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允淡淡地应了一声,看着杭书珩反问道:“你似乎并不惊讶。”
从方才看画像时,杭书珩的表现,就仿佛他其实早就知晓真相一般。
杭书珩寻思片刻,还是觉得如实说:“不瞒你说,我心里早有猜测。”
“是吗?你是从何时发现端倪的,又是什么让你产生想法?”
“第一次去镇国公府时,无意中听到二夫人的一句无心之言。”
萧允饶有兴趣:“是什么?”
宋甯亦是好奇地看向杭书珩,她也想知道。
“二夫人说,扬扬的眉眼,和幼时的皇上有几分相似。”
此话一出,宋甯一脸惊讶,随后转头去仔细打量萧允的五官,同时,脑海中也浮现的扬扬的小脸蛋。
这两张脸,慢慢地在她的脑中重合,最终呈现出来的五官,居然和画像中的女子一模一样。
当人一旦接受了某种设定之后,有许多从前不曾发觉的细节,在这一刻,便通通涌现出来了。
从前村里的老人都说,扬扬这孩子,长相既不随爹,也不随娘,就随他姥姥。而萧允,很明显了,随他娘,眉眼有七八分相似。
萧允和扬扬,两人的长相同样有七八分相似,两人的长相相结合,便成了画像中之人的模样,若说他们三人没有血缘关系,说出去或许都不会有人相信。
宋甯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只是她没想到,杭书珩早就有所怀疑,却从未在她面前提过一言半语。
“你既然早就猜到了,为何不同我说?”
杭书珩直言不讳:“我也只是有所怀疑,事情没有最终定性,我又何必与你说,让你徒增烦恼。”
若他猜对了,那宋甯就有可能是当今圣上同母异父的妹妹,对于萧允,对于楚家,都是一种麻烦。
反之,若他猜的不对,却又不小心张扬出去,那便是欺君,以及侮辱皇帝生母,到那时,就是萧允和楚家想保他们,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不会同意。
所以,他在等,若他猜对了,萧允和楚家迟早会上门来相认。
若他猜的不对,那就最好,证明他们与圣上或楚家并无关系,考完科举,顺理成章地带着媳妇和孩子去他该去的地方赴任即可。
萧允从杭书珩的言语中,捕捉到了一丝丝不情愿的情绪。
“你似乎不太乐意。”
杭书珩扯唇一笑,说道:“皇上应该比我们清楚,扬扬的眉眼与你相似,并不是什么好事。”
都说外甥随舅,这话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只是,扬扬这外甥的身份,注定是不能公开的。
而立场与萧允对立的人,或许会更愿意相信扬扬是他萧允的私生子,而非外甥。
一旦扬扬像萧允的这个事实被更多人发现,那么扬扬在京中就成了一个活靶子,生命安全随时都会受到威胁。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萧允沉默了,杭书珩所考虑到的问题,他自然也考虑到了,可如今他们一家既已经入了局,便很难再全身而退。
大人如何,都无所谓,更何况,大人对于那些居心叵测之人,并没有什么大用处。
可孩子却不同,但凡有人相信扬扬是他萧允的私生子,那这孩子有可能会遭人掳走,以此来作为要挟,与他谈判。
甚至更有可能会被后宫那些妃嫔的家族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能除之而后快。
这诸多的隐患,萧允全都考虑到了,因此,他今日前来,除了相认以外,便是商量关于扬扬的事情。
“许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我知你忧心孩子的安危,可这孩子的长相摆在这,迟早会被世人看出端倪。”
“届时,无论扬扬与我是否有关系,世人不会在意,他们自会相信自己所看到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杭书珩问:“你既早已知晓,为何不阻止我们入京?”
他们若不进京,或许日后他们便不用面临那诸多潜藏的危机,萧允既然早就知道扬扬像他,却不阻止他们进京,杭书珩很想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萧允不答反问:“在经历过万家一事后,你会甘心受困于那一片小小天地?”
杭书珩沉默了,是啊!他不会。
依靠任何人的庇护,都不如自己强大来得更让人有底气。
如今他们人已经站在了京城的这片土地上,再继续纠结于进京与否,已经毫无意义。
杭书珩索性转移话题:“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萧允也不兜弯子了,直接且肯定地说道:“送扬扬去冥山。”
这个话题,其实早在那次辛老头私自将扬扬带走被接回来时,他们便提起过了,只不过当时并没有到需要抉择的时候。
“为什么?”
如今再次提起,宋甯的第一个念头,还是不同意的,孩子就是她的命,她怎么可能会舍得把孩子送走,又怎么能承受得了孩子不在身边的苦。
萧允能理解她的心情,但孩子终要成长,而成长总要有所代价。
“在辛老身边,他会很安全,有那老头护着,无人能伤得了他。”
“且不说冥山毒王谷地势隐蔽,至今都没有太多人知晓具体的位置,那老头更是在山中设有机关毒阵,即便有人找到了冥山欲对孩子不利,那也是有去无回。”
萧允极为耐心地劝说着宋甯,最终到底要不要将孩子送走,还是得他们两口子决定,他虽为帝王,却也是不愿强迫他们。
“辛老的本领,不用我多说,扬扬跟在他老人家身边,哪怕能学到他十之一二的本领,那都是将来行走于江湖的立足之本。”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笑了一下,又道:“更何况,扬扬天赋极高,又那么聪明,没准还能青出于蓝胜于蓝。”
没有人会不喜欢别人夸自己的孩子,饶是心情沉重的宋甯,这会儿也不禁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