剩下。

连门框、木窗、茅草屋顶都被人拆去烧了,更别说钱粮和女人。

妖贼根本就没打算死守此城,所以也就不会留下什么东西。

流民们一个个唉声叹气,躺在墙角根。

征虏中兵们则占领城墙防守四门,这么多次大战,军纪明显好了不少,尤其是新招募的军户,对刘道规奉若神明,让他们往东绝不敢往西。

这一次收复山阴城,是毫无疑问的首功,朝廷无论如何都会有所升赏。

建康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西府原本就不弱于北府,桓玄公然威胁朝廷,司马家处于严重的危机当中,而朝廷寄以厚望的谢琰、高雅之都被不堪一击,损兵折将。

所以现在朝廷没有任何选择,只能倚重彭城刘氏。

正在思索形势的时候,孟干之忽然来禀报:“参军,发现妖贼留下的一些东西。”

“东西?”刘道规略感诧异。

孟干之脸色却古怪起来,“妖贼特意留给参军的……”

刘道规越发好奇了,自己跟妖贼并不熟,除非是云岫留下的。

当初广陵一别,已经两年多没见到她了,也不知是死是活。

跟在孟干之赶到太守府,部曲们已经围得水泄不通,禁止流民靠近。

见刘道规来了,士卒才散开,露出身后墙壁上的一排鲜红大字:“北府双璧名不虚传,道覆仰慕已久,特备续命汤一釜,赠与足下,来日方长,后会有期。”

徐长命抬出一釜汤来,还在冒着白烟。

刘道规眉头一挑,还以为他会将自己的亲妹妹送过来,没想到只送一罐续命汤,忍不住哈哈大笑,“这个徐道覆倒是个妙人。”

这釜汤有双重含义,表面是讽刺刘道规命不久矣,实则是在暗示司马家全靠彭城刘氏续着命。

高珣道:“此人应该就是孙恩谋主。”

“还挺香的。”刘遵则舀了一勺,送到嘴边,**了舔。

刘道规斜了他一眼,“我说你是不是傻?万一这里面下毒了,你不就交代了?”

釜中也不知道煮的什么玩意儿,异香扑鼻,上面还飘着一层白花花的东西。

刘遵脸色一黑,赶紧将勺子扔了,连连吐口水。

“你别吓唬他了。”高珣笑了一声。

“行了,将墙上的字抹掉,仔细搜索全城,别让要怎么留下了什么地道暗门,转头又杀进来。”刘道规对徐道覆心有余悸。

如果妖贼的举动都是出于他,那么这个人的韬略就相当惊人了。

两次击败北府军,遇到强敌,掉头就走,极具战略眼光的放弃山阴,逃回海上。

以前只觉得谢琰、孙无终、高雅之是败于自大,如今看来,不仅是如此。

众军严加戒备,刘道规布下各种暗哨,还安排骑兵在城中巡逻。

还别说,竟然真的搜出了十几个妖贼留下的细作。

两天之后,斥候送回消息,刘裕联合沈田子连破浃口、沪渎、上虞等地,但依旧没有留下妖贼主力。

孙恩避过了刘裕的兵锋,从东南面句章入海。

会稽以南四郡的妖贼不是下海,便是一头钻入深山之中。

贼患暂时平息。

但谁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五天后,刘道规迎接刘牢之大军入城。

一万余众,至少三**马披着铁甲,还有一支千人规模的骑兵。

每个士卒身上都凝聚着一股淡淡杀气,步伐沉稳。

周围旌旗招展,铁甲铿锵,刘牢之骑着一匹青骢大马,天太热,只穿着一件锁子甲,缓缓走来,却一股独特的威严,令士卒们大气都不敢喘。

权柄是一个男人最好的补品。

这一战最轻松的人非他莫属,刘道规和刘裕冲在前面,舍生忘死,他在后面基本没遇上什么大战。

不过妖贼之所以退兵,也是惧怕他十几年的赫赫军威。

没有他在后方压阵,刘道规和刘裕赢的不会如此轻松。

“末将刘道规拜见都督。”刘道规上前拱手一礼。

“阿规无须多礼。”刘牢之态度十分和蔼,下了马,拉住刘道规的手一同入城。

所有北府军的眼神都高声呼喊起来,“都督威武!参军威武!”

吼声直冲云霄。

“我彭城刘氏可谓后继有人也!”刘牢之亦满脸欣喜之色。

刘道规和刘裕都是彭城刘氏,这一战为他涨了不少脸。

彭城刘氏在北府军中的地位也牢不可破。

“皆赖都督提携!”刘道规奉承了一句。

大树底下好乘凉,无论刘道规承不承认,也无论刘牢之对自己态度如何,兄弟二人都沾了他的不少光,

“此番攻破山阴,汝为首功,我已上疏朝廷,为你兄弟二人请功,这一次少说也要封个名号将军。”

“多谢都督!”刘道规欣喜万分,成为名号将军,就意味着成为北府将领,能正式拥有一支部曲,也就有了上桌分肉的资格。

“都是一家人,此地没有外人,你我两家同出一宗,按辈分,我还是你叔父。”

这一战,不仅打出了刘道规兄弟的名声,也打出了自己的价值。

“小侄拜见叔父!”刘道规打蛇随棍上。

刘牢之解下自己的佩刀,递给刘道规,“此刀名为新亭侯,乃蜀汉万人敌张飞受封新亭侯时候所得,今送于你,他日为朝廷效力,定能封侯拜爵!”

刀,刘道规自然喜欢,只是他这话听着有些不太舒服。

为朝廷效力,封侯拜爵……

他自己在淝水之战中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也才封了一个低等的武冈县男,但背叛王恭后,一跃成为北府都督。

一个寒门在战场上拼命,永远也封不了侯。

而且刘道规的志向也不是为朝廷效力,刘牢之自己要给士族高门倒也罢了,但别拉上自己啊……

不过心中这么想,脸上却是一副无比激动的表情,“末将定为朝廷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哈哈哈,若能如此,我彭城刘氏定能提振门楣!”刘牢之拍了拍刘道规的肩膀。

这大概是他这辈子的夙愿。

换作太平年月,也不能说错,但如今天下板荡,英雄辈出,刘牢之名动天下,身为北府都督,只有这么一点心愿,实在有些没志气了。

不过人各有志,他毕竟是上一辈的人物,两代人在谢家门下为吏,想法已经固化了,满脑子都是士族高门的风光。

刘道规半真半假道:“小侄毕生所愿,便是追随都督,提振我彭城刘氏门楣!”

话刚出口,刘牢之停下脚步,定定的望着刘道规,“朝廷已封我为五郡都督,留镇山阴,防备妖贼,阿规也留下如何?”

刘道规一愣,没想到他来的这么快,连个转圜的余地都没有。

但刚说出去的话,又不太好收回。

但若是同意,就不知道何时返回鲁郡和兰陵。

刘牢之身为北府都督,其实根本不需要征询部下的意见,而他特意说出口,其实是在试探刘道规真实态度……

在官道上浮沉十几年的人,都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从一开始就给刘道规下好了套,又是请封名号将军,又是拉近叔侄关系,都是为了最后这一句话。

看样子,刘牢之是想将自己留在身边看起来,收为心腹。

或者说,是给他当狗……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