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存直清了清嗓子:“冯大人,实不相瞒,定王已由祖泽溥护送至此。我等已遣使沈阳,欲借兵平寇......”
“无妨。”冯元飏神色自若,“东虏必出兵,到时关门不开,让他们绕道便是。”
“定王可要送去大沽口?”吴三桂追问道。
冯元飏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转而提议:“诸位不如派人随我南下,当面向太子禀明关中情形。”
王永吉当即表态:“下官愿往。”
田存直也紧跟着说:“咱家是奉旨办事,现在也该回去向圣上复命了。”
冯元飏的目光最后落在吴三桂身上,带着几分深意。
吴三桂心中明了,面上却不动声色:“我还要回军营巡视,就先告辞了。”说完,拱手告辞。
走出大堂,夜风扑面而来,带着几分凉意。吴三桂却想到多时未见的陈圆圆觉得浑身发热,脚步不自觉地加快。
而且陈圆圆随冯元飏同来,定然带了父亲的亲笔信。这些事,还需与幕僚们好好商议。
回到府邸,吴三桂立即召集心腹幕僚议事。
“诸位以为如何?”吴三桂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在座众人。
“太子殿下开出的条件确实优厚。”一名幕僚沉吟道,“但眼下龙城已失,朝廷空虚,太子能否兑现承诺,还是个未知数。”
另一人接话道:“大清那边许诺藩王之位,虽不及国公显赫,但胜在实在。况且,他们已经占据辽东多年,实力不容小觑。”
“李自成虽占据了龙城,号称大顺,可他们能守得住吗?”又有人分析道,“民心尽失,根基不稳,迟早要完。大明才是正统!”
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吴三桂听着这些议论,心中愈发烦闷。
太子的条件确实**,一门双国公加一位皇后,这等荣耀,便是当年开国功臣徐达的子孙也不过如此。可朝廷已经名存实亡,太子能否兑现承诺?
大清许诺的藩王之位,虽不及国公显赫,但至少是实打实的。可若真引清兵入关,他吴三桂的名声怕是要遗臭万年。
至于李自成,就更不必说了。那厮占据龙城,却无半点仁政,迟早会被人民唾弃。
“忠于朱家,才是正道......”吴三桂喃喃自语。
他屏退众人,拿出陈圆圆带来的三封家信细读起来。窗外夜色渐深,一盏油灯在案头静静燃烧,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信中无不称赞太子朱慈烺天资英明,善于用人,处事公允,大明中兴在望。但在称赞之外,三人对吴三桂的建议却各不相同。
妹妹吴三妹自是希望他率兵去大沽口护驾,言辞恳切,字里行间透着对兄长的担忧。
父亲吴襄和弟弟吴三辅则建议他或镇守北京,或驻守太原,总之要在外拥兵自重。信中措辞谨慎,却字字珠玑。
这让吴三桂颇感意外。他放下信件,起身在房中来回踱步。弟弟吴三辅如此建议也就罢了,毕竟他现在正得宠,自然不愿兄长南下分其权势。可父亲为何也要自己留在外面?
难道是因为太子已将克难新军牢牢掌控,老吴家在其中并无多少话语权?所以父亲才想让自己保留这点实力?若真是如此,自己还真不能南下。就守在山海关,看看情况再说吧。
正当他思索间,门外传来一个浓重的陕西口音:“爵爷,陈姨娘备了些江南小菜,请您过去用膳。”
吴三桂一怔,这才想起是陈圆圆带来的那个保镖,据说是三弟从军中找来的把总。这可不就是朱慈烺寻来的那个特务。如今悄悄运作借着送陈圆圆的机会,以保镖的身份随侍在陈圆圆身边跟着来到了山海关。
这边,冯元飏将吴三桂送出临时总督衙门后,缓步踱回后院书房。王永吉和田存直已在那里等候,
“冯抚台,要咱家帮您宽衣吗?”田存直眼珠一转,试探着问道,脸上挂着意味深长的笑容。
冯元飏闻言一愣,随即面露尴尬之色。这太监莫不是想给自己送美人?堂堂东林君子,岂能与阉党同流合污?想到这里,他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不必了。”他板着脸回绝,语气中带着几分生硬。
“难道没有衣带诏?。”田存直嘟囔了一句,目光却始终紧盯着冯元飏的腰间。
“衣带诏?”冯元飏眉头皱得更紧了。
“密诏啊!”田存直眼睛骤然发亮,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冯抚台,您就别藏着掖着了。咱们都是自己人,有什么话还不能说?”
王永吉也在一旁附和:“是啊,赶紧拿出来让我们看看。这种时候,大家都得心里有数才是。”
冯元飏额头渗出细汗,心中暗暗叫苦。这哪里是什么密诏,简直就是明诏了!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那里确实藏着一封信,可他原本是想找个合适的时机再拿出来的。
“你们...你们又是怎么得知这份密诏存在的?”他强作镇定地问道。
“这还用问?”田存直笑得更加意味深长,“您方才说那宫变之事时的态度,分明就是陛下的人。既然是为皇上办事的,定然带着密诏来。”
冯元飏心中一沉。若连这二人都能猜到,那吴三桂岂不是也...想到这里,他不禁打了个寒战。方才与吴三桂谈话时,对方那若有所思的眼神,莫非已经看出了端倪?
他长叹一声,从怀中取出一个普通信封:“诏书是给王总督一人的。”
王永吉急忙迈步,恭敬地接过信封,手指微微颤抖,当场拆开细读起来。烛光下,他的表情变化莫测,时而凝重,时而释然。
“怎么样?”冯元飏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
王永吉赶紧把手中的书信交到田存直手里:“田公公也看看,陛下有事交代。”
仔细一看,这密诏居然透露了两个重大消息:一是令王永吉将督标交给田存直统领;二是询问定王等人是否抵达永平,若已到达,命二人务必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