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大理寺,喂丞相罪女喝精米粥 第114章 诗酒盛会

();

端午盛会。

知州董关,邀请当地各路门阀共聚歌舞楼。

这歌舞楼四面环河,本就是董关为端午所建。

每逢端午,董关便会亲临歌舞楼,面向江河观赏龙舟争渡,并与当地文人雅士一同吟诗作乐。

而这年,陆昭也被受邀前往。

江面上,战鼓阵阵。

不少观众为龙舟呐喊助威。

一排排龙舟挂着锦旗,在江河边横行争渡。

放眼望去,亦如猛龙入海,在江河边穿梭翻滚。

一位老者站在高楼的俯瞰台处,面带微笑的看着这幅热闹的场景。

此人,正是当地的知州董关。

在大辰王朝。

政权和军权不在一个人的手中。

掌管兵权的是当地的刺史,而掌管政权的便是当地的知州。

知州举办的盛会,自然是得到了当地众位豪门的重视。

陆昭也被邀请来到了歌舞楼之中。

能被受邀参加宴会的,基本上都是谯县中有权有势的大人物。

但尴尬的是,陆昭一个也不认识。

他正襟危坐的环顾着四周,却发现自己连话都插不上。

而且在场的各位,全都是老头,就自己一个是年轻人。

虽然他为盛会提前准备了美酒,本想要趁着宴会将酒献给知州。

但董关身边围了一圈又一圈的人,这些人全都是谄媚之辈。

陆昭实在是融不进去,索性便也起身寻了一处僻静的角落,看向了楼下的龙舟竞赛。

随着一阵欢呼声传来。

龙舟之中,有一支队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董关上台发表感言,随后亲手赐予了银碗和官纸作为荣誉奖励。

一切完事后。

董关这才带着众人,一同在歌舞楼中坐下。

他用着巡视的目光朝着台下一扫,正好就与陆昭对上了视线。

“这位小友是……?”

董关看向了周围的官员。

然而没有一个人能说出陆昭的名字。

他们都只是面面相视,都不清楚陆昭的身份。

还是陆昭主动的站了起来,对着董关不卑不亢的行了一礼。

“下官陆昭,见过董知州。”

陆昭拱手说道。

“哦哦哦,陆昭原来这就是那位,被称之为天元一气格局的人。”

有人听到这个名字后,露出了恍然大悟之色。

“我也想起来了,他似乎被称之为丹仙转世,驱走了大理寺的瘟神。”

另一人也补充道。

“不仅如此,听闻此人年纪轻轻,还有通灵驱魔的本事,此前刺史府的于刺史被鬼祟缠身一病不起,还是被这陆昭给救了。”

其他人纷纷讨论起了陆昭的奇闻异事。

他们大部分人都听说过陆昭的名字,但还从来没有见过陆昭本人。

没想到,今日宴会上,居然有幸目睹。

“陆昭吗?”

董关上下打量着陆昭,眼中流露出了浓厚的兴趣。

不久前,有两个人来找他。

一人为国子监博士杨深,对方宣称一位叫陆昭的男子,在自己的地盘上行巫蛊之术,请自己明察。

而另一人为豫州刺史,对方却称陆昭为当地奇人,有大智慧,能通鬼神。

这两人身份都不简单,但却对一个九品官人如此上心。

董关也对这陆昭升起了浓厚的兴趣,便也让人邀请至歌舞楼共聚。

只是刚刚上来行礼的人太多了,董关根本没注意到陆昭。

直到龙舟争渡结束后,董关才注意到宴会的角落里站着一位年轻人。

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董关不由得暗暗点头。

这陆昭果真是个奇人。

刚刚那么多人围着他拍马屁,唯有这个年轻人不为所动。

这一点,就足以让董关对其心生好感。

“陆小友是第一次来参加盛会吧,感觉如何?”

董关客套的问了一句。

“挺热闹的,就是这酒差了点意思,我家有味道更好的美酒,不知道董知州可感兴趣?”

陆昭开门见山,直接给自家的酒打起广告。

“听闻这陆府酿造的美酒,堪称仙露琼浆,不知道真也不真啊。”

有人在一旁窃窃私语。

“最近有一家新开的酒馆在谯县闹得沸沸腾腾,听说那酒馆就是陆昭开的,据说那陆府的美酒一杯难求,稀罕得很啊。”

又有人在一旁议论道。

“若这美酒只是噱头也就罢了,但喝上了这酒的人,无一例外都对此念念不忘,看来其中必有过人之处……”

听着众人的议论,董关兴趣更大了。

他半眯着眼睛看着陆昭,突然问道:“陆小友这是想要借我之口,替你们陆府的酒进行宣传吧?”

闻言,陆昭尴尬的笑了笑:“知州英明……”

没想到,自己的意图被看穿了。

不过董关也没有生气,而是笑道:“若你这美酒真有过人之处,那我给你说几句好话也未曾不可。”

“多谢知州成全!”

陆昭欣然感谢道。

紧接着,董关话锋一转,说道:“不过……在那之前,我有个提议,我这里是诗酒大会,现在酒有了,这诗可还没有,不如让陆小友现成作诗一首,来给这场宴会助助兴?”

“啊,这……”

陆昭一听,便是愣住了。

作诗?

他完全不会啊!

虽然景田田认为他又作诗的天赋。

但那都是假的,他在家里念叨的都不是自己写的诗,大多都是别人的诗。

只是为了讨好自家娘子,才假装自己很会的样子偶尔背上几句。

现在真让他当众作诗,他当然是有点怂。

再说了,直接借用上一世古人所背诵的诗句,无异于抄袭。

这点陆昭心里也膈应。

“抱歉,知州大人,小人出身寒门,自幼未曾念过诗书,不善作诗。”

陆昭如实说道。

他可不想给人留下,自己很会写诗的印象。

要是自己出了名,以后但凡有诗酒会,都要把他拉上台表演吟诗,那他迟早得露馅!

“陆昭你好大的胆子,你这是不肯给知州面子吗?”

宴会中有人对着陆昭呵斥道。

陆昭:???

不是,哥们你谁啊?

怎么还有人故意曲解自己的意思?

“没读过书,大字不识,居然也能参加酒会了。”

“饮酒作诗,这次宴会本就是共饮美酒临江赋诗,做酒之人连诗都不会写,如何能做出好酒呢?”

然而不只是一两个人,其他宾客在听闻陆昭不会写诗之后,也纷纷露出了鄙夷之色。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