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2:从摆地摊开始走向巅峰 第四百五十一章 南桥市场

陈远志来省城主要是筹钱买车,顺便收购大料,因此卖掉黄金是最重要的一条,至于买地皮建黄金卖场,反而不急于一时。

能找到最好,找不到的话,等到过完年也不迟。

毕竟是穿越以来第一次来省城,人生地不熟的,想一步到位根本不可能。

他背着编织袋,坐上公交车,漫无目的的在省城转悠,到哪下车全凭感觉。

一是看人流量,而是尽量回忆前世的经历。

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前世陈远志也曾经多次来过这里,也认识一些人,可惜物是人非,那些人现在即使见了,也未必认得他。

倒了几次车,又坐了几站路,忽然听到公交车上的广播报站。

“各位旅客,南桥镇到了,请准备下车的旅客向后门移动,准备下车。”

“南桥镇吗?”

陈远志猛的一激灵,想起来一件事。

省城好像有一个大型调料批发市场,不但本省的经销商在此汇聚,邻省也有不少人到这里来搞批发。

记得那个批发市场就是在南桥镇,陈远志立刻下了车,四下张望了一番,便朝着一个方向走去。

他所在的公交车站台,距离南桥批发市场应该还有一段距离,需要往前走两百米,左拐就能看到一座古老的青石桥,横亘在一条不大不小的河上面。

南桥镇就因此而得名。

走过青石桥,右拐往前走几十米就是批发市场了,从青石桥到批发市场这段路上,也有些零零散散的摆摊的。

包括但不限于买卖各种大料,卖鸡鸭鱼肉的,卖布鞋的,卖各种小吃的,捏糖人的等等等等。

不过都是小地摊,小打小闹,货物数量比较少,进市场里面的话,感觉付市场管理费不划算,所以才在外面摆摊。

好处是能省一点钱,缺点是今天在这里摆,说不定明天就被别人占了,还得另外找地方。

陈远志并不打算从这些小地摊上买东西,但并不妨碍他随口问问价钱。

俗话说货比三家,多问问价钱,了解一下行情,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问了十几家,大概了解了当前在省城的市场价格,大概比在家收购的要稍微贵一些,不过这是正常现象,从产地到市场,经过中间商肯定赚点差价。

谁都不能白忙活不是吗?

不过,来的第一天,陈远志并不打算这么快就买调料,首先没地方放,也不好运输,因此还是得先买车。

在外面问了价钱,又在市场里面转了一会儿,大概了解了市场行情,陈远志溜溜达达又走了出来。

四下张望了一番,陈远志决定原路返回,走到青石桥边,一只脚踏上桥,无意中往河面望了一眼,忽然发现桥左面不远处一个摆地摊的。

摊子不大,人也不多,但却一下子抓住了陈远志的眼球,因为牌子上写的是“现场制作各种金银首饰”。

这就有点投其所好了。

陈远志随身就带着金子呢!于是一转身下了桥,朝那个小地摊走过去。

摊主是个看不出多少年龄的老头,头发乱糟糟的,凌乱的胡子,脸上的皱纹像几十年的老榆树皮一样纵横交错,岁月的痕迹非常明显。

他的地摊其实就是一张破桌子,一个破凳子,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工具。

地摊前没有人,偶尔有人路过问一句就走了。

老头耷拉着眼,揣着手,趴在桌子上,一副昏昏欲睡但又睡不着的样子。

因为冷,毕竟是冬天嘛,哪怕是不下雪,不刮风,终究是不暖和的。

看见陈远志走过来,老头抬了一下眼皮,似乎眼前一亮。

但是,目光落在他手里提的编织袋,顿时又暗淡下去,也不搭话,耷拉着眼皮干坐着。

怪不得生意这么差,就这没眼力劲的模样,还不修边幅,谁愿意跟你做生意?

陈远志心里有些无语,不过并不觉得意外。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做生意,尤其是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大家都不懂,全凭脑子一热,觉得卖什么能挣钱就去做了,但具体怎么做,都没有详细规划,更不用说自身形象了。

平时穿什么就是什么,根本想不到要去改变。

不像前世,很多知名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形象,都是专门设计出来的。

就是为了加深消费者的记忆。

像这个老头这样的,无论技术怎样,就他这形象,就注定一辈子只能摆地摊。成不了大事。

心思电转,实则一瞬间。

按下心中杂念,陈远志笑着开口,“大爷,首饰怎么做?”

老头眼皮都没有抬一下,随口答言,“你做金的还是银的?”

陈远志随手把编织袋放下,笑问,“金的怎么说?银的怎么说?”

老头漫不经心的说,“根据大小和花纹形状,银首饰一件一块五到三块,金首饰三块到十块,自带材料,我只收加工费。”

“这倒是不贵。”

银子更容易制作,所以要便宜很多,金子无论是材质还是价值,都远胜银子,自然要贵很多。

老头耷拉着眼,没再搭话。

像陈远志这种随便问问就走了的,他一天要经历几十次,早就习惯了。

毕竟金银珠宝本来就不常见,在这个月工资几十块的年代,大多数人还是不舍得花钱买首饰的。

就算是自己有金子银子,仅加工费就要几块钱,还是太贵了。

见他一言不发,陈远志不仅有些困惑,“大爷,你就不问问我做不做首饰?”

这生意做的也太佛系了吧?

没客人就算了,好不容易来了客人,居然还是爱答不理的,生意能好才怪!

老头明显愣了一下,“这还需要问吗?”

“不需要吗?”

陈远志都被他整不会了。

前世,随便进一个店,服务那叫一个热情。

甚至很多店里面,进门就是美女,笑盈盈的一句,“欢迎光临”,给人一种被尊重感觉,只要商品不差劲,基本上都愿意消费一些。

像老头这样,问都懒得问的,还怎么做生意?

本来在这个时候,做金银首饰本来就是可有可无的,服务态度又这么差,别人能做才怪!

“呃……”

老头怔了怔,稍微坐直了身子,盯着陈远志问道:“你不会真的要做首饰吧?”

“当然要做,不然我和你说这么多做什么?”

话音刚落,一个破锣嗓子忽然响了起来,“老姜头,给我打个银镯子,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