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756章 新的征程!!!

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山谷激战,刘小涛、张金称率领的突击队员们不仅成功解除了“有毒废弃物”的潜在威胁,更以雷霆之势全歼了郎老大派来的桑多麻装甲部队。

硝烟尚未散尽,张金称便接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康老大已亲率大军击溃郎老大的势力,成功收复了老城。

没有丝毫犹豫,张金称等人乘坐越野车,在飞扬的尘土中半路该向向着老城疾驰而去,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与兴奋。

虽然郎老大是主动率军撤离老城,没有做什么抵抗,就让康老大的部队进了城,但是也留下了许多后手,整座城市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药桶,此起彼伏的枪声与爆炸声在城市各处炸响,硝烟弥漫的街道上随处可见战斗的痕迹。

当张金称率领突击队抵达时,老城区的骚乱才渐渐平息。

昔日繁华的街道如今空无一人,偶尔有几个神色慌张的市民低着头匆匆而过,仿佛身后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在追赶。

破碎的玻璃、翻倒的货摊和尚未熄灭的火焰,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刚刚经历过的激烈战斗。

张金称抬手示意车队停下,眯起眼睛打量着这座满目疮痍的城市。

远处Sz厅的钟楼仍在冒着黑烟,钟摆歪斜地挂在半空,发出令人心悸的吱呀声。

此时突击队打算去掉头直接去郎老大的老巢,也就是康老大现在的指挥部。

张金称突然对开车的王涛说道:“先不去了,咱们找个酒店安顿下来再说。”

庄炎和王涛对张金称的决定感觉有些奇怪,为什么进城了又不去见康老大?

但是他们知道张金称这样做一定有原因,两人都没有问。

王涛将车转向去东城的街道,第二辆上刘小涛等人也很纳闷,不清楚他们要去哪里,只好林随其后。

车队缓缓驶入一条相对完好的街道,张金称的目光扫过两侧的建筑,最终停在一家名为“翡翠饭店”的六层酒店前。

这家酒店虽然外墙有几处弹痕,但整体结构完好,门口还站着两个持枪的守卫。

“就这里吧。”张金称推开车门,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好在酒店还都开门迎客,事实上越是打仗酒店生意越好,很多客人都是躲在酒店里不出来。

翡翠饭店的大厅几乎没有什么客人,水晶吊灯的光芒透过灰尘显得朦胧而黯淡。

前台经理是个精瘦的中年男子,看到突然进来的全副武装的突击队员时,脸上闪过一丝紧张,但很快堆起职业化的笑容。

“几位先生是要住宿吗?我们还有顶层的豪华套房”

张金称打断他:“要五间相邻的标准间,要能看到市政厅方向的。”说着将一叠钞票递了过去。

“好的,先生们请稍等。”经理识相地没有多问,迅速给他们**了入住手续。

一共要了五个房间,给刘小涛和张金称单独要了一间,其他人两个人一间。

安排好后,刘小涛来到张金称的房间里,因为有许多事需要商量。

“我正要去找你呢,你自己就先过来了。”张金称见刘小涛过来笑着说道,顺手拉出写字台前的椅子让他坐下。

“哦,有事吗?”刘小涛明知故问道。

“没事就不能找您聊聊了?”两人多少年的关系了,张金称就笑着怼了刘小涛一句。

听他这话,刘小涛就意味深长地说道:“也是,咱们有些日子没有好好聊聊了,记得上次聊聊天还是在驻地的那个小山坡上,聊的内容好像是替代种植的事。”

“哈哈哈……你还记得。”张金称边说边给刘小涛倒了杯水,放在了他面前的桌子上,接着说道:“今天就是想和你谈谈这件事……”

“如今,康老大已经收复了老城,我们是应该考虑下一步工作了。”说到这里刘小涛忽然问他:“对了,你怎么没有马上去见康老大,而是先到这里住下?”

“你想一下,康老大刚接管老城,千头万绪,百废待兴。

这些事情我们帮不上忙,就不要给他添乱了,等过几天他理顺了再去找他也不迟。”

“想不到你还听细心,考虑地这么周全。”刘小涛发自内心地道。

张金称摆摆手道:“先不说这些,我们吧后面的事情研究一下。

来老城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样才能把老城的禁'面粉'搞起来,把利剑突击行动的第二步搞下去。”

“对这个问题不是已经有计划了吗,让烟农搞替代种植,在全……禁'面粉'……”

“总体计划是如此,我是在考虑如何发挥我们利剑突击队的作用。

只要'金三地区'的'四号'一日不禁,我看咱们是没有出头之日。

这可能是个漫长的时间,我们在'金三地区'的身份不明确,有些工作不好开展。

我的意思能否在老城成立一家公司或者机构只类的实体,我们就可以拥有一个正式公开的身份了。

这样一来以后无论做什么事就好办了,你觉得怎么样?”

刘小涛低头琢磨了一下张金称的话,点头表示同意,“你说的不错,以'军人的身份在'金三地区'活动肯定不合适,而且后面的很多事都是与经贸有关。

如果成立一家经贸公司确实很合适。

我马上把你这个想法像总指挥汇报,如果首长同意我们就立即按照你这个想法行动。”

“看你的样子比我还急,我看咱们找同志们商量一下,就像指挥部汇报吧!”

刘小涛点点头,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市政厅方向尚未散尽的硝烟。夕阳的余晖将整座城市染成了血色,空气中弥漫着焦灼的气息。

“成立贸易公司确实是个好主意,”他转过身来,手指轻轻敲击着窗框,“不过我们得想好具体经营什么。既要能掩护身份,又要能为后续行动提供便利。”

张金称从背包里取出一张地图铺在桌上:“我研究过,老城周边合适种植橡胶'甘蔗和茶叶。

我们可以先从这几样入手,再慢慢拓展到其他领域。”

“这个思路不错。”刘小涛眼前一亮,“橡胶、甘蔗和茶叶都是正当生意,而且能带动当地经济。

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借收购原料的机会,深入各个村寨开展工作。”

两个人正讨论着,巴莱轻轻地敲了几下然后推门而入,见两个人好像在讨论事情,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对不起,没有打搅你们吧,我过会儿再来。”

张金称急忙拦住了他,热情地把他招呼进来:“没事,我们再聊天,快进来坐。”

见巴莱有些拘束,刘小涛猜想他可能有事,于是笑着说道:“巴莱,如果把我们当成朋友,就不要客气了,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尽管说。”

张金称开玩笑地说:“巴莱,我们有句俗话,叫不打不相识。

我们刚来'金三地区'那会儿,还没落下脚,就差点中了你的埋伏,我们俩还真的是缘分。

所以就不要跟我们客气了,我喜欢跟直爽地人做朋友。”

“谢谢……谢谢你们……我来的意思是……是……是跟着你们干……”巴莱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话说出来。

张金称和刘小涛对视一眼,会意地笑了起来。

看到俩人开怀地笑了起来,巴莱有点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愣愣地看着他们,以为自己说错了,更加拘谨起来:“如果……如果……你们不同意就当我没讲……”

张金称见巴莱误会了赶紧地对他说:“我们很需要你这样熟悉当地风土人情地人帮助我们,我们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不同意?”

“这么说,你们同意了?”巴莱马上高兴地问道。

张金称说道:“说实话,刚才我们俩刚才还在商量着在老城成立一家经贸公司,所以很需要你的帮助。”

“这太好了,那我就可以把全家都接回来了。

谢谢你们,谢谢……”巴莱高兴地像个孩子,连说几个谢谢。

巴莱激动地搓着手,黝黑的脸上泛起红光:“我在郎老大手下的时候,认识不少老城附近的商人和山寨头人。要是公司需要,我可以联系他们。”

张金称眼前一亮,拍了拍巴莱的肩膀:“太好了!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他转身从桌上拿起地图,指着老城西南方向的一片区域,“这里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很适合发展经济作物种植。”

刘小涛若有所思地补充道:“不过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

我们不能像以前那些商人那样压价收购,要让农户真正受益。”他转向巴莱,“你觉得该怎么跟种植户谈比较合适?”

巴莱认真地想了想:“我们佤族最看重诚信。只要价格公道,承诺兑现,大家都会愿意合作。不过……”他犹豫了一下,“有些寨子种植多年的英苏,可能会观望局势,需要先做些工作。”

“呵呵呵,这个正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地方向。

争取让这里的老百胜彻底废弃种植英苏,还种经济作物……”

“太好了,太好了,我们这里老百胜太苦了,感谢你们的帮助……”巴莱闻言激动地热泪盈眶。

随后,张金称又把其他队员们叫到他的房间来共同商议在“金三地区”替代种植“英苏”计划。

队员们陆续到来,房间里很快坐满了人。

张金称清了清嗓子,指着地图说道:“同志们,我们计划在老城成立一家贸易公司,主营橡胶、甘蔗和茶叶等经济作物。

这不仅能为当地百姓提供新的生计,也能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掩护。最终完成'替换'种植计划,铲除英苏的毒害……”

老队员庄炎皱着眉头问道:“资金和销路怎么解决?毕竟这里交通不便,运输成本会很高。”

“这不是问题……”

“我同意!”

“我也同意……”

最后突击队员们纷纷同意,张金称和刘小涛俩人的计划,在老城成立一家经贸公司,以此为身份在“金三地区”展开后续的“替代”种植计划。

并且将此计划上报了总指挥刘武。

总指挥刘武很快批复了他们的计划,并调拨了专项资金。

不久后,“老城农业贸易公司”在老城正式挂牌成立,张金称担任总经理,刘小涛负责外联,巴莱则成了公司的本地事务主管。

不过这都是后话。

话说,突击队在酒店住下的当天晚上,无线电忽然接到了康老大的呼叫。

康老大询问他们,为什么还没有到老城,张金称向康老大做了解释。

康老大在无线电那头沉默了片刻,沙哑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老城现在局势复杂,你们要多加小心。

我这边收到消息,郎老大的部队就在老城不远,他是不会甘心失败的……“

张金称神色一凛,与刘小涛交换了个眼神:“多谢提醒。我们已经在酒店安顿下来,正准备过两天再去打搅您……”

“唉,打搅我什么?我早就期盼着老弟你们早点来见我……”康老大爽朗地道。

第二天一大早,康老大就亲自酒店,一见面还很不满意张金称早点去见他。

张金称笑着又解释了一遍,同时又跟康老大约定好,等他把老城的事处理好,过几天再谈。

通过这件事,康老大对张金称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对他的这种行为非常敬佩,当看到胜利的时候自己却甘愿退到幕后,这种胸怀绝非一般人能有,人最难做到的就是功成名就时候全身而退。

指挥部已经同意了突击队开贸易公司的想法,认为以经贸公司的名义展开工作,对后期协助当地农作物替代种植,特别是对国内企业到“金三地区”开展经济活动很有利。

康老大临走时,特意拍了拍张金称的肩膀:“老弟,我果然没看错人。你们这份替我们老百姓着想的真心,比什么都珍贵。”他压低声音道,“郎老大那边我会派人盯着,你们先专心办贸易公司的事。”

十天后,这家“老城”贸易公司就大张旗鼓地正式成立了,康老大亲自来为公司揭牌。

开业当天,老城街头人头攒动。张金称身着笔挺西装站在公司门口,看着崭新的招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心中百感交集。

巴莱穿着崭新的民族服饰,正热情地向围观群众分发糖果,黝黑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康老大和他的部下们,也是笑容满面纷纷前来参加庆祝酒会。

这让老城的客商们对这家刚成立的贸易公司刮目相看,纷纷猜测起这家公司的背景。

但是却没有人会想到,就是这家刚成立的小贸易公司未来会做出震惊世界的大事业。

康老大也像突击保证,按照协议开始在老城周边全面展开“禁粉”行动。

不过他这次没有莽撞的一刀切,而是谨慎了许多。

康老大希望先解决当地老百胜的吃饭问题,不能因为停止种植英苏,而让当地人减少收入。

张金称答应他先在几个有代表性的地方替换种植搞示范,然后再逐步地展开。

只有这里的老百胜停止了种植英苏,后面的禁“面粉”行动就会事半功倍。

可以说英苏的种植是“金三地区”的问题根源,但是想把有着上百年种植历史的英苏彻底清除绝非易事。

正如张金称担心的那样,让这里的老百胜停止种植英苏比首复老城还难百倍,而且情况更加复杂。

开业庆典结束后,张金称立即召集核心团队开会。

会议室里,他指着墙上的地形图说:“第一批示范点选在芒卡、班老和南腊三个寨子。

巴莱,你负责联系这些寨子的头人,明天就出发。”

巴莱兴奋地点点头,他觉得在这里找到了人生真正的奋斗方向,“好的,张经理,我这就回去准备。”

(本章完)