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福晋见此,很赞许地看了弘历一眼,也跟着跪了过来:“儿媳附议,妃母这话还请收回!”
因为接任大位的不是老十四,德妃心情本就不好,如今弘历和四福晋都让她收回刚才所言,自然让她不禁脸色铁青。
“弘历!大行皇帝临终有什么遗言,我问一下都不能吗?”
德妃为此有些愠怒地问起弘历来。
弘历据理力争道:“不是不能问,只是,妃祖母作为后宫之人,问了,就不当有所意见,否则便有干政之嫌!”
“而我大清祖制,后宫不得干政!”
“故为维护妃祖母贤德之名,孙儿不得不提醒妃祖母!”
德妃脸色越发难看,呼了好几口气,才咬牙开了口:“我说了又怎样,你难道还要告诉皇帝?”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妃祖母将为太后,亦是君也,如若这般不谨,将来传入他人口中,恐只会不利于十四叔!”
“难道,妃祖母真想看见,十四叔因妃祖母此言与汗阿玛增加嫌隙吗?”
弘历沉声问道。
他这话说直接点就是,你德妃要是不想因此导致老十四更加不服雍正这个皇帝,而逼得雍正用更严厉的方式处置老十四这一房及其党羽,就最好管住自己的嘴,收敛一下偏心的行为!
因为,你可以仗着自己是皇帝的母亲,知道雍正不能把你怎么样,但不代表,雍正不能收拾你最爱的小儿子!
大约一盏茶的时间过后,德妃才咬牙回道:“好,我收回,刚才的话,要是传出去,在场的婢仆皆打死!”
“奴才们不敢!”
弘历松了一口气。
一个家庭是否和睦,母亲的作用很大。
老四和老十四之间的矛盾,就与德妃本人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德妃把偏向老十四的心表现的特别明显,几乎就相当于把偏心老十四的话刻在了脑门上。
而德妃偏心老十四,根源在于,老四不是德妃亲自抚养,是由佟佳皇贵妃抚养,所以,母子之间感情不深。
再有就是,德妃素来最恨佟佳皇贵妃,偏偏佟佳皇贵妃又特意对老四特别疼爱。
这也就让德妃更加难以喜欢老四。
现在也就把“新帝实非梦想所期”这种犯忌讳的话,在自己寝宫直接说了出来。
但让弘历庆幸的是,德妃好歹还是听得进去她的话,总算意识到自己这个时候不是逞口舌之快的时候。
德妃冷静下来后,的确恢复了理智,看向弘历的眼神也和蔼了许多:“你们都起来吧。”
“谢妃母!”
“谢妃祖母!”
弘历便搀着四福晋站起身来。
接着,德妃还吩咐说:“赐座!”
弘历和四福晋忙再次谢恩。
“亏得你弘历提醒,我也是老糊涂了,差点就给天下人造成不好的影响。”
“福晋也非愚孝之人,知道及时跟着劝阻,倒是有后宫之主该有的品格。”
德妃笑着说了起来。
不管她内心是怎么想的,但在明面上,的确做出了雍容大度、虚心纳谏且为之喜的态度来。
“妃母过奖!”
“妃祖母过奖。”
弘历和四福晋谦虚了一下后,德妃就问着四福晋:“你今日带着弘历来请安,是皇帝的意思?”
“回妃母,是万岁爷让儿媳现在亲自抚养四阿哥。”
四福晋笑着回道。
德妃点了点头,又看了弘历一眼。
她在看见坐在面前的弘历少年老成、稳重内敛的样子后,就突然自言自语说:“我明白了。”
“弘历,大行皇帝病重时,可有提到过我?”
德妃这时又突然一脸认真地注视着弘历,问起康熙有没有在临终时提到她来。
弘历记忆中,康熙自然是没提到过德妃的。
但他知道,德妃再怎么样也是女人,也是在乎丈夫心里有没有自己的,要不然也不会问这个。
毕竟,后宫诸妃嫔都希望自己丈夫心里更爱自己。
而为了让德妃心里好受点,利于缓和雍正和德妃这对母子的关系,他还是撒了个善意的谎,颔首:“提到过!”
德妃当即就两眼放光:“真的?”
弘历真诚地看向德妃:“孙儿岂敢欺瞒妃祖母?”
德妃忙问:“大行皇帝说什么了?”
“说您生了两个好儿子,说诸妃中,唯孙儿的妃祖母最贤惠,他相信,有您在,叔伯们,尤其是阿玛和十四叔,在新朝一定能和谐友爱下去!”
所以,当弘历把这话说出来后,就直接击中了德妃的心窝。
德妃喃喃念了一句,一时忍不住用手帕揩拭起眼角来,还闪着泪花。
“妃祖母,您别伤心了,您再伤心,孙儿也开始伤心,想汗玛法了。”
弘历见此,也刻意撇嘴欲哭起来,撒了一下娇。
现在的他还没到变声的时候,说话时,音调还有小孩撒娇时所特有的那种击中他人内心柔软处的软糯。
所以,德妃一是因为知道康熙临终时很挂怀她而的确心情大好,二是弘历这话也让她心里不由得一软,便把弘历的手握住揣在了自己怀里,笑着说:“好孩子,妃祖母没有伤心,妃祖母是高兴。”
“或许,对于大行皇帝而言,只要是我的儿子,他都另眼相看。”
“反而是我这个做妃母的,没有一碗水端平,我不能让大行皇帝失望啊!”
“而大行皇帝,应该更看重的还是孙辈,弘春的确比你要差许多。”
心情大好德妃开始变得通情达理,这时又自言自语地脑补起康熙传位给雍正的理由来,也相当于是在自己说服自己。
这让弘历不得不承认,这人越老真是越像个孩子。
既任性也禁不住哄。
一开始毫不避讳地说新皇帝非自己所愿,涉嫌干政,现在被自己用谎言一哄,又主动对自己洗脑。
但对于弘历而言,他巴不得德妃从心里接受雍正是新一任皇帝,而省得母子不合,最终还影响得雍正性格也越来越偏激。
为此,弘历决定趁热打铁,利用德妃现在有些接受雍正的机会,陈词说:
“妃祖母,孙儿素来知道,您在六宫很有德望,所以汗玛法的妃嫔都很敬重您。”
“如今,汗阿玛接了大位,按例,大行皇帝妃嫔要定期遣派宫人去御前问安,只是恐汗玛法的妃嫔因为顾忌您的感受,而不主动派人去汗阿玛那里问安,所以需要您的号召,她们才会派人去问安,承认汗阿玛是名正言顺的天下新主。”
弘历记得,历史上雍正当皇帝后,因为德妃不肯承认雍正这个皇帝,导致康熙的妃嫔们,也不好承认雍正这个皇帝,而没有按规矩定期派人去雍正这里问安。
毕竟,德妃在康熙朝管理六宫多年,所积下的威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消散的。
但这事,最终导致性格敏感的雍正非常愤怒,乃至迁怒于老八等人,说是老八等人导致的,也就使得雍正做了不少过激的行为。
所以,弘历现在希望德妃能主动避免这一情况出现,而使雍正不至于像历史上一样,因为康熙的妃嫔也在他继位合法性上为难他,进而迁怒他的兄弟们,加剧内部矛盾,可以使雍正把心思更多用在改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